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剛
中國的改革發(fā)展需要“思想市場”
◎袁剛
改革時代是開放的時代,也應是思想最活躍的時代。
大變革解放生產力,不僅促進經濟大發(fā)展,也必然涉及生產關系,觸及政治體制,涉及意識形態(tài)等。我國已持續(xù)三十多年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全社會各個關節(jié)都在發(fā)生明顯變化。改革在政治上是利益重組,要重新擺平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制度上要除舊布新,思想上要與時俱進,以求在新的平衡點上構建和諧社會。
這就意味著,過去僵化陳舊的意識形態(tài)說教不但已不適用,而且會成為改革最頑固的阻力。既得利益集團,往往有意無意地堅持慣性思維,自覺不自覺地堅守既定話語,完全不理會已急速變化的現實,不顧世界民主潮流激蕩,死抱既往意識形態(tài)教條,對思想解放怕得要命,滿口官話套話,以禁錮思想來保住其話語霸權,保護其特權。所以,改革一定會有思想領域的斗爭,改革是與陳舊觀念告別,是新舊利益的博弈,改革的推進總會有阻力、有論爭,每前進一步,都會有思想交鋒,都要為破除僵化陳舊思想意識耗費精力。
改革需要新思維,需要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新的見解,需要各方人士為改革出謀獻策?!皣遗d亡,匹夫有責”。有心人對于國家戰(zhàn)略、憲法憲政、政府設施、公共政策等方方面面,都可以說三道四,品頭論足。民眾可以公開批評或褒揚政府,評析當政者的政治作為、執(zhí)政能力,就大政方針提出正反各種意見,總結歷史經驗,提供藥方。當前,我國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更尤其需要憂國憂民之士挺身而出,考慮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改革的路徑。英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坦言:“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中國的經驗對全人類非常重要!”中國的改革發(fā)展需要“思想市場”。
(摘自《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