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天氣開始變暖了,草木萌發(fā),鮮花盛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個時期正是播種的時節(jié),人們一改冬日的懶散,辛勤地忙碌在田間地頭。城市里的人們也開始增加了戶外活動,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春暖花開,是出游的好時機,人們喜歡到野外去踏青、郊游,這些活動對于城市人來說是非常有益健康的,但出游時要注意帶上足夠的衣物,以防氣候變化。對花粉過敏的朋友更是要做好防護,備好口罩。
四月是陽氣升發(fā)之時,人體肝氣旺盛,飲食應(yīng)以柔肝為主,適當食用補益氣血的食物,如粳米、芝麻、核桃仁、大棗、銀耳、桂圓、菠菜、薺菜、淡菜、山藥等。一些慢性疾病在這個時期極易復(fù)發(fā),如哮喘、高血壓、關(guān)節(jié)炎等,所以有慢性疾病的朋友們在日常飲食中應(yīng)忌食發(fā)物,如竹筍、羊肉、海魚、海蝦、海蟹、公雞肉等。
這個月為大家介紹的雜糧是花生、蔬菜是薺菜、水果是芒果,并介紹幾款美味的保健食譜。
花 生
花生又叫落花生、長生果,起源于南美洲,約十六世紀傳入中國,目前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在我國,花生深受人們的喜愛,被作為吉祥喜慶的象征?;ㄉ梢灾苯由?,也可以煮熟或炒熟食用,還可以用來榨油或制成各種小食品,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中醫(yī)認為,花生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潤肺化痰、理氣通乳、滋養(yǎng)調(diào)氣、清咽止咳、止血生乳的功效,主治營養(yǎng)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齒衄、鼻衄、皮膚紫斑、產(chǎn)后乳少、大便燥結(jié)等癥?,F(xiàn)在研究發(fā)現(xiàn),花生含有脂肪、蛋白質(zhì)、糖類、鈣、鐵及維生素B2、A、D、E等成分?;ㄉ泻袃翰杷兀瑢θ梭w具有很強的抗老化作用;花生中含有卵磷脂和腦磷脂,能延緩腦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的作用;花生紅衣有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并有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療各種出血性疾??;花生中含有白藜蘆醇,具有抗腫瘤的作用。
花生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有較好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但有些人不適宜食用:痛風(fēng)急性發(fā)作期,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膽病患者,血黏度高、有血栓的人;花生中含有促凝血因子,跌打損傷、血脈淤滯者食用后會加重腫痛癥狀,所以應(yīng)忌食。
對于腸胃虛弱者,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dǎo)致腹瀉。
1.花生粳米粥
原料:花生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花生、粳米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將成時,放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養(yǎng)血通乳。適用于脾虛納差、貧血體衰、產(chǎn)后乳汁不足等病癥。
2.花生米大棗燉豬蹄
原料:豬蹄1000克,帶紅衣花生米100克,大棗40枚,植物油、料酒、醬油、白糖、蔥、姜、味精、花椒、八角茴香、鹽各適量。
做法:豬蹄去毛洗凈,煮至八成熟后撈出,表面涂上醬油,放油鍋內(nèi)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入沙鍋內(nèi),加適量水,放入花生米、大棗及其他調(diào)料,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至熟爛。
用法:分四頓佐餐食用,連服10~15日。
功效:補中益氣,養(yǎng)血補血,生發(fā)護發(fā)。適用于氣血虧虛、毛發(fā)枯黃易脫落者。
薺 菜
薺菜俗稱地菜,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目前已有人工栽培品種。薺菜可炒食、涼拌、做餡、羹湯等,不但味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深受人們喜愛。古時人們在春天食用薺菜預(yù)防春瘟,有“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至今,民間仍有農(nóng)歷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xí)俗。
中醫(yī)認為,薺菜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尿血、吐血、咳血、婦女崩漏、熱淋、水腫、小便不利、尿濁、肝熱目昏、目赤、眩暈、頭痛、痢疾、麻疹等癥?,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薺菜中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有機酸、鈣、磷、鐵、維生素B1、B2、C及煙酸等成分。薺菜中的薺菜酸有止血作用;薺菜的醇提取物有降血壓作用;薺菜的醇提取物有催產(chǎn)素樣的子宮收縮作用。此外,薺菜還有利尿、退熱、收縮小腸平滑肌等作用。
薺菜具有寬腸通便的作用,所以便溏者應(yīng)慎食,體質(zhì)虛寒者不宜食用。
1.薺菜拌豆腐
原料:薺菜250克,水豆腐300克,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水豆腐切成小塊,用開水略燙,撈出;薺菜洗凈,用開水燙熟,涼后切成細末,放在水豆腐上,加入麻油、精鹽和味精,拌勻。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便血、尿血、腎炎、水腫、目赤腫痛等癥。
2.薺菜雞蛋湯
原料:新鮮薺菜240克,雞蛋4個,精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薺菜洗凈,切成段,備用。雞蛋磕入碗中,打散。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水燒沸,加入植物油、薺菜,再煮沸,倒入雞蛋稍煮片刻,加精鹽、味精即可。
功效:補心安神,養(yǎng)血止血,清熱降壓。
芒 果
芒果是熱帶水果,原產(chǎn)于印度及馬來西亞,我國海南、廣東、廣西、臺灣、云南、福建等省都有栽培。芒果甘美多汁,營養(yǎng)豐富,被稱為“熱帶水果之王”。芒果除直接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醬、蜜餞等食品。
中醫(yī)認為,芒果味甘,性平,具有益胃生津、止嘔的功效,主治胃陰不足、消化不良、口渴咽干、眩暈嘔逆等癥。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芒果中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1、B2、C,葉酸等成分。芒果中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對保護視力有益;芒果中的胡蘿卜素和酶能激發(fā)肌膚細胞活力,促進廢物排出,延緩皮膚皺紋出現(xiàn);芒果中的芒果苷有延緩細胞衰老、提高腦功能的作用;芒果有較好的止嘔、止暈作用,對各種眩暈癥、惡心嘔吐均有療效,并可緩解暈船癥狀及妊娠嘔吐。
過敏體質(zhì)的人接觸芒果汁后可引起皮炎,故應(yīng)少吃,吃完后要及時清洗嘴周圍皮膚上殘留的果汁。體內(nèi)有濕熱的人、患有皮膚病及腫瘤的人應(yīng)少吃或不吃。芒果不可與辛辣食物同時食用。
1.芒果茶
原料:芒果2枚,白糖適量。
做法:芒果洗凈,去皮、核,切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沸15分鐘,加入白糖攪勻即可。代茶頻飲。
功效:生津止渴,開音。適用于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等癥。
2.芒果西米汁
原料:芒果2個,西米40克,冰糖適量。
做法:西米用水泡30分鐘,瀝干,鍋中放入3杯水,燒沸后放入西米,煮5分鐘,關(guān)火燜片刻,待西米呈透明狀時,倒入濾網(wǎng)中,用清水沖洗至沒有膠質(zhì)時,瀝干。芒果去皮、核,放入攪拌機中,加1杯水打碎。鍋中加2杯水,燒沸后改用中火,放入西米、芒果、冰糖,邊煮邊攪拌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