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60歲上哈佛。在哈佛學習時,王石遇到一個曾在萬科工作過、正在哈佛讀博士的男孩。一天,兩人聊天時,男孩對王石說:“王總,我想上江蘇衛(wèi)視的《非誠勿擾》?!蓖跏荏@訝:“那是一個找對象的節(jié)目,你一個哈佛博士生去上節(jié)目,是不是在開玩笑?”
男孩很認真地說:“我沒有開玩笑。我就快畢業(yè)了,也到該找對象的時候了。”
王石仍很疑惑:“《非誠勿擾》是個娛樂節(jié)目,你到那兒就能找到對象嗎?”
男孩說:“我有理由,第一,畢業(yè)后我還要找工作。”
“找工作和上《非誠勿擾》有什么關系?”王石不明白。
男孩說:“我算了一下,如果上了《非誠勿擾》,我一個人占用的時間是20分鐘,而在這20分鐘里,我的收視率和廣告費用折算下來就是200萬元。換句話說,如果上了這個節(jié)目,我個人就白白使用了200萬元的廣告費。節(jié)目下來后,如果我對別人介紹自己時,對方會說我認識你,是《非誠勿擾》的那個誰吧,一下子什么都不用介紹了,因為20分鐘的節(jié)目就已經把我宣傳到位了?!?/p>
聽他這一算賬,王石禁不住贊道:“不愧是哈佛的學生,你首先考慮的是這個節(jié)目能為你免費做了宣傳?!?/p>76f795697dac962181b3d0018a006440
男孩說:“難道不是嗎?這對我以后找工作也很有用,不僅少了很多交易成本,也少了很多時間成本,兩全其美的事,我為什么不去做呢?”
王石點點頭:“你說得對,我支持你。”
“第二個理由,我確實想談戀愛了。至于20分鐘能不能找到對象不重要,我通過《非誠勿擾》告訴了全世界我想談戀愛,也不排除我與哈佛和中國的某個女生談對象,只要這個節(jié)目將我宣傳出去,喜歡我的女生自然就明白了。”
男孩說完后,問王石:“如果我上《非誠勿擾》,您能加入我的親友團嗎?”
王石微笑道:“你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想不加入親友團都不行了。”
一個月后,男孩就順利上了《非誠勿擾》,王石作為親友團成員也參加了節(jié)目。主持人孟非對此調侃說:“這是我們做《非誠勿擾》以來檔次最高的一個親友團: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投資發(fā)展的一位教授,那是哈佛非常資深的一位教授,再一個就是請了萬科集團的董事長王石先生?!?/p>
參加完節(jié)目僅十多天,男孩就收到了1400封希望與他建立聯(lián)系的電子郵件,他也因此很快找到了對象。2012年畢業(yè)典禮后的5月,他在哈佛大教堂舉行了婚禮,然后任教于香港城市理工大學。
對此王石很感慨:“如果這個哈佛博士生看不上《非誠勿擾》那短短的20分鐘,他也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從上節(jié)目到談戀愛,到結婚,到找工作,一氣呵成。這就是哈佛速度,也是20分鐘所衍生的奇特效果?!?/p>
編輯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