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飛,褚洪濤,劉曉亮
(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金屬礦山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 長沙 410012)
楊家灣鐵鋅礦礦區(qū)西部緊靠常年流水的洛河和磨徐公路,東部是馬家灣上部的大溝,礦體上部沖溝縱橫、切割嚴重,地形比較復雜。
礦山一期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開采,開采已造成地表3處塌陷,地表移動邊界距離洛河較近。二期工程若采用崩落法開采,引起地表移動變形范圍內(nèi)有洛河和公路,且存在部分位于洛河和公路下面的“三下”礦體。若開采繼續(xù)沿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地表塌陷范圍將擴大,可能引起礦體上方公路、河流的破壞。因此,二期使用充填采礦法開采。進行安全采礦方法研究,旨在選取適合礦山生產(chǎn)、技術可行、經(jīng)濟合理、安全可靠的采礦方法,保證礦山穩(wěn)定生產(chǎn),達到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楊家灣鐵鋅礦為以磁鐵礦、鐵閃鋅礦為主的隱伏鐵鋅礦床,I、II號礦體規(guī)模很小,III號礦體是最主要的礦體。III號礦體受F 1與F 2兩斷層的羽裂控制,規(guī)模較大,鐵鋅品位較高,幾乎全為鐵鋅礦石,是開采的主要對象,占總儲量的95.5%。礦體厚度4.5~47.4m,平均29m。傾斜延伸200~300m,到東部邊緣延伸僅數(shù)十米,礦體呈較規(guī)則的大透鏡體狀。
礦石鐵鋅品位相對較高,TFe 21.62%~34.95%,平均32.825%;Z n 1.59%~3.35%,平均2.93%。鐵鋅品位在走向上變化:鐵較均勻,鋅在中部高,東西兩側偏低。鐵鋅品位在傾向上變化:礦體頭部和尾部鐵鋅品位偏低,在礦體中部則較高。沿礦體厚度方向,鐵無明顯變化,鋅在礦層頂部及底部較高,中部偏低。
其主要斷層為黑溝斷層,在礦段表現(xiàn)為近于平行的兩斷層,即F 1、F2斷層。兩斷層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60°~75°。斷層橫穿河床,延伸很遠。在開采過程中,應對該斷層的滲水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以保證礦山安全。
礦區(qū)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相砂礫石含水層,與洛河水聯(lián)系密切,是富水性極強的含水層。其次是長城系寬坪群叫河組大理巖系巖溶裂隙含水層,為礦體的間接頂板,含水層厚度83.3m,巖溶裂隙少見,局部地段見細溶孔,為弱含水層。礦區(qū)黑溝斷層和南溝斷層為隔水斷層。
礦體與圍巖穩(wěn)固性差,最大安全跨度為4m,巷道以及進路均采用噴錨網(wǎng)支護。先打錨桿鋪設金屬網(wǎng),隔一個班工作時間再進行噴射混凝土。鑿巖爆破等在兩個分段內(nèi)作業(yè),各中段作業(yè)互不影響。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大塊率為5%左右,損失率為21%,貧化率為22.5%。
礦采區(qū)范圍內(nèi)共有4個中段,目前400m中段已采完,350m中段正在開采,300 m中段正在開拓。一期工程開采對象為145~160線之間的300 m中段以上的礦體,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地表已形成3個塌陷坑,地表移動界線離洛河較近。
二期工程開采對象為200m以上以及一期范圍外礦體,儲量較大。部分礦體位于洛河和公路下面,屬于“三下開采”。若繼續(xù)沿用一期工程的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地表塌落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可能引起公路、河流的破壞。同時,崩落法回采礦石的損失率、貧化率較高,資源回收率低,作業(yè)安全性較差。
井下礦巖穩(wěn)固性差,礦體及圍巖風化,部分支護地段仍有片幫現(xiàn)象,巷道以及進路均采用噴錨網(wǎng)支護。隨著礦山生產(chǎn)向下延伸,崩落法已不再適合礦山生產(chǎn)。為了維持礦山經(jīng)濟效益,滿足礦山整體運營目標,提高礦石回收率,擬采用充填法開采二期工程有用礦石。
礦山一期使用崩落采礦法,二期擬采用充填采礦法。充填采礦法能有效地控制地壓、緩解巖石移動,適應性強且能有效地剔除夾石。礦山崩落采礦法轉充填采礦法能夠保護礦體上方的公路、河流,獲得較低的貧化率和損失率。然而,充填法也存在一些缺點:采場需充填,生產(chǎn)成本較高;需增設充填站、充填管路等,建設投資大;增加了充填供需,采礦工藝復雜;井下礦巖穩(wěn)固性差,開采時,礦房、礦柱規(guī)格不宜太大,生產(chǎn)能力受限;可能存在二次損失貧化。
