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冠華,彭勤建,邢亞楠,吳蓓,許寧,劉蘇寧
高血壓及相關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全球導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而不良生活方式如高鹽飲食、運動缺乏、超重、攝取膳食纖維過少、吸煙等,也被證實是導致血壓升高的重要因素[1]。研究顯示,正常高值血壓人群中有40%~50%發(fā)展為高血壓,且常伴有許多代謝異常,如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等[2]。因此,對這部分人群進行早期干預,阻止其發(fā)展為高血壓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措施。本研究中將納入正常高值血壓人群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管理,觀察健康管理預防高血壓發(fā)生的效果,為正常高值血壓干預模式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納入正常高值血壓人群,診斷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正常高值標準,收縮壓(SBP)(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DBP)(80~89)mmHg(1mmHg=0.133kPa)。排除標準:①既往已診斷高血壓或已服抗高血壓藥物的;②既往有腦出血、腦梗塞、心肌梗死病史者;③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疾?。虎軣o法堅持治療或不愿參與干預的患者。隨機將入組人群分為對照組(n=60)和干預組(n=60),對照組:男性4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3.2±2.4)歲,SBP(128±3.8)mmHg,DBP(85.9±3.3)mmHg,體重(77.3±7.3)kg;干預組:男4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4.4±2.5)歲,SBP(127.1±4)mmHg,DBP(85.1±2.6)mmHg,體重(77.8±8.0)kg。兩組受試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方法 調查內容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飲食習慣、吸煙情況、飲酒情況、體育鍛煉等一般情況。吸煙定義為近1年吸煙>1支/d,飲酒定義為近一年酒精>50g/d。干預方法和內容:進行為期3個月的干預,具體干預內容為:①認知干預:利用各種渠道, 宣傳普及健康知識,提高正常高值血壓者對高血壓及其危險因素的認識。②行為干預:宣傳吸煙的危害性,指導干預組人群戒煙限酒。倡導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素、粗纖維飲食為主。指導每個成員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③心理干預:講解心理因素對高血壓的影響,減輕精神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理平衡。④社會支持:爭取干預人群所在單位領導的重視,發(fā)揮家屬監(jiān)督作用。
1.3 數據采集 采用臺式血壓計測量受試者血壓,采用超聲波測量儀SK-X80測量身高(cm)、體重(kg);實驗室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等。焦慮評價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3];抑郁評價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3],均以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程度越重。干預前后分別對兩組進行測定。
1.4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對研究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行為變化 干預組在干預后吸煙量、飲酒量、高鹽飲食減少,堅持運動的比例增加(表1)。
2.2 代謝指標比較 經過干預后干預組糖脂代謝及高壓情況較干預前明顯下降,且低于對照組3個月后的平均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明顯下降(P<0.05,表2)。
正常高值血壓為高血壓的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是高血壓的過渡階段[4],較理想血壓人群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發(fā)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5]。有調查顯示:在我國中老年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壓的發(fā)生率達32.1%,是高血壓的1.2倍[6],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的檢出率為35%[7]。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某部機關干部正常高值血壓檢出率高達45.5%[8],因此及時發(fā)現正常高值血壓人群,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是高血壓一級預防的關鍵。影響正常高值血壓進展為高血壓的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生活方式(吸煙、飲酒、缺乏運動等)、體重、血脂、血糖等[9]。本研究納入上述影響因素并同時對焦慮抑郁情緒進行了評價,發(fā)現經過生理-心理-社會模式干預后,正常高值血壓組行為方式改善明顯,吸煙量、飲酒量及高鹽飲食人數明顯減少,堅持運動的人數增多,患者體重、SBP、DBP、FPG和TC明顯降低,同時焦慮和抑郁情緒也明顯好轉。但由于干預周期較短,TC和LDL-C較干預前有所降低,但并無顯著性差異,有待進一步的長期觀察。
表1 患者行為變化(±s)
表1 患者行為變化(±s)
注:與對照組3個月后相比,aP<0.05;與干預前相比,bP<0.05
項目對照組(n=60)干預組(n=60)首次3個月后干預前干預后吸煙量(支/天) 20.1±3.5 19.8±4.219.4±4.7 10.1±3.0ab飲酒量(g/天) 65.8±7.8 65.1±7.566.4±8.4 55.3±8.9ab高鹽飲食(n,%) 35(58.3) 34(56.7) 34(56.7) 20(33.3)ab堅持運動(n,%) 19(31.7) 20(33.3) 18(30) 32(53.3)ab
表2 兩組代謝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3個月后相比,aP<0.05;與干預前相比,bP<0.05
項目對照組(n=60)干預組(n=60)首次3個月后干預前干預后體重(kg)77.3±7.3 77.5±7.177.8±876.3±7.44ab SBP(mmHg)128±3.8 129.2±3.5 127.1±4 120.3±4.7ab DBP(mmHg)85.9±3.3 86±2.885.1±2.6 80.8±3.0ab FPG(mmol/L)5.95±0.5 5.9±0.86±0.75.65±0.6ab TC(mmol/L)5.1±0.9 5.14±0.65.03±0.7 4.96±0.7 TG(mmol/L)1.9±0.7 1.8±0.61.94±1.5 1.62±0.9ab LDL-C(mmol/L) 3.5±0.7 3.54±0.93.43±0.85 3.32±0.81 HDL-C(mmol/L) 1.36±0.4 1.37±0.31.34±0.26 1.36±0.21 SAS分35.2±3.5 34.8±3.934.6±4.15 30.1±3.9ab SDS分31.4±3.4 31.7±4.130.8±3.8 28.2±4.1ab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19(8):701-41.
[2] Vasan RS,Larson MG,Leip EP,et al. Impact of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n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N Engl J Med,2001,345(18):1291-7.
[3]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 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訂版):194-381
[4] 王文,馬麗嬡,何華. 重視正常高值血壓水平及其伴心血管危險因素者的干預[J]. 高血壓雜志,2005,13(6):329-31.
[5] 吳壽嶺,阮春雨,李冬青,等. 高血壓前期人群中代謝綜合征發(fā)生情況[J].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4):335-8.
[6] 王薇,趙冬,孫佳藝,等. 中國正常高值血壓人群的心血管病發(fā)病危險[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07,15(12):984-7.
[7] Drukteinis JS,Roman MJ,Fabsitz RR,et al. Cardiac and systemin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tension and prehypertension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the Strong Heart Study[J]. Circulation,2007,115(2):221-7.
[8] 楊冠華,劉蘇寧,彭勤建,等. 某部干部高血壓發(fā)生率及控制狀況的調查[J]. 總裝備部醫(yī)學學報,2012,14(4):212-4.
[9] 黃喆,吳壽嶺,高競生,等. 正常高值血壓人群血壓進展及影響因素[J].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7):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