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禍從口出,一句話可以說得人家笑,也能說得人家跳。同樣是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里說出來,用不同的語氣講出來,所產(chǎn)生的效果會大不相同。如果小品中的幾位“入侵者”不火燒火燎地強行闖入,而是把自己沒有出入證件的原因向保安說清楚;如果保安員耐心向“入侵者”說明門衛(wèi)保安的相關(guān)規(guī)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將“入侵者”拒之門外,更不用“我驕傲”來刺激別人,也不會讓自己“攤上事兒了”。所以說,有話一定要好好說,更不能不顧對方的感受實施“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會導(dǎo)致負面情緒
語言暴力導(dǎo)致嚴重后果的事件在現(xiàn)實生活中隨處可見。施暴者直接或間接地對他人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對方的人格尊嚴、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損害。比如:“怎么我這么倒霉,嫁了你這么個窩囊廢!”“你怎么這么沒用???沒見過你這么笨的孩子。”“你不就是一個小保安嗎?滾一邊去!”“你長眼睛沒有?”“喂,沒有出入證,一邊呆著去!”這些帶有攻擊性的話常常成為沖突的導(dǎo)火索。一方面,語言暴力會影響安定團結(jié),甚至引爆無法控制的激烈沖突。另一方面,語言暴力會使人的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diào)。如,大動肝火或生悶氣時傷心損肺,易誘發(fā)心慌心痛、呼吸急促、氣逆、胸悶、肺脹、咳嗽及哮喘;氣極憂傷影響胃腸消化功能,使腎氣不暢,腎上腺大量分泌,出現(xiàn)面色蒼白、全身無力、四肢發(fā)冷甚至大小便失禁、肝膽疼痛的情況;傷腦失神使情緒高度緊張,神志恍惚,大腦中的“腦島皮層”受到刺激,影響心肌功能,會引起突發(fā)心律失常,甚至心搏停止而死亡。
不要輕易“把話說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話方式,什么場合說什么話,什么時候說什么話都需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像小品中的保安那樣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輕視和怠慢,稍有冒犯,就把它看成是對自己尊嚴的挑戰(zhàn),以致產(chǎn)生情緒沖動而“話不投機半句多”,更不能把話說絕了,昂頭挺胸說“我驕傲”。而作為平時就“高高在上”的人,不要認為弱勢群體“人微言輕”,就肆意地蔑視、嘲笑他人。
我們每天都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辦公室里與同事、領(lǐng)導(dǎo)說話態(tài)度要和氣,對于那些原則性并不很強的問題,沒有必要爭得你死我活。如果一味好辯逞強,只會讓同事們敬而遠之。要懂得說服別人,更加要懂得“不說”,傾聽對方的觀點。該自己說話時要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許你很“理直”,但千萬別“氣壯”,而是有理也要有禮,才會收到良好效果。所以,把握好說話語氣的分寸也很重要。當閉上自己的嘴巴,凝聚自己的眼神,集中自己的思想傾聽他人的言論或解釋時,一切都會心領(lǐng)神會,絕不會再發(fā)生類似保安員與來訪者之間的矛盾沖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