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鄂
詩人李小雨給我一本《段光安的詩》,囑我為其寫幾句優(yōu)缺點。作者我不認識。一本書上的簡介也只有四十來個字,不像有些人趁機吹噓,若天花亂墜一般。再翻讀書中的詩,似簡介一樣樸實、簡約;書后的讀詩隨感,仍然真誠無華,完全是自己真實的感悟,一點兒也沒有嘩眾取寵的感覺。這第一印象便有了好感。
作者的實踐與理論是一致的。寫詩最忌沒有自己獨立的主張,追星、追風、追時髦。不分好壞,什么流行寫什么,必定盲目、迷蒙,其結(jié)果是丟失了自我。找到感覺,定準坐標,有了自己的見解,是趨于成熟的標志。單純、樸素、簡明、沉郁,是段光安詩的風格。他的追求非常明確的:“寧愿與眾不同,哪怕成為一個有個性的殘疾人。”“即使撕碎自己,也要成就個性?!边@種堅定的表述,也透出詩人的個性。很顯然,作者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種寫作方式,也與我的審美趣味暗合,就是說很對我的胃口。一口氣讀完,發(fā)現(xiàn)幾首最喜歡的詩,如:《螳螂之死》、《動物園解散的傍晚》、《朋友》、《破碎的自己》、《某時》、《尋找古城》、《烈日當空》、《秦始皇》等。詩中的一些精彩的句子,具有金屬般的質(zhì)感,和來自心靈深處的震顫,讓人感覺真實而有力。當今詩壇像這樣表現(xiàn)生命的本真狀態(tài)的詩,感人肺腑的并不易見,而瑣碎蕪雜,不痛不癢的所謂詩卻不少。感情被偽飾,像生命失去了溫度。或者越來越難以理解,如癡人說夢。段光安卻沒有虛加修飾,自然地吐露,又有明確的指向,且耐人尋味。詩的內(nèi)容也很充盈,有厚度和一定的重量。既有對生命本質(zhì)和人生的思索與感悟,也有對人格和道德的堅守與呼喚。“我不敢看鐘/因為秒針不斷地割著我的生命”《某時》。這種生命的緊迫感,只屬于有志向有報負,因而有所作為的人。無形的時間變成鋒利的刀刃,生命在不知不覺中被切割?!俺际敲赖?只是一瞬/夕陽是美的/只是一瞬/更多的是烈日當空/養(yǎng)育著生命/又煎熬著生命”(《烈日當空》)。既是自然界的真實寫照,也是人類生存的寫照。短短幾句,語言非常平實,卻暗含哲思,容量不?。粷撆_詞隱藏在詩的背后,讓讀者思而得之,調(diào)動各自的聯(lián)想,提供了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霸谀悴饺胝訚芍?大喚一聲——不/在你攀巖的時候/扔下一根繩索”(《朋友》)。在道德缺失,人心不古,競相追逐金錢的現(xiàn)實,能有這么直率的呼聲和真誠的行為,難道不是一種既平常又高尚的品格?難道不比滿紙生理沖動的文字更值得推薦嗎?詩中只有形象的啟示,而沒有理性的說教,精神與藝術的統(tǒng)一,也更具潛移默化的作用。
讀了詩集前面李麗中先生的文章《用生命之指叩擊人們的靈魂》(代序),覺得很精彩,評價十分準確到位。我前面的話顯得有些多余了。至于詩的不足,我以為詩人在傳達自己的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的時候,不免有一些說理的成份。因而過實或直白。前面收錄的一些詩稍嫌一般化,內(nèi)涵欠充實。如《?!?、《初雪》、《樁》、《青麥》等。但我相信作者已經(jīng)感覺到了,從近期的作品正在克服上述空泛的缺點。自我校正是詩人走向成熟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