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晚清消防組織芻議

      2013-12-25 07:51:44蘇全有王世超
      關(guān)鍵詞:水龍巡警救火

      蘇全有,王世超

      (河南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0 引言

      火災(zāi)因其頻發(fā)使其較之于其他災(zāi)害與民眾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消除火患的有效辦法,晚清亦不例外。當時本土出現(xiàn)了近代意義上的消防組織,它因配備了先進消防器材和制定了嚴密的救火機制使得它的救火能力比前代有明顯的提高,一時成為彼時社會之寵兒。然而,承擔社會救火重責的晚清消防機構(gòu)也存在著諸多流弊,尤其是其內(nèi)部少數(shù)人員素質(zhì)低劣,經(jīng)常尋釁滋事、危害社會,使其不免惹人批評,招致詬病。關(guān)于晚清消防,學(xué)界的研究視點多集中在晚清的火災(zāi)概況、消防組織的性質(zhì)及沿革問題,存在著一定的欠缺,有鑒于此,筆者擬以晚清消防組織的救火機制和其存在的弊端為切入點,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推動相關(guān)研究走向深入。

      1 相形嚴密的救火機制

      晚清消防組織救火功效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必須依賴于嚴密的救火機制,這其中包括消防工具的配備和救火管理措施等要素。

      1.1 消防工具的配備

      晚清的消防水平較之于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主要得益于先進消防工具的配備,尤其是西方傳入的先進的滅火工具。晚清以前,城鎮(zhèn)的消防手段主要是利用水缸、水池等來貯存大量的水,以備發(fā)生火災(zāi)時可以及時取水撲救,如故宮里安放的眾多銅缸便是用來救火的,這種辦法用來撲滅小火倒是有一定的效果,倘若碰到大火便無能為力,這也正是故宮多座宮殿屢屢被大火吞噬而朝廷毫無辦法的原因所在。此外,傳統(tǒng)的消防工具還包括水銃、鉤鐮、麻搭[1]等。

      及至晚清年間,外國先進救火工具的傳入解決了本土消防人員很多棘手的問題。關(guān)于彼時消防組織配備的滅火工具情形,從下表可以管窺一二:

      表1 勸業(yè)會臨時消防巡警組織經(jīng)費一覽表[2]Table 1 Expenses of Temporary Fire Police

      在眾多的救火器具中,洋龍是最具吸引力的。 彼時國人曾對救火洋龍車有過詳細的描述:“蓋中土水龍以木板壓水從錫管而出,故所射不遠;西國則中藏氣箱,以氣摧水,其力甚巨,水可連絡(luò)不斷,有高至十數(shù)丈者。況中土則以水夫擔運,或人力不足、或水路遙遠,諸多不便,不若西國之吸水皮條,以火輪水氣之法……龍下又有車輪,較扛抬者更為便捷,一有火患立即推出……”[3]還有記載稱,“水龍必四十六人管理其事,造法堅固,四圍以鐵,有吸放水管,上有橫木,以人力上下捺之,其輪系用佳木以鋼皮包其邊,一遇火患行駛?cè)顼w。駕兩馬而行,旁有多人夾輔其救火梯、火鉤、水桶等物堆聚其上,不另用它車載之矣。車后有水柜載水,如火患之處無水可取,則人于它處取水傾入柜中,以皮水管吸之而出,或有井有池及河邊之地則不用柜內(nèi)之水,車前水管有二,設(shè)遇火熾,雙管出水不難滅矣,接水管之螺絲轉(zhuǎn)極其緊密,不令水洩于外,故水出愈有力,每一分功夫可出水二百二十桶,其水至之處有十五丈之高……”[4]洋龍的出現(xiàn)解決了諸如取水不便、射程不高等眾多救火難題,減小了人員財產(chǎn)損傷程度,為消防人員迅速撲滅大火提供了幫助,頗受民眾青睞。

      除洋龍外,救火藥水、消防衣等其他消防工具的救火功用也十分有效。

      1.2 救火管理措施

      火場救護管理是整個消防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制定周密的救火管理章程是消防組織迅速有效的撲滅火患、拯救民眾生命財產(chǎn)的機杼所在。救火管理措施包括救火原則、救火方法及現(xiàn)場管理等方面。

