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人民大會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鄭哲敏和王小謨院士成為獎項設立以來的第21位和第22位得主,其中著名雷達專家王小謨是首位獲得最高科學技獎的軍工裝備專家。
“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達,然后負責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預警機上,把設計變?yōu)楝F(xiàn)實。我只是一位普通人。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整個科研團隊的肯定,我代表他們領獎?!蓖跣≈兗拥卣f。
“這是中國的‘爭氣機’”
如果說雷達是國防的眼睛,預警機就是空軍的眼睛。它是集情報探測、指揮控制、通信導航、電子對抗、信息傳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電子信息裝備,是國土防空中增強低空、超低空預警探測和空中指揮引導能力的重要手段,自誕生以來,一直是各個軍事強國著力發(fā)展的重點。
作為空軍“力量倍增器”的預警機,過去只有美、俄、以色列三國全面掌握其制造技術,如今,中國已成為預警機俱樂部中后來居上的一員,其分辨精度相當于200公里外打靶,槍槍都是10環(huán)。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曾評價:解放軍采用相控陣技術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預警機,比美國的E-3C和E-2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
這一切的一切自然離不開王小謨的付出與努力,所以在這一行里,很多人喜歡稱呼他為“中國預警機之父”,可他總是謙遜地擺擺手。
擁有預警機曾是中國幾代人的期望。1970年代,我國就曾經(jīng)啟動預警機的研制,但終因當時國力有限和技術基礎薄弱,未能成功。而就在那個艱難時刻,在雷達科研一線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王小謨,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預警機研制事業(yè)中。
“最開始的預警機,是把地面雷達放到飛機上,好比母雞想變身老鷹,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因而沒有成功?!蓖跣≈冋f。
在這以后的數(shù)年里,在位于貴州山溝溝里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所研究雷達的王小謨,規(guī)劃和實施了對于機載預警雷達的技術攻關,并逐步突破了機載雷達最為關鍵的技術。為了加快預警機研制,我國開展預警機對外合作。作為該項目的中方技術總負責人,他堅決要求中方主導研制方案,并在國內(nèi)同步研制,為自主研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小謨創(chuàng)造性地首次提出采用大圓盤背負式三面有源相控陣新型預警機方案,把研制要求提到了一個新的高點。他說:“外國人能做的,我們中國人一定能做到!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堅持參與所有環(huán)節(jié)。有一些本來是合作方承擔的任務,我們也主動要求做,對方認為占了便宜,還很高興。其實使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會做了?!?/p>
后來,中國與國外簽訂合同,一起研發(fā)一架發(fā)展型預警機,由王小謨出任中方總設計師。要知道,這是一項技術高度密集的系統(tǒng)工程,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國家擁有研制能力。遺憾的是2000年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合作方單方面終止預警機合作研制合同。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個項目要就此擱置的時候,王小謨站了出來,他只說了一句話,“立足自主、研制國產(chǎn)預警機!”而這一建議得到中央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做中國人自己的“爭氣機”。
僅僅用了一年時間,王小謨帶領的團隊就把地面樣機做好了,又過了一年,樣機飛上了天。隨后,他們又打破了從科研樣機到研制成功至少需要10年的預言,僅花費了5年時間。在這些日子里,王小謨每一次上機往往需4到6個小時,40多度的高溫,90多分貝的噪聲干擾,要知道,那時候的他已經(jīng)年近七十。
最終,國產(chǎn)兩型預警機創(chuàng)造了世界預警機發(fā)展史上9個第一,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tǒng)集成最復雜的記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中國采用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比美國的E—3C整整領先一代!”這是美國政府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的評論。
“國產(chǎn)預警機探測的靈敏度,就像一個人能看到20公里外一根火柴劃出的火焰。它定位的精確度不亞于射擊比賽中每發(fā)正中靶心的程度?!蓖跣≈兊牡靡忾T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陸軍說。
王小謨在研制過程中,也常感嘆:“感謝國外對我們的技術封鎖,讓我們必須走出一條自力更生之路。以地面防空雷達為標志,我國真正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個先進水平是整體水平的世界先進?!?/p>
“制造技術我們已經(jīng)全面掌握”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一架背負著雷達大圓盤的預警機空警2000作為領隊機,帶著龐大機群,米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這是中國預警機第一次在全球觀眾面前公開亮相。事后,很多親歷現(xiàn)場的人說王小謨在看臺上哭了,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位堅強的科學家流淚。
