回看1993至94年的紐約城,其實挺不堪的。那時候,市長魯?shù)稀ぶ炖材徇€沒有清理那些阻礙交通的流浪漢們,時代廣場仍是個入夜了就不適合去的地方,曼哈頓居民跑到布魯克林的唯一解釋就是走錯路……所以尼克斯在那個賽季的口號是“艱難之城,頑強之隊(Tough City, Tough Team.)”也就很好理解了。
主教練帕特萊利鼓勵球隊,不管在內(nèi)線還是外線都要盡可能的打得強硬。讓人記憶猶新的三巨頭尤因、斯塔克斯和奧克利率領(lǐng)著球隊,這支尼克斯是一個有種的集體,每名球員都很有個性。在這些球星的光輝之下,有個叫安東尼·邦納的球員,這個謎一般的前鋒先發(fā)過38場,但除了這38場,邦納的上場時間很少,也很難得到媒體的關(guān)注。盡管如此,我卻認為邦納是一名被低估的球員,而他也代表著那幫鐵血球員的個性。就在尼克斯在NBA總決賽不敵火箭一個月后,我的朋友迪諾來紐約看我。我們有一年多沒有見面了,而迪諾想要參觀紐約的常規(guī)項目:百老匯表演、自由女神像,時代廣場。
事實上,我們花了整整一周,跑遍了紐約的各種小體育商店,像麥迪遜廣場花園邊上的蓋里·科斯比、布朗克斯的弗蘭克、位于長島的戈德曼兄弟,就是為了找到一件安東尼·邦納的4號球衣。當時賽季結(jié)束了,我還是處于“尼克斯狀態(tài)”中,我非常非常想要這件球衣,而它的主人在總決賽中不過出手了兩次。在迪諾離開紐約的時候,他說我是個非常爛的東道主。
在2012年6月,也就是尼克斯輸球18年之后,迪諾已經(jīng)拒絕和我聯(lián)系,我在布魯克林的德卡爾布市場里閑逛,我終于找到了它——就在“復(fù)古先生體育用品店”的小櫥窗內(nèi),安東尼·邦納的球衣似乎微微發(fā)光。
這件球衣我穿明顯地大了,而且還有點貴,但我告訴復(fù)古先生(老板的真名叫邁克爾·斯皮茲)我對這件球衣上下求索,最終來到他店里的故事。他可能覺得我有神經(jīng)病,但其實賣安東尼·邦納的球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不太正常,所以他給我打了個折。
斯皮茲在搜尋球衣這一方面非常有天賦,他也慢慢做大了事業(yè),并小有名氣。在德卡爾布商場倒閉后,斯皮茲在紐約城東9號街開了一家精致而小巧的店面。走進這家位于東村的小店,會讓你有走進父母地庫的感覺,也有點像邊遠地區(qū)的夏令營。
如今的紐約不再像93年時那么破敗,不知是好是壞,尼克斯也早就不是當年的風(fēng)格。當我對那個年代感到懷念時,我會走到城市的一些角落,就像是復(fù)古先生的小店,我能進入一段回到過去的時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