      1.2.1 救火原則

      消防人員在撲救大火時可能會碰到諸多難題,包括救災(zāi)對象的先后順序和救災(zāi)時對于無法避免觸及他人利益時的處理辦法等。

      如《江南巡警消防隊救火章程》(以下簡稱《章程》)有明確規(guī)定,由于發(fā)生火災(zāi)時民眾大多恐慌,面對火災(zāi)時手足無措,救災(zāi)往往錯失良機,因此要求消防隊員“先到者應(yīng)先下手防救”,同時要求隊員在救火時要以“力遏火源為第一要義,倘已燎原,則必詢明有無男婦老幼并有病者曾否逃出,及貴重物品(如御賜各物、店商賬簿、靈柩)等件須竭力救護,勿使有所損傷遺失,如有時人命財產(chǎn)不能兩全則必先人命而后財產(chǎn)”[5],由此可知晚清消防組織秉承的是“先救人后救物”的救災(zāi)理念。

      此外,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如“遇有火勢狂猛不能倉促撲滅時”,消防隊員應(yīng)當便宜行事,一切都要服從于救火,即使是犧牲他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此時“凡巡警長官及消防隊官、隊長可臨時斟酌火勢,指定應(yīng)拆房屋立時拆斷,以防延燒……撲滅之后消防隊官及消防隊長須將被拆房屋之門牌號數(shù)、房主姓名分別,樓房或平房被拆椽數(shù)詳記備報”[6]等,同時《章程》還要求消防隊員和民眾“凡遇火警,無論住戶、商店、保有火險者,如未燎原,則當從事?lián)錅?如已燎原,則當專護隣右,不必撲滅。蓋保險者得有賠償,于財產(chǎn)上毫無損失,并應(yīng)禁止保險者搬運物件,以免訟端”;另外,當“遇有非?;鹁趫鲋狸犛行钁?yīng)用之件得在附近居民人家借用,如有需用人民助力之處,附近居民均不得抗拒”,如“浴堂水爐皆為平日存儲多水之處,如遇火警,消防隊應(yīng)需用者得隨時隨處取用,不得抗拒;居民有私井私塘者亦如之”等,概言之,消防人員貫徹的是“公共利益安全至上”的救災(zāi)標準;對于民眾而言,當公共安全受到威脅時他們有義務(wù)為城鎮(zhèn)管理者提供幫助。

      1.2.2 救火方法及現(xiàn)場管理

      救火方法和救災(zāi)前后的現(xiàn)場管理兩方面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消防人員的救災(zāi)效率。

      晚晴時期的消防組織平時派專人在瞭望臺上執(zhí)勤,“凡遇火警瞭望臺上值班巡警必先用窺遠鏡辨清何方,認定確實急拉電鈴值報何處并擊鐘報告,一面迅速電傳各路及稟總局”[5],另外,消防人員沿襲了以前的旗、燈示警辦法,“如遇火警,晝則懸旗,夜則懸燈(分別旗燈顏色以示區(qū)別地方)”[7]等。

      關(guān)于旗和燈的用法,《江南巡警消防隊救火章程》中有較全面的記述:“凡遇火警拉鈴擊鐘報告,方向必有區(qū)別之規(guī)定,俾可辨悉,并于瞭望臺上晝則懸旗,夜則懸燈,其捺鈴擊鐘旗燈用法開列于后,電鈴始則亂點,捺至一分鐘后東方則捺三點,南方五點,西方四點,北方六點。每次須停一分鐘,捺至六次止警鐘。一、週知報告擊亂點三分鐘后則報方向,消防隊及各民龍聞此報告須整隊預(yù)備;二、催出報東方一點、南方二點、西方三點、北方四點,報至十五分鐘后停點,消防隊及各民龍聞此報告則須認定方向迅速馳往;三、熄火報亦用亂點,惟聲音須較起火點稍慢,尾聲一點宜緩擊至五分鐘止旗,東用一綠色旗,南用一紅色旗,西用一白色旗,北用一藍色旗,朝陽門外用兩綠旗,南門外用兩紅旗,漢西門外用兩白旗,神策門外用兩藍旗,通濟、洪武二門外用綠紅二旗,水西門外用紅白二旗,威鳳門外用白藍二旗,太平門外用綠藍二旗,燈亦如之”[5],此法看似繁瑣,但對于當時的消防人員及時辨認火場方向、位置,迅速撲滅險情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為防止有人趁救火現(xiàn)場混亂而冒充消防人員搶奪百姓財物,消防組織特制定解決辦法,如“惟恐匪徒混雜其中冒充救火之人假稱取水為名呼門搶奪,則又不可不防。嗣后各街水車亦應(yīng)明定章程,如遇水車救火時執(zhí)事人等各給號衣、竹帽、燈籠、腰牌,以便臨時向附近民居取水得以辨認,如無號衣、竹帽、腰牌冒充救火取水恃強闖入,許該處居民拿解究處。各宜凜遵,毋違特示”[8],以此來維護百姓的利益。

