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像根莖,喜歡安安靜靜地成長;有的孩子像花朵,喜歡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美好;有的孩子像種子,隨風(fēng)飛揚,不受拘束,卻蘊含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
兒子不是憧憬的那一型
剛結(jié)婚時,一個同事帶著6歲的兒子來做客。小男孩彬彬有禮,我給他倒水,他說:“謝謝阿姨!”大人聊天,他就在一旁安靜地看書。問他話,他看著你的眼睛,認(rèn)真地回答。晚上,我對老公說:“真希望咱們也生個乖兒子,穩(wěn)重大方、知書達(dá)禮……”
一年后,我如愿以償,生了一個健康可愛的男孩。可惜,朋友家的兒子是乖寶,我家兒子的綽號是“小鬧”。他從小就調(diào)皮,長到七八歲時,更是無法無天。兒子每隔幾天就將自己房間的家具重新擺放。有一次,他竟然用床堵住門,每次進(jìn)出都必須跳窗戶。暑假,他用水彩筆給自己的頭發(fā)一天染一個顏色。染成紅色的那天,正趕上下暴雨,紅色的顏料隨著雨水淌了一臉。隔壁的大伯抱起兒子直往醫(yī)院奔,心急如焚地嚷道:“孩子,你一定要挺??!”這事過后,我很久不敢出現(xiàn)在隔壁大伯的面前。
眼看孩子離自己的心愿越來越遠(yuǎn),我不禁有一些失望。
一天,我看到一道測試題:“你的孩子是哪種類型?”文章說,根莖型的孩子像深埋土壤的根莖,安安靜靜地吸取養(yǎng)分,不張揚也不喜歡移動;花朵型孩子,就像花朵喜歡在陽光下綻放一樣,喜歡在人前展示他最燦爛美好的一面,喜歡得到別人贊美;而種子型孩子,如同種子一樣,擁有無窮的生命能量和創(chuàng)造力,但同時他們也喜歡隨風(fēng)飛揚、不受拘束……
我恍然大悟:原來兒子是種子型孩子。他愛玩、愛鬧、愛折騰,但同時具有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我們家墻上貼滿了他信手涂鴉的畫。那些畫在別人眼中是四不像,但他卻能繪聲繪色地給你講:這是貓,貓在說什么,那是樹,樹在想什么……
他會在自己的玩具天地里,設(shè)計各種各樣的場景:熱烈的歡迎儀式、消煙彌漫的戰(zhàn)場、生機(jī)勃勃的運動場,甚至還有悲愴的葬禮……
他會問我無數(shù)個為什么,但很少問我怎么辦,因為他的主意永遠(yuǎn)比我多,雖然大部分都是餿主意。這顆可愛的小種子無時無刻不在張揚他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
我一直憧憬的是根莖型孩子。根莖型孩子省事、乖巧、安靜,受人歡迎;可是種子型孩子也有他們的長處,他們一樣可愛,一樣需要我們?yōu)槠浜炔?。如果不能尊重他們每個人的特性,非要把種子型孩子改變成根莖型,那么他們絕對不會快樂。我想,我的那位朋友,也是尊重了孩子的根莖特質(zhì),否則孩子不會那么滿足和快樂。
就讓種子走自己的路吧
不久,一個心理咨詢師朋友看到兒子后,竟然對我說:“我覺得你很偉大!”我詫異地問:“你該不會是說反話吧?我陪他的時間很少,也不怎么教他?!迸笥颜f:“你讓孩子充分展示個性,讓他按自己的意志生活,這就是你的偉大之處。”
想想還真是。我對兒子很少約束,比如畫畫、寫作文,我從來不提要求,他想怎么畫怎么寫都行;周末的時間,他完全自由支配,我不送他上任何輔導(dǎo)班;平時,他想請誰來家里玩都可以,怎么玩我也不干涉;有段時間,他迷上漫畫,我就到處給他挑選名家的經(jīng)典漫畫書,成套地往回搬。對他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我一般都滿足。
