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微聚
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維護者和促進者,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國際社會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更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qū)乃至世界搞亂。
——2013年4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演講時這樣表示
政府要說到做到,不能“放空炮”。國務院的決定要不折不扣執(zhí)行,決不能搞變通,各級都要加大督查力度,沒做到的要問責,不能當無所作為的“太平官”。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時發(fā)表講話
對中國來說,制度紅利就是效率的改進,而這一點要靠打破壟斷來實現(xiàn),包括國企壟斷、清除一些行政管理和政府控制等。中國有這樣的潛力,有可能10-20年繼續(xù)保持8%或7%的增長。但我們需要很多改革,還要防止危機的出現(xiàn)。在諸多行業(yè)中,國企壟斷現(xiàn)象在金融業(yè)中尤為突出,這是改革比較困難的地方。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未來每隔兩年,中國可能就會在城鎮(zhèn)化過程中涌現(xiàn)出一個人口規(guī)模等同于澳大利亞的城市。所以未來十年,中國將增加10個“澳大利亞”,何愁沒有內需?
——北京投資公司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胡祖六談中國經濟轉型
都沒有房子住,還實現(xiàn)什么“中國夢”?房地產是中國的支柱產業(yè),中國經濟轉型就得轉到住房上,否則就實現(xiàn)不了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
——中國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
現(xiàn)在幾乎沒有市委書記、市長與縣委書記、縣長的孩子上職業(yè)院校,就連說職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沒有上職業(yè)院校。一個工人幾乎難以從最低層通達職業(yè)的光輝頂點,誰愿意去當工農兵?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
很多人說把房地產作為支柱性行業(yè),我查了一下文件,沒有這句話。國家提出的是把建筑業(yè)作為支柱性產業(yè),而不是房地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障好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保障好生存性需求。
——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表示
父親打電話說,今天老家又來了200多人,真的受不了……千萬別跑了,去了失望,我小說里輝煌的、壯麗的場景根本看不到的。
——近日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的莫言勸大家別再去自己的家鄉(xiāng)了,并直言得了文學獎后一點也不敢驕傲,但即便如此低調,也有如此多的麻煩。
@吳敬璉:現(xiàn)在我們的社會矛盾激化已經到了臨界點,中國的改革正在和革命賽跑,當局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而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建立競爭性的市場體系。過去十年,改革在某些方面開了倒車。
@張維炯:一個城市能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取決于很多因素。關鍵就是那么多的金融交易是不是在你這兒進行的,你這有沒有平臺、工具。總體看上海的金融業(yè)發(fā)展的不錯,但是有一個關鍵點,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水平要往后拖,那么成為國際金融大都市的說法就是一個空話。
@鐘南山:根據(jù)現(xiàn)在的事實,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人傳染人,不等于不可能人傳染人,因為H7N9還在變化。像SARS,早期傳染性不強,后來傳染性就變強了。所以,不能預料說它不可能人傳人,要緊密追蹤觀察。
@張瑞敏:人們都有著一個習慣,就是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工作遇挫折了,就自慚形穢了。生活不順利了,就委靡不振了。其實,會傷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就把自己困住了。一時的考試并不代表一個人的才能,一時的工作挫折并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一時的生活磨難并不代表一個人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