      待救火結(jié)束后,“救火兵丁應(yīng)齊集一處,該官點名抽檢后,再令撤回;事先則取五人互保,同伍不致跟帶惡徒擾害滋事,甘結(jié)存案,事發(fā)連坐以罪,救火兵丁倘有借保固房屋名色,擅入人家和攫取財物,以及藉倚出力名色,勒索本家者,立時拿獲嚴究,夫頭并懲”[9]。由此可見,消防組織的救火機制是較為嚴密的,正是這種嚴密的救火機制才能保證消防人員迅速消除火患,保障民眾的正常生活。

      2 存在的流弊

      晚清消防組織除了有較為嚴密的救火機制外,也存在著諸多流弊,這主要表現(xiàn)在人員素質(zhì)、管理及工具等方面。

      2.1 部分消防人品卑劣、尋釁滋事

      晚清的消防組織本是承擔著維護社會治安、消除社會隱患責任的重要機構(gòu),然而其內(nèi)部個別成員知法犯法、為非作歹,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危害社會的毒瘤。

      表現(xiàn)之一是貪圖財利。有記載稱:“闔津各水會,于道咸年間,各會首董每年于春秋兩季擺會酬善,均系各會首董自行籌備。至遇有災(zāi)場救災(zāi),其點心、茶水、蠟燭等費,亦系各會首董墊辦。庚子年前,各會首董遇有擺會救災(zāi)之事,已有捐斂等情……延至今日,各會擺會酬善,然一切需費仍由居民鋪戶而出,至遇有災(zāi)場……被災(zāi)之區(qū),往往有會中人,晝留一會旗……無非為異日爭索點心……勒索災(zāi)商助會點心為各會陋習(xí),貽累街面……”[10]另外,他們中的個別人在救災(zāi)中也會趁人不注意順手拿去一些貴重物件占為己有,如《申報》曾報道:“消防隊小工羅阿二、趙阿三、高小弟因在德源祥洋貨店救火時乘間竊取零物為西探頭目查知……”[11]這種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表現(xiàn)之二是狼狽為奸,調(diào)戲婦女,遇到警察勸阻反而大打出手,造成惡劣影響。如《申報》曾報道:“巡警總局馬武弁、陳金生前晚偕消防隊巡士馬玉生在杉板廠橋北湖絲廠旁守候放工婦女,沿途調(diào)戲,經(jīng)站崗巡士阻止,不服,互相毆打”[12]。

      表現(xiàn)之三是聚眾賭博、搶砸物品、打架斗毆等。如有報道記述:“三路一區(qū)巡士陳從福、聽差劉阿福與三路消防隊巡長李某在龔家宅某剃頭店擺設(shè)賭臺,總局差弁李玉麟初二日至該賭臺輸洋二十余元,遂與陳尋黌互毆并將什物打毀,事經(jīng)德正巡官訪悉,稟明總辦派員查辦,現(xiàn)李劉陳三人均已逃逸”[13]。

