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出自《商君書·修權》。意思是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縫隙大了,墻就要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出自左丘明《國語·周語下》。意為順隨善良像登山一樣,順隨惡行像山崩一樣。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出自蘇軾《范增論》。意指東西總是自身先腐爛,然后蟲子才可以寄生。比喻自身先有弱點而后為外物所侵害。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出自東漢荀悅《申鑒·政體》。意為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必然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出自《孟子·盡心下》。原文為“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為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比喻外行人胡亂指揮內行人。
夙夜在公。
出自《詩經·召南·采蘩》。意指從早到晚,勤于公事。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出自北宋張載《西銘》。原話為“富貴福祥,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意為艱難困苦的磨練,能助人成就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