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嚴寒的“冬眠”和初春的“復蘇”之后,自然界的萬物在春暖花開、艷陽高照的五月進入生機盎然的階段,達到一年中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最高峰。人類也同樣,機體各器官、組織和細胞功能空前地活躍起來,這在兒童長個子方面尤為明顯。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一個專家小組曾對各國兒童生長速度進行了研究考察,結果發(fā)現(xiàn):在一年四季中,兒童的生長速度并不相同,其中五月是長得最快的月份,平均增高達到7.3毫米;長得最慢的是在十月份,平均增高僅有3.3毫米。
那么,年輕的父母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最長個的五月里,能身心健康地成長——發(fā)育好、長得高呢?下幾點建議可供廣大家長參考。
要合理增加營養(yǎng)
根據(jù)營養(yǎng)學的要求,在日常膳食中可適當增補一些魚、蝦、牛奶、禽蛋、肉類、豆類及其制品等含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這類食物中還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卵磷脂和賴氨酸,有利于兒童大腦細胞的發(fā)育和身體的長高。此外,還應適當多吃點新鮮蔬菜、水果和動物肝臟等,以補充發(fā)育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促進兒童的新陳代謝和骨骼及牙齒的生長。
需要提醒的是,五月時節(jié),氣候宜人,孩子常常會玩得忘了吃飯,這樣“饑一餐、飽一頓”,對兒童生長發(fā)育很不利,做父母的要多加注意,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按時就餐的良好習慣。同時,一日三餐的食物盡量做到品種多樣化,力求營養(yǎng)平衡,干稀搭配,有飯有菜,有葷有素,清淡爽口,并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使孩子樂于接受,吃好又吃飽,這樣才能保證兒童生長發(fā)育對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熱量等多方面營養(yǎng)的需求,使孩子長得高,長得好,長得結實。
要適當加強鍛煉
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適宜長高和健腦的各項體育活動,如跳繩、踢毽、跳橡皮筋、做體操、慢跑、單杠、雙杠、引體向上以及打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可根據(jù)兒童年齡、興趣進行選擇),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保障骨、腦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還可以刺激骺板和骨骼,并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尤其是長骨)、肌肉、大腦發(fā)育得更好,使身材更高大堅實。每天運動時間最好在30分鐘以上,因為生長激素在開始運動30分鐘后分泌最旺盛。但注意每次不要長時間超負荷運動(特別是長跑、長距離騎自行車等耐力性運動更不宜),否則孩子嬌嫩的身體會因體力消耗太大而容易造成軟骨損傷、肌肉勞損,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只要天氣許可,嬰幼兒還要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一般認為上午9點和下午4點左右較好),因為適當?shù)年柟猓ǜ缓t外線和紫外線)照射,其中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能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并加速體內(nèi)維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胃腸對鈣、磷的吸收,改善血液和組織中鈣、磷的平衡與代謝,從而促進身體和骨骼的正常生長,且能有效預防貧血和佝僂病等兒童常見病。
要保證充足睡眠
研究證實,兒童在睡眠時生長激素明顯增加,并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這是因為,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夜間熟睡后(特別是午夜零點到凌晨3、4點期間的“深睡眠期”)出現(xiàn)的,深睡眠時間越長,生長激素分泌的量就越多。測試表明,睡眠過程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清醒時的3倍。而生長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組織細胞,使身體和骨骼迅速生長。所以,睡眠充足的孩子體內(nèi)生長激素分泌多了,個兒自然也會“高人一等”。同時,國外醫(yī)學工作者還發(fā)現(xiàn):7~9歲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地與其睡眠時間長短成正比,睡眠不足的往往成績也不好。因此,有關專家指出,處于生長期的少年兒童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熬夜,上床時間不宜超過晚10時。
一般情況下,7~12歲的兒童每天應保證9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7歲以下的孩子則要在10~12小時以上。只有這樣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孩子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兒童晚間看電視的時間要嚴格加以控制,通常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并注意不要在睡前讓孩子看過于激烈的節(jié)目,以免影響良好睡眠。同時,家長要盡可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而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不要讓孩子在睡前過度玩耍,如能在臨睡時給孩子喝一杯熱牛奶則更好,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有助于孩子盡快進入夢鄉(xiāng),且睡得更加香甜。
要保持心理衛(wèi)生
精神、情緒等因素不僅可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影響到孩子的長高。不良的精神刺激或過重的心理壓力,會阻礙兒童的生長發(fā)育。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會造成孩子內(nèi)分泌功能的紊亂,使體內(nèi)有益的各種激素(包括生長激素)、酶、乙酰膽堿等分泌失調(diào),導致新陳代謝不能正常有效地進行,機體的生長自然就會出現(xiàn)停滯不前,于是導致發(fā)育不良。因此,家長平時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夫妻之間保持恩愛,盡可能為子女營造一個溫暖、和睦、文明、安靜的溫馨家庭環(huán)境;要多關心愛護孩子,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并注意態(tài)度要溫和可親,語氣要輕重適當,既不使孩子感到害怕又有利于接受。特別是不要隨意給孩子施加學習或生活方面的壓力,更不能動不動就責備或打罵孩子(避免孩子經(jīng)常處于緊張或憂郁狀態(tài)),使孩子始終保持心情愉快,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從而使其身心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