      表現(xiàn)之四是欠債不還,反而蓄意行兇賴債。如“消防隊巡士許安亭系山東人,欠皮匠謝金寶六百余文已逾三月,屢討不還。昨日謝復(fù)催討,許竟一味逞兇圖賴,行人某甲上前解勸亦被肆毆。后經(jīng)巡士將許拘入四路一區(qū),押候訉辦”[14],最后幸得巡警總局嚴肅處理,法辦此類狂徒,“已革消防隊巡士許安亭欠謝金寶錢六百余文,逞兇賴債,已紀昨報,昨經(jīng)四路一區(qū)黃正巡官訉明屬實,飭將所欠如數(shù)清還并責手心二百下,勒令回籍”[15]。

      表現(xiàn)之五是與百姓妻室勾搭成奸,即使案發(fā)也仍敢拋頭露面,實為可惡至極?!渡陥蟆吩袌蟮?“嵇惟祥控妻母徐陳氏串通開設(shè)臺基之王三姑娘牽引其妻徐氏與某巡士通奸圖逃一案,茲經(jīng)閘北四路一區(qū)黃正巡官查知該巡警實系消防隊巡士張爕云,前數(shù)日已經(jīng)銷差,欲與徐氏偕逃,案發(fā)后因原告不知其姓氏,故仍在該隊出入,毫無顧忌,昨特諭飭該隊巡長責成薦保將張交案嚴辦,以肅警規(guī)”[16]。

      表現(xiàn)之六是無事生非。如“金陵對門橋某姓失火曾綴報端,茲得續(xù)函謂是晚救火者,有水西門某甲手執(zhí)倉巷內(nèi)西城洋龍噴水施救,而甲滿身羅綺,顧影自憐,昂昂然立在人叢中,不啻雞群鶴立,有胭脂巷滄溪水龍執(zhí)事諸人見其意氣飛揚、異常得意,故意惡作劇將水龍噴射,甲怒,如法報復(fù),致起支吾,兩下各集手下作蠻觸爭,拳腳交加,致有受傷甚重者??桃言姼枞附琼炆媲偬?夫屋中之火未息心中之火忽生,是非救火也,實造火矣,我知此時對簿公庭不無稍毀于心矣”[17]。

      表現(xiàn)之七是盲目仇外。晚清的消防人員鑒于中國飽受列強侵略而對洋人較為敵視,因而對于洋人居所發(fā)生火災(zāi)時往往冷眼相待,如若不接到洋人的求助絕不肯主動施以援手,這一點從其制定的救火章程中便可管窺大概,“如遇外國人商店及寄居之所自行失慎或被延燒,非經(jīng)該店主或寄居人自行邀請不得入內(nèi)幫同搬運物件”[5]等。不僅如此,國內(nèi)的消防組織成員固有的仇外心理使得他們遇火救災(zāi)時即便得到外國人友好的援助也毫不領(lǐng)情,甚至因誤會幾至同洋人發(fā)生沖突,引發(fā)外交糾紛,如《申報》曾報道:“工程局董函致滬道略謂十四晚大東門外協(xié)盛干洋貨店失慎,即派消防隊馳救,經(jīng)救火會各員幫同澆灌熄滅。當火熾時有意國軍艦兵士三十余人或挈藥水桶、或攜銅斧至彼處救火,察其出力情形應(yīng)行致謝,惟彼此言語不通幾至沖突,請函租界,值年領(lǐng)事轉(zhuǎn)致意國總領(lǐng)事道謝,并聲明以后南市如有火警各國兵輪兵士不必來救,以免交涉”[18]等語。

      以上種種案例都由平日以消弭禍患為職責的消防人員引起,反倒給社會帶來了許多不安定因素,對民眾的正常生活構(gòu)成威脅,這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2.2 負責管理消防的官紳迷信思想濃厚、管理混亂

      晚清中國的民眾思想開化程度仍舊不高,對于災(zāi)難總是求助于神靈,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對神靈崇拜之至,每年定期祭祀,期冀得到庇佑,這其中就包括各地官紳面對火患向神靈求助的事例。祭祀當天,各級官紳齊集一廟宮,一起上香叩拜某一掌管火的神靈(因各地習(xí)俗不同,所參拜對象也是名目繁多),事畢后還要觀看消防人員的救火演習(xí),場面蔚為宏大:“城內(nèi)各水龍局每歲擇于重陽佳節(jié)祀神,今歲仍循例舉行。是日,各水夫齊集局中,次第拈香,并在萬壽宮河沿演試水龍。事畢,醵資聚飲,借敘同人之誼”[19];另外,為表虔誠,各官紳一般都要求民眾齋戒,開壇禱告,以求神靈消除火患,“城鄉(xiāng)各處火患頻仍,水龍局董事集眾醵資在炎帝宮設(shè)壇禳禱,并稟請縣尊出示于初三日始禁屠七天。以人媚神殊無謂也。”[20]