父母怨我對兒子太溺愛,說這樣會慣壞孩子。我說:“不會,我也是有分寸的。”比如,他看中一個100元的多功能文具盒,我同意買,但有個條件:書包只能買20元以內(nèi)的,確保總費用不超支;他要看漫畫書可以,但必須首先完成作業(yè)。在滿足他的前提下,他非常樂意接受那些條件。
我的父母不知道,我這樣滿足孩子,是因為我的內(nèi)心藏著一個委屈的小女孩,她從來沒被滿足過。小時,我想要一把小花傘,盼了很久很久,父母都以“小花傘不實用”為由拒絕;我希望和同學(xué)出去春游,父母怎么說都不肯花那個“冤枉錢”。我的要求其實很小,父母反駁的理由也并非充分,但是他們卻輕而易舉地剝奪了我的快樂。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無法釋懷。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忍受那些沒意義的委屈。我想,當(dāng)兒子的要求一一得到滿足時,他會多么自豪,他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完全聽任別人的安排。這種自信會讓他的心變得安定、平和。
有一次,兒子上體育課時,隨手把羽絨服扔在一邊,下課后就丟了。我問他:“你不著急嗎?”他答道:“我在操場上找了兩遍,沒找到,就回家了?!薄澳悴粨?dān)心媽媽罵你嗎?”“不擔(dān)心?!彼恼Z氣很平靜。那一刻,我突然好感動,被自己感動??赡苷且驗槲移綍r的豁達(dá),孩子遇到這種事,才能如此從容、如此平靜吧。如果沒有一片包容的土壤,那么即使孩子是種子型的,他也沒辦法肆意飛揚。記得小時候,我丟了一頂毛線帽,那是北風(fēng)呼嘯的冬天,我在外面轉(zhuǎn)了三個多小時,直到天全黑了,才哆嗦著回家,推開家門時,馬上心虛地哭起來。
也許正因為從小受到太多的苛責(zé),我非常能理解孩子的難處:他不是故意的,何必生氣呢?或許,孩子擁有種子型的人格特質(zhì),也跟我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guān)系。
孩子兩歲時,我給他沖牛奶,剛放到桌上,他不小心碰翻了,哭著還要。我連續(xù)沖了三杯,他都碰翻了。但是我沒責(zé)怪他,只是笑著叫道:“發(fā)水啦,兒子快拿抹布!”兒子眼疾手快地拿來了抹布,得意洋洋地說:“媽媽,你看,幸虧我在家?guī)湍?,要不然,你一個人真沒辦法?!睅啄旰?,我和他提起這事,兒子哈哈大笑:“我怎么這么幽默?”然后又問我:“媽媽你當(dāng)時怎么不生氣?”我說:“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牛奶杯翻了,你也難過,當(dāng)然不能批評你。”兒子跳起來,摟住我脖子動情地說:“媽媽,你真好!”
在不知不覺中,我給種子型兒子創(chuàng)造了自由施展的空間。面對生活,他不害怕、不怯懦、不驚慌,任何時候都表現(xiàn)得那么自信、自在、自如。其實,如果上天注定他是一顆種子,我的嚴(yán)厲管教非但不會讓他變成一株根莖,而且還會扼殺他的天性,讓他苦悶、壓抑,甚至叛逆。
好吧,兒子,既然你是一顆種子,那么就大膽地去走種子的路吧。媽媽只會包容,只會成全。你如果要飛,媽媽就是那溫柔的春風(fēng),托著你四處飄蕩;你如果要發(fā)芽。媽媽就是那甘甜的雨露。默默地滋潤你;你如果想扎根,媽媽就是那厚實的土壤,給你足夠的養(yǎng)分和寬闊的天地。有一天,如果你想開花,媽媽會在另一枝樹梢上看著你,微笑著為你喝彩。
(明天高級心理咨詢師,湖北婚嫁家庭研究會副會長)
責(zé)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