大多數(shù)預警機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機背上背有一個大圓盤,那是預警雷達的天線罩。中國人設計了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雷達天線罩,這被西方認為是整個項目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內(nèi)容之一。此外,我國預警機上的所有關鍵元器件都是國產(chǎn)的,雷達等電子設備高速數(shù)據(jù)處理所需的專用處理器芯片也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
“現(xiàn)在,從基礎元器件到上游設備,預警機的制造技術我們已經(jīng)全面掌握?!蓖跣≈冏院赖卣f。
而且這其中,很多都有我們的原創(chuàng),其中緣由,自然離不開王小謨的“固執(zhí)己見”。
就像在研制預警機的過程中,王小謨非要在飛機上裝個廁所,這個提議讓很多人搖頭,因為一個廁所至少重達200公斤,給研發(fā)工作增加了極大負擔。
但是,王小謨卻異常堅持:“預警機不同于一般運輸機,試飛時間特別長,廁所必須要加?!彼€主動把增加的200公斤攬到了自己身上,想方設法在自己的設備中“砍”掉了相當?shù)闹亓俊?/p>
顯然,這不是他第一次“執(zhí)著”。他帶領研制的三坐標雷達是第一個關注人機環(huán)境的雷達?!耙郧暗睦走_車上沒有空調(diào),四五十攝氏度的高溫,你能眼睜睜地看到汗珠一顆顆冒出來。”經(jīng)常待在車里做實驗的王小謨有親身體驗。因此,他提出在雷達機里裝空調(diào),遭到反對后,他堅定地說:“人是第一戰(zhàn)斗力,人都不行了,設備再好有什么用?”而這最終的結果是:耐高溫的軍用空調(diào)首次出現(xiàn)在了雷達機里。
科研尚且如此,對于人才,他更是倍感珍惜。1986年,是王小謨所在的38所準備從貴州深山遷往合肥的困難時期,那時候最缺的就是資金和人才。而就在那樣的情況下,身為所長王小謨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撥出40萬元從中國科技大學“買”了7名研究生作為定向培養(yǎng),陸軍就是其中之一。
據(jù)陸軍回憶,在其讀研期間,只要王小謨來到合肥,就一定會去學??此麄?,即使晚上八九點辦完事情,他也是風雨無阻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和他們繪聲繪色地說38所、說雷達,把他們都吸引住以后,就會丟下一句話,“好好學習,未來是屬于你們的”。
王小謨當然不會食言,在陸軍研究生畢業(yè)后剛進所一年,他就領了一個重要的雷達項目,搖身一變,成為總設計師。當軍方代表見到一臉稚氣的陸軍,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怎么讓一個孩子當總師?”那時候陸軍也覺得不敢相信,王小謨拍著他的后背,讓他挺直腰桿,“案是我做的。這個人聰明能干,一定能完成任務?!?/p>
果不其然,陸軍真的成功了,成為我國預警機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作為我國首型預警機產(chǎn)品——空警2000預警機的總設計師,引領實現(xiàn)了我國預警機裝備零的突破和跨越式發(fā)展,同時以預警機為平臺,大大推動了數(shù)據(jù)鏈技術的工程應用。而這一切,自然離不開王小謨的幫助與教誨。
“唱京劇和造雷達是相通的”
“工作之余,您最喜歡做什么?”
“京劇,在我們那個年代,這就是流行音樂,在大學的時候,我還是京劇團團長!”
早在讀高中的時候,王小謨就是一個“京劇迷”,那時候還是學生的他沒錢進戲院看戲,只能從別家的收音機里聽聽。后來為了能有一臺自己專屬的收音機,他攢了好幾個月的錢,在宣武門的舊貨市場買了一個礦石、一根銅絲、一個耳機、一根鐵絲當天線,回家組裝起來,還真成了,真能發(fā)出聲來。
“我喜歡梅蘭芳的戲,最愛一出《宇宙風》?!北本┧暮显豪镩L大的王小謨,因為癡迷京劇,差點走上“演藝之路”。但最終還是投身到國防科技工業(yè)中。
“我覺得,一個人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行行相通,在任何一行,鉆研下去都會有收獲。唱京劇和造雷達是相通的,戲劇有樂隊、有燈光、有導演、有演員,要把這些人都團結起來演好一臺戲不容易。作為一個總設計師,你要把這個集體、這個幾百人的班子往同一個目的去推進,還要讓人家心甘情愿地按照你定的這個目標去做,這就是總設計師的責任,因此這都是相通的。”王小謨說。
2006年,王小謨病了,很嚴重,是淋巴癌。當所有人都焦急萬分時候,老人家卻非常淡定,“我這輩子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國家也給了我足夠多的榮譽,我該知足了?!?/p>
所以,在他的病房,沒有哭泣,沒有眼淚,有的是京劇聲、二胡聲,還有與預警機設計師的討論聲。自稱“整天除了躺著就沒事干”的王小謨即使躺在病床上輸著液,也要把設計師請來面對面探討交流。病情稍有好轉,他就又拖著虛弱的身體趕到熱火朝天的試驗現(xiàn)場。正是由于王小謨和他的團隊這種勇于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使得又一型國產(chǎn)預警機橫空出世,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瑞典、以色列之后第四個能夠出口預警機的國家。
或許,連死神都害怕他的這份執(zhí)著,半年后,他奇跡般地痊愈了,回到了試驗現(xiàn)場,他對大家說:“我又活過來了?!贝撕蟮耐跣≈冇职涯抗饩劢乖诋斍皣H上最新的全數(shù)字陣列雷達技術。通過 “小平臺、大預警”,擺脫了我國大型預警機對進口飛機平臺的依賴,解決了我國預警機裝備的規(guī)模建設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世界上首次將數(shù)字陣列雷達技術應用于預警機,標志著我國預警機的主要技術將從國際先進提升到國際領先水平。
王小謨是閑不住的,他說:“我現(xiàn)在帶著十來個博士生,為下一代預警機和一些新的東西做些準備工作。我曾經(jīng)想到了70就退休,干點兒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沒退休成不說,到74歲了還得了個大獎!我這退休的計劃又后推到80歲了。我想趁著這幾年把現(xiàn)在的學生帶起來,把團隊建設好,為下一步的目標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