      對于偶然的失火之事,當?shù)毓倜褚舱J為是對于神靈的虔誠度仍不夠,尚需加大力度祈求上蒼,于是鄉(xiāng)民自發(fā)集資,醮贊火神,對此《申報》有詳細記述:“金玉堂不戒于火以致雛鶯亂燕,海上驚飛,所有舞扇歌衫俱歸一燼,院中人雖不至焦頭爛額,然天寒日暮,固不止袖薄衣單而已。伊九秋時菊花山失慎已録報內(nèi),幸未延燒,說者謂其未醮火神,故所有盡成瓦礫。今焚如之后,棋盤街一帶合興堂、聚仙堂皆修醮不迭,聚彩堂則于昨日開壇,每妓派洋一元半,以為火神醮贊,附近鄰估雖窮至不能舉火,亦恭敬將命,毋數(shù)戲渝焉”[21]。試想,假若當?shù)毓偌潓⒚癖娝I之款用以購置先進的救火設(shè)備,火患必然可以得到及時的撲救,民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也可得到一定的保障,何以興師動眾的邀請縹緲空虛的神靈出手相助,豈不枉費工夫!

      管理混亂方面,由于晚清時期官方對于民間自辦的消防組織給予認可,這導(dǎo)致消防組織分屬官方和民間兩個不同的系統(tǒng),它們之間并沒有統(tǒng)一的政令要求,于是各自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很可能因接受的命令不同而發(fā)生摩擦,甚至爆發(fā)沖突。如“江南省城近因奉江督諭飭,以革命黨乘間竊發(fā)城守協(xié)臺,因命每日于點燈后即行關(guān)城,非有緊急要公不準私行擅自開城出入,以昭慎重”,然而,晚上因民眾多困頓而對于火患失之防范,夜間反倒成了火災(zāi)多發(fā)的時間,“五月初九日晚十時,南城外寶塔舊址一帶草房及民屋延燒數(shù)十家,火光燭天,城內(nèi)各水龍局聞信往救,適有義興水龍行至南門橋,人夫擁擠,被巡警擋住不準出城,消防夫等以救火危急齊與爭論,巡警對以現(xiàn)奉督帥嚴諭,不旋踵,而城內(nèi)各水龍局愈來愈多,巡警見寡不敵眾,吹鳴警號齊集多數(shù)巡警仍前阻攔,各水龍局急不暇擇,不與理喻,擬呼城往救時,突與某消防夫大起沖突,黑暗之下亂毆揪扭,不知何人從旁用刀將巡警小腿刺傷,深入寸許,血流滿地。迨城外店鋪以火患蔓延一城相隔,僅恃城外消防力甚單簡,急報救援,不一時開城,各水龍局一擁而出,而受傷之巡警莫辨何人主兇。輿送總局驗治,一面由總局傳齊五城水龍紳董查交兇犯。聞各紳董現(xiàn)亦公同集議籌擬對付之方”[22]。一方面水會要出城救火,另一方面巡警要嚴守城門,沖突難免發(fā)生。

