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添 臧循雄
(樂清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樂清 325600)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點為,從一開始的胰島素抵抗為主伴相對胰島素缺乏到胰島素分泌缺陷為主伴胰島素抵抗。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很少能夠通過單一藥物治療來取得滿意的血糖控制效果,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聯(lián)合治療。磷酸西格列汀是一類被稱為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的口服降糖藥,通過增加活性腸促胰島激素的水平而促進胰島素分泌,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控制血糖。本研究旨在觀察西格列汀聯(lián)合胰島素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納入標準:(1)診斷及分類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診斷標準;(2)空腹血糖水平>8mmol/L,HbA1c>7%;(3)未使用過DPP-4 抑制劑及胰島素治療;(4)無感染、應(yīng)激,無嚴重心臟、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將60例以1:1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1.2 方法 兩組在采用相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飲食及運動方案的基礎(chǔ)上,治療組予西格列汀片100mg 每天1 片同時予諾和靈30R 針早晚2次控制血糖;對照組予單用諾和靈30R 針早晚兩次控制血糖。兩組均治療10周。觀察治療前、治療第10周時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治療期間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并利用空腹血糖及空腹C 肽計算胰島素抵抗水平(HOMA2-IR)、胰島β 細胞功能(HOMA2-%B)、胰島素敏感性(HOMA2-%S)。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紅蛋白測定采用層析法,C 肽測定采用化學(xué)發(fā)光法。
1.3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17.0 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數(shù)據(jù)結(jié)果用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χ2檢驗。HOMA2-IR、HOMA2-%B、HOMA2-%S指數(shù)通過測定空腹血糖及空腹C 肽的數(shù)據(jù)輸入,英國牛津大學(xué)內(nèi)分泌研究中心提供的軟件HOMA2 Calculatorv@dtu.2.2 計算。因數(shù)據(jù)為非正態(tài)分布,取其自然對數(shù)進行正態(tài)化后分析。
2.1 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 治療前兩組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HbA1c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HbA1c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HbA1c變化(±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HbA1c變化(±s)
2.2 HOMA2-IR、HOMA2-%B、HOMA2-%S 變化 治療前兩組HOMA2 -IR、HOMA2 -%S、HOMA2-%B 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10周后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HOMA2-IR 減 輕,HOM2-%S 和HOMA2-%B 增 強,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OMA2-IR、HOMA2-%B、HOMA2-%S 變化(±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OMA2-IR、HOMA2-%B、HOMA2-%S 變化(±s)
注:HOMA2-IR、HOMA2-%B、HOMA2-%S 數(shù)據(jù)為非正態(tài)分布,取其自然對數(shù)進行正態(tài)化后進行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低血糖發(fā)生率 治療期間,治療組低血糖發(fā)生3例(10%),對照組低血糖發(fā)生10例(33.3%)。兩組低血糖發(fā)生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
對比2型糖尿病與健康人群在碳水化合物負荷后血糖和激素水平變化可見,2型糖尿病病理變化中存在雙激素缺陷(bi-hormonal),胰島素早相分泌缺陷與對胰高血糖素抑制的缺失共同導(dǎo)致餐后高血糖,即同時存在α和β 細胞功能異常[1]。西格列汀通過對血漿中DPP -4 的活性抑制,使胰高糖素分泌減少,使得肝糖原輸出減少,從而更加容易控制餐后血糖。其次,通過葡萄糖依賴性降糖,可以減少反應(yīng)性低血糖的發(fā)生,此外與胰島素聯(lián)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從而減少夜間低血糖發(fā)生。Vilsboll 等[2]進行了西格列汀與胰島素聯(lián)合用藥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結(jié)果顯示24周時西格列汀組和對照組相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下降明顯;和安慰劑對照組的不良反應(yīng)和嚴重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機率相似。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ZDF(fa/fa)模型大鼠經(jīng)西格列汀治療后,胰腺纖維化程度降低,胰腺內(nèi)分泌部分炎癥浸潤明顯降低,胰島空泡化現(xiàn)象明顯減少,充血現(xiàn)象消失;同時胰腺外分泌部分纖維化、炎癥浸潤、充血和導(dǎo)管肥大現(xiàn)象也明顯減少[3]。James 等[4]進行的動物研究結(jié)果顯示,使用DPP-4 抑制劑西格列汀治療10周,能顯著增加胰島β 細胞數(shù)量,使β 細胞與α細胞的比例恢復(fù)正常,從而增加葡萄糖依賴的胰島素分泌,抑制不適當?shù)囊雀咛撬胤置?使血糖控制達標。本組觀察到,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治療10周后,兩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HbA1c 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為,C 肽和胰島素以等分子數(shù)從胰島細胞生成及釋放,且不受外源性胰島素影響,故本次觀察利用空腹血糖與空腹C 肽值計算HOMA2-IR、HOMA2-%B、HOMA2-%S 三個指標,分別用來評價胰島素抵抗水平、評價胰島β 細胞功能、評價胰島素敏感性[5]。結(jié)果提示,治療10周后兩組胰島素抵抗水平、胰島素敏感性、β 細胞功能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胰島素抵抗減輕,胰島素敏感性和β 細胞功能增強。而且治療期間治療組的低血糖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
綜上所述,西格列汀作為基于腸促胰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藥,聯(lián)合胰島素使用,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β 細胞的敏感性,并減少低血糖的風(fēng)險,為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選擇。
[1]Larsson H,Ahren B.Islet dysfunction in insulin resistance involves impaired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creased glucagon secret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Diabetes Care,2000,23:650
[2]Vilsboll T,Rosenstock J,Yki-Jarvinen H,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tagliptin when added to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Diabetes,Obesity Metabolism,2010,12:167
[3]Liliana Ferreira,Edite Teixeira-de-Lemos,Filipa Pinto,et al.Effects of sitagliptin treatment on dysmetabolism,inflammation,and oxidative stress in an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ZDF Rat)[EB/OL].Mediators Inflamm 2010,2010.592760
[4]James M U,John Woods,Yun Ping Zhou,et al.Chronic inhibition of dipeptidyl peptidase-4 with a Sitagliptin analog preserves Pancreatic β-Cell Mass and Function in a Roden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Diabetes,2006,55:1695
[5]張家慶.HOMA2-IR 是個較好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5,21(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