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加拿大北溫哥華的凱莉·賈維斯小時候牙齒呈嚴重的覆咬合,俗稱“天包地”,直到八年級時才矯正過來,她至今還記得小伙伴喊她“大獠牙”的情景。后來她摘下了牙箍,“大獠牙”的綽號卻還在繼續(xù)……
賈維斯現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兒子亞當正處在換牙期,她不想讓孩子遭受同樣的煩惱,亞當7歲時,就帶他去看牙醫(yī),開始了兩個階段的牙齒矯正治療。亞當現在10歲,牙齒覆咬合已得到矯正。在亞當的例子中,賈維斯和牙醫(yī)都認為他的覆咬合比較嚴重,應該進行矯治。否則,他的上突牙就有被磨壞的危險。而除此之外,賈維斯更關心的是孩子的自尊心。“我覺得治療越簡單,孩子會越有自信。”賈維斯的擔心并非偶然,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屢見不鮮,由此導致的少年自殺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如今的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為此,有的家長甚至帶孩子去做整容手術。
據美國整形外科醫(yī)師學會統計,2011年,美國共進行了230617次少年整容手術,從瘦臉到隆胸,最多的是鼻部整形手術,其次是男性縮胸手術。
2012年8月,14歲的美國女孩納迪婭·伊爾斯引起了廣泛關注,她先后做了隱耳、縮鼻和下頦整形手術。最初,伊爾斯只想做耳成形手術,因為她天生一對招風耳,同學們給她起了個“小飛象”的綽號,有時還會揪她的耳朵取樂。她的父母和專門為兒童提供免費整形手術的“娃娃臉基金會”取得了聯系,這是一項由聯合國資助的基金會,對方表示愿意為伊爾斯承擔手術費。
但是當娃娃臉基金會的創(chuàng)辦人托馬斯·羅蒙醫(yī)生看到伊爾斯之后,建議她再做一些其他的臉部整形手術,以使整體效果更佳,不過全部手術費高達4萬美元。負責撥款的聯合國醫(yī)生桑杰·庫帕塔對此感到不解,“起初可沒說還要做別的手術?!钡鞘中g結束后,人們看到伊爾斯術前和術后的對比照片時,不再對羅蒙醫(yī)生的決定表示懷疑?!拔铱雌饋砥炼嗔恕!币翣査箤β摵蠂浾哒f。
幾個月后, 13歲女孩尼可萊特·泰勒因為成功地進行了一次鼻整形手術而出現在了美國廣播公司的特別報導中。家住紐約長島的泰勒以前有個“大鼻子”的綽號。由于不堪忍受來自網絡上的譏諷,她決心做手術。她的爸爸羅伯對記者表示支持女兒的決定,“父母們送孩子去上好學校,給他們買名牌鞋、買牙箍,這些事和給孩子做整形手術又有何分別呢?”
在什么情況下,家長應該支持孩子整形,對此究竟有沒有準確的衡量標準呢?如果醫(yī)生夸大病情,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手術該怎么辦?
安德魯·米勒是美國新澤西州的一位整形外科醫(yī)師,找他做整形手術的人中有25%是青少年。他在診所網站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有些6歲的孩子因為“招風耳”而受到伙伴們嘲笑的事?!岸问中g可以幫助這樣的孩子恢復自信,社會的繁榮需要有自信心的人。一次整容手術也許不是很復雜,卻能讓一個人獲得勇氣、發(fā)揮出更多能力,這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也應該得到的?!?/p>
多倫多醫(yī)生奧克利·史密斯也贊同米勒醫(yī)生的觀點,他引用了英國斯塔福德郡大學所做的一次調查,在那些做過耳整形手術的5至16歲孩子當中,100%的孩子不再頻繁受到騷擾,或完全擺脫了騷擾,97%的孩子表示比以前過得開心,92%的孩子認為自己比以前更自信。史密斯的病人大多存在鼻部問題,三分之一的患者只需要做美容護理,其余的則需要進行整形手術或二者兼施。他說,患者年齡越來越小,他有大約10%的病人是青少年。
18歲的桑德拉·安南兩年前因為鼻腔畸形找到了史密斯,史密斯給他做了鼻整形手術,同時給她做了美容修復,去除了她鼻子上的一個腫塊。“我以前不自信,覺得自己不漂亮。”如今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安南說。中學時她一直擺脫不了他人的嘲笑,安南希望她的鼻子“直起來”,但又不能看上去不自然。找史密斯醫(yī)生之前,她咨詢過另一位整形外科醫(yī)生,那位醫(yī)生建議她對鼻形進行大改動,她不同意,“我不想讓人一眼看出來我的鼻子做過手術?!笔中g后,她很喜歡自己的新鼻子。
史密斯說,在同意給青少年患者進行美容整容之前,他會首先確定他們是否發(fā)育得足夠成熟,“外科醫(yī)生必須要清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
英國整形外科醫(yī)師協會前主席費澤爾·法塔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作為醫(yī)生,建議患者以整容作為應付騷擾的辦法本身并不恰當,“我覺得醫(yī)生那樣做難逃‘招攬生意’之嫌,并沒有切實為孩子們著想。如果孩子并沒有受到嘲笑,卻嚇唬他們以后有被嘲笑的可能,迫使他們接受又貴又不必要的治療,更是不道德的?!比绻议L們看到孩子因為生理缺陷受到嘲笑,在支持他們進行整形之前,一定要先仔細權衡利弊。他說:“家長們不要輕易讓孩子接觸那些動輒建議手術的醫(yī)生。孩子需要的是保護,是合理的忠告,手術只是萬不得已時才采取的辦法?!?/p>
紐約的心理學家維維安·狄勒說,不是做了整形手術就絕對不會受欺負了?!膀}擾是無理性的,聰明的學生也會受到嘲笑,漂亮女孩或者富家子弟也可能成為被騷擾的對象,所以,認為改變容貌就能夠免受傷害的想法并不成熟?!?/p>
狄勒見過很多整容效果截然不同的例子,其中有一個女孩在十幾歲時就發(fā)育出了一對巨乳,經常受到同學的譏笑。后來她做了縮胸手術,她說,這是自己做過的最明智的決定。但是在另一個例子中,一個女孩高中時做了鼻整形手術,手術很成功。然而,鼻子漂亮了,伙伴們的嘲笑卻沒有改變。后來幾年里,她又對其他幾個五官做了整形手術,最后發(fā)展成了厭食癥?!坝袝r候,經過深入了解,我們會發(fā)現,騷擾與外貌并無實質關系?!钡依照f。
狄勒勸告青少年和家長們,在決定對身體動用手術刀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她希望父母們知道,以美容的方法來減輕孩子的苦惱并非良策。崇尚整容的潮流無疑會讓人產生錯誤觀念——孩子若想在社會上立足,外貌是最重要的。但實際上,讓孩子們快樂生活的更好辦法,不是用手術改變身體,而是教會他們提升心理素養(yǎng),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譯自加拿大《麥考林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