      2.3 先進工具匱乏

      以先進的西洋水龍為例,因水龍價格昂貴,多數(shù)地區(qū)無力購買,全國并未普及洋龍救火之法;偶有一城購辦洋龍,數(shù)量也是寥寥無幾,如“海州城內(nèi)向無水龍,每遇祝融為患,由各民家取盆桶提水而來,法制粗笨,灌救自難得力。茲聞海州刺史楊和齋太守捐款往南方購辦水龍二架,一架置大街水龍局中,一架置于署中,以備不虞”[23]等;重慶共置辦7架水龍車,當?shù)毓賳T“為了保護水龍,專門制定了《水龍章程》”[9],特地雇人看守,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每架水龍,預(yù)雇人夫十二名,每人每月各給錢一百二百不等;各坊水龍逢初十齊集演習(xí),各項人夫,每名給點心錢24文;水龍宜制旗燈衣牌一條;水龍每架預(yù)發(fā)牛燭二斤,由局一統(tǒng)支付;存水龍各僧道看守,每處給錢400文;管龍監(jiān)正七名,年終由局量為獎賞等等。如果水龍因經(jīng)理不善,器具有損壞,要即時提交保甲局修補”[9]等。是以先進消防器具的匱乏嚴重制約了晚清消防組織的救災(zāi)水平。

      3 結(jié)論

      綜上可知,晚清我國消防組織的進步主要體現(xiàn)在先進的消防器材的配備,以及救火管理措施的相形嚴密,至于不足之處,主要是部分消防人品卑劣、尋釁滋事,負責管理消防的官紳迷信思想濃厚、管理混亂,以及先進工具匱乏。晚清消防組織的進步與不足,對于現(xiàn)代社會建設(shè)更加健全的消防組織頗有可資借鑒之處。

      [1] 孟正夫.中國消防簡史[M].北京:群眾出版社,1984:167.

      [2] 勸業(yè)會臨時消防巡警組織經(jīng)費一覽表[J].勸業(yè)會旬報,1909(3):1.

      [3] 救火水龍車[J].小孩月報,1879,4(11):1.

      [4] 西國水龍說[J].中國教會新報,1872(170):8-9.

      [5] 公牘.江南巡警消防隊救火章程[J].江南警務(wù)雜志,1910(7):67-69.

      [6] 浙江巡警道擬定省城消防拆斷火路及拆屋攤點章程[N].申報,1910-6-20(26).

      [7] 公牘.李總監(jiān)會同勸業(yè)會事務(wù)所詳訂臨時巡警及消防隊章程[J].江南警務(wù)雜志,1910(2):80.

      [8] 放火迭聞[N].申報,1886-12-5(13).

      [9] 丁小珊.清代城市消防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xué)學(xué)位論文,2006:42-44.

      [10] 天津市檔案館.天津商會檔案匯編(下)[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2105.

      [11] 竊賊查實[N].申報,1910-9-20(20).

      [12] 知法犯法[N].申報,1909-1-12(19).

      [13] 巡警人格[N].申報,1909-1-30(19).

      [14] 閘北.逞兇賴債[N].申報,1909-8-31(19).

      [15] 閘北.毋許逗留[N].申報,1909-9-1(20).

      [16] 查明奸拐婦女之巡士[N],申報,1910-10-30(19).

      [17] 救火滋事[J].益聞錄,1890(995):405.

      [18] 預(yù)杜洋兵救火之交涉[N].申報,1907-12-27(19).

      [19] 潞水涼波[N].申報,1898-11-2(2).

      [20] 甬上雜聞[N].申報,1890-11-21(3).

      [21] 醮火神[N].申報,1874-1-24(2).

      [22] 政書.民政部事類.民政匯紀.南京巡警與消防沖突[J].現(xiàn)世史,1908(3):13-14.

      [23] 購辦水龍[J].益聞錄,1890(1019):550.

      猜你喜歡
      水龍巡警救火
      水龍之怒
      口水龍
      發(fā)怒的水龍
      溫柔的地球霸主水龍獸
      漂亮的還擊
      電視機起火了
      消防員救火
      救火
      雪孩子救火
      青冈县| 峨眉山市| 景谷| 芮城县| 兖州市| 庄浪县| 沾化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民丰县| 牙克石市| 汉中市| 辉南县| 河间市| 宁蒗| 泊头市| 黔东| 子长县| 泸定县| 高密市| 河间市| 大连市| 恩施市| 毕节市| 嘉祥县| 柳林县| 白山市| 周至县| 庄浪县| 濮阳县| 荥阳市| 黄浦区| 五原县| 北宁市| 新源县| 丽水市| 奈曼旗| 平顶山市| 休宁县| 阿巴嘎旗| 玛多县|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