根據(jù)開采技術條件,可供選擇的充填法有上向分層充填法、上向進路充填法、下向進路充填法和點柱充填采礦法。
模糊綜合評判進行采礦方法選擇時,需考慮諸多因素,如礦體賦存形態(tài)、開采技術條件等技術因素;礦石的損失率、貧化率、礦石價值、生產(chǎn)成本等經(jīng)濟因素;礦巖穩(wěn)固性情況、地壓控制能力等安全因素;以及工藝復雜性、管理難易程度、作業(yè)條件等其他因素。這是一個涉及多層次、多目標、多因素、多指標的決策過程。
(1)建立數(shù)學模型:
式中,X為k個指標構成的權重向量,設評價對象系統(tǒng)X中有k個指標組成集合:X=(x1,x2,x3,…,xk),其中xi為集合中的指標,i=1,2,3,…,k,k為評價指標的指標個數(shù)。本次評判共選用12個指標,分別為:礦塊生產(chǎn)能力、貧化率、損失率、礦石f系數(shù)、圍巖f系數(shù)、礦體厚度、通風效果、作業(yè)安全情況、實施難易程度、采礦成本、礦體適應程度、采場地壓控制;R為j個方法k個評價因素構成的隸屬度矩陣;M為各方法的綜合評判量,m1,m2,m3,…,mn為各方法的綜合滿意度或者綜合優(yōu)越度。
(2)4種采礦方案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及其評判指標見表1。由表1得出的特征向量矩陣:
表1 采礦方案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及其評判指標
考慮到礦巖f系數(shù)相同,故f系數(shù)對評估結果的影響一樣,為簡化計算,在規(guī)格化中,略去x4,x5。
則規(guī)格化后為:
根據(jù)語氣算子與定量標度相對隸屬度關系,得:
(3)綜上,得到綜合隸屬矩陣:
把12個影響因素分為安全、技術、經(jīng)濟和其他4類,則通風難易程度、作業(yè)安全情況及地壓控制歸類為安全,礦塊生產(chǎn)能力、損失率、貧化率、實施難易程度和礦體適應程度歸類為技術,采礦成本歸類為經(jīng)濟,礦石f系數(shù)、圍巖f系數(shù)和礦體厚度歸類為其他。
在采礦活動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是安全上要可靠,然后技術上可行、經(jīng)濟上合理,并滿足其他的特殊條件。根據(jù)12個因素的重要性,采用十分制給各因素打分,得到一個權重分配行向量,即:
X=(0.067,0.083,0.083,0.05,0.05,0.033,0.1,0.117,0.1,0.067,0.1,0.15)
由M=X R得:
M=(0.6495,0.7360,0.7310,0.6684)
故方案的優(yōu)劣次序為方案F2>方案F3>方案F4>方案F1,即上向進路充填采礦法>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點柱充填采礦法>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
從評判指標和評判結果可以看出:由于楊家灣鐵鋅礦井下礦巖穩(wěn)固性差,上向、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能夠很好地控制地壓,優(yōu)于點柱充填采礦法和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考慮到礦石價值、經(jīng)濟效益等因素,推薦使用上向進路充填采礦法;對于礦巖穩(wěn)固性較好的地段,可以使用點柱分層充填采礦法和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考慮到礦石價值、經(jīng)濟效益等因素,點柱分層充填采礦法優(yōu)于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
為保護礦體上部的公路和河流,開采選用充填采礦法。針對楊家灣鐵鋅礦實際情況,對上向分層充填、上向進路充填、下向進路充填、點柱充填等采礦方法的礦塊生產(chǎn)能力、貧損指標、實施難易程度、采礦成本等指標使用模糊綜合評判,推薦使用上向進路充填采礦法作為礦山主要的采礦方法,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點柱充填采礦法作為輔助生產(chǎn)采礦方法。
[1]劉同有,等.充填采礦技術與應用[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
[2]趙國彥,栗紅玉,趙曉昕.新城金礦厚大破碎礦體采礦方法的模糊優(yōu)化[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1,31(3):7-10.
[3]覃 敏,徐必根,唐紹輝,等.基于關系矩陣和模糊理論的采礦方案優(yōu)越性綜合評價[J].采礦技術,2012,12(4):1-3,22.
[4]張立新.李樓鐵礦采礦方法和充填工藝探討[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2,32(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