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老年人在休閑方式上有著多元化的選擇余地。繼保齡球、輪滑迪斯科和室內(nèi)高爾夫以后,騎馬又成為新一輪的都市時尚。有意思的是,在這項充滿陽剛之氣的休閑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至少有4成的騎士是結(jié)伴而至的老年朋友。人老心雄,似乎比那些視騎術較量為談判桌的一種延伸的壯年們,更喜愛這一運動的浪漫主義色彩。
對于癡情的女騎士來說,馭馬的感受與遭遇激情差不多。那些與我們產(chǎn)生默契的馬匹,看著它熟悉的這些客人的眼神,溫存得幾近使人落淚。所以有人說,馬場很容易成為感情失意者的樂園。更多時候,走近馬場的感受就像走近愛情一樣。馬匹在柵欄后面散發(fā)著夜的氣息,約會臨近的氣息,每個走近它們的人內(nèi)心都會開始躁動起來,在一瞬間卸下了白天隱藏自己的假面具。
我這么一位退休在家的大媽,為什么也會鐘情于騎馬呢?騎馬的吸引力首先在于,這是一種無競技狀態(tài)的消閑。選一匹心有靈犀的馬,選一套質(zhì)地厚實的馬鞍,然后在百合與野杜鵑的香味里靜靜上馬,走過山崗,這一系列動作都含有新古典主義色彩。尤其都市女人們系上了簡·愛時代的絲帶風帽以后,她們的深色萊卡絲綢馬褲和灰藕色的緊身短衫,都被暮色鍍上了濃重的戲劇化色彩。
如今的騎馬活動卻有著與往日不同的流行色彩。騎馬往往被當作森林療法的重要附屬手段得到推崇。在這個塵囂日上的時代,即便是城市邊緣的一片小樹林也是人們心靈中的綠洲。它們晨昏色調(diào)嬗變,不僅給遠道而來的都市人攜來了樹脂的清新氣息和豐富的負離子,也給人們帶來了沐浴于自然呼吸中的貼切感受。人皆說騎馬達到陶然忘我境界的三大理由是:有合適的談話伙伴,有和煦的天氣,和緩緩行進的速度。這三個條件看上去都是“無意得之”的,而它的可遇不可求也就在這里——我們可以想象在微微顛簸的馬背上,兩個并駕緩行的騎手,遠觀近望秋氣對森林的渲染,享受內(nèi)心產(chǎn)生的陣陣驚訝。騎馬的最大好處,就在于啟發(fā)人們覺悟,真正認識到,唯有將個人的扮美與自然的動人儀態(tài)結(jié)合起來,才能產(chǎn)生UagVXKkEpY7IJi/JQ1k/+psp3Lpr7KBqG/Tw3h2tHks=一種層次深湛的內(nèi)容。
女人騎馬使一種不失妍麗的麗人中性裝演變成為別致的休閑運動裝束,這種麗人裝與辦公室里突出女性權威感與回避性別意識的中性裝截然不同,它不強調(diào)肩與腰的輪廓清晰,相反,它是做成吸肩、吸腰、收擺的樣式,胸乳部位做成褶皺綁帶的形式,加上一條暗色的馬褲和尖圓頭的鑲片時裝馬靴。這樣的裝束就算徒手走在夜色里也是頗有俠氣的,莫說是手上還牽著馬疆繩了。
女性對動物及森林,向來少有親切感,她們會認為像馬這樣的大型動物不好控制,且有不潔的氣味;而森林,在她們眼中是危機四伏的地方。重回自然不是一天能做到的,而有一匹識途老馬,確實能夠幫助這些離開了水泥街道就茫然無措的女人們。事實表明,女性一旦對馬匹及森林產(chǎn)生好感,她性格深處優(yōu)柔寡斷的一面就會大大稀釋,很快能變成一個適應環(huán)境并欣賞冒險的人。一匹馬和一叢叢怒放的杜鵑,在森林腹地的崗坡上搖曳不定的野百合,放蜂人留下的樹皮路標,這樣的場景能啟發(fā)囿于塵世的女人們對現(xiàn)行生活質(zhì)量作更深入的思考。
馬場里可以供應很典型的牧場食物,如烤土豆、鹽焗蛇、土雞燉山藥等,看上去切合老年朋友們想象中的牧場晚餐。美妙的是,和小時候電影中的場景一樣。我們在剝食烤土豆的時候,可以聽到馬匹在柵欄后面咀嚼及喁喁私語的聲音,還可以聽到流星在天際燃燒發(fā)出的輕聲。夜涼如水,我們還有勇氣重歸紅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