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州市二七區(qū)在探索“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優(yōu)質特色、高位均衡”為核心的“多彩教育”區(qū)域教育發(fā)展模式的同時,信息技術教育也駛入快車道。信息技術與教育思想在相互碰撞、相互成就中,形成了多元、共享、交互的教學文化,這種力量,正從多重路徑、多個維度推動教與學的變革。
一、信息技術讓課堂更加精彩
1.優(yōu)化認知過程,提高學習興趣
淮河東路小學三年級語文教研組長王艷老師說“班班通”就像她的百寶箱,海量素材應有盡有,又像她的超大百科全書,種種疑問都能立即解開,有了“班班通”的作文課堂,再不讓學生望而生畏,反而妙趣橫生。經典范文、同步指導讓人目不暇接;閱讀課也有更多的選擇,世界名著、經典美文為孩子提供了美味的文學大餐。
正如王老師所說,有了“班班通”,教師可以方便、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資源。課堂上,只見教師用電磁筆輕輕一點,一幅幅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圖畫,讓師生動心、動情;一段段動態(tài)演示的視頻,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讓難題迎刃而解。形象的感知、動情的描繪,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豐盈了學生的心靈。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教得饒有興致,學生學得熱火朝天,思想互相激蕩,思維的靈感不斷閃現(xiàn)。
2.變革學習方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一節(jié)英語課上,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為自己喜愛的人物選擇各種顏色、各種風格的帽子、裙子、西裝、襯衫、鞋子等;運用拖拉、覆蓋等功能,學生親自動手,任意呈現(xiàn)不同人物的面貌和風格,在自然、輕松的“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親自在白板上操作,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會學習的快樂,使學生由傳統(tǒng)課堂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促進其認知發(fā)展。利用電子白板良好的交互性,學生還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激烈爭論、相互補充、不斷修正,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信息技術拓寬了課程體系構建的路徑和方法
1.促進知識整合,推進課程開發(fā)
汝河路小學以“廢舊電池對環(huán)境的危害有多大”為研究課題,讓學生通過網絡學習,了解電池中的有害物質是通過哪些途徑形成污染以及處理污染的方法等。然后由學生展示研究成果,并把部分學生的研究成果放在校園網上,讓師生共同評價。
網絡的開放性、自主性對于學生而言是魅力無窮的,在利用網絡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不僅找到了出口,而且不由自主地對課本知識進行延伸、拓展,學科間的知識得以融會貫通,同時獲得了大量的課外知識。這些依托網絡的研究性學習,無疑是學校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德育活動等課程開發(fā)的重要資源和依據(jù),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舉足輕重。
2.提升課堂效益,優(yōu)化課程體系
充分利用提升課堂效益所帶來的空間,為優(yōu)化學校課程體系提供了可能性。我區(qū)春暉小學正是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環(huán)境,嘗試為語文課“瘦身”。所謂“瘦身”,就是實現(xiàn)“長文短教”。以《詹天佑》一課為例,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可以節(jié)省一個課時,實現(xiàn)為課堂瘦身。節(jié)省下來的課時,學校用于開設校本課程——國學課、閱讀課、誦讀課,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
三、重塑校園文化,成就師生多彩教育新生活
1.信息技術促進生態(tài)師生關系的建設
信息技術能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優(yōu)化群體關系,反映在課堂上,可以改變教師、學生、媒體、教材的關系,從而建立一種更為適宜的師生生態(tài)關系。信息技術的運用,能讓師生更生動地對話、和諧地交往,促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學生利用多媒體進行學習,更利于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從而促進智慧的開啟、體驗的豐富、發(fā)展的和諧。
2.信息技術搭建教師成長新平臺
波斯納于1989年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反思,會對自身提升專業(yè)實踐知識、開拓專業(yè)研究視野、重建自我意識、促進自我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基于教育博客這樣的平臺,我區(qū)形成了教師人人寫博文的良好氛圍,許多校長、教師養(yǎng)成了每天反思的習慣,通過反觀自己的經歷、學生的反饋、同事的評價和對理論的解讀,多視角地對自己的知識、實踐等進行反思,豐富、發(fā)展自己的教育智慧。
3.信息技術促成教師合作互助的研修新模式
網絡等新媒介的使用,也使教師的備課形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xiàn)代化的備課是對教育資源的篩選和再開發(fā),更多地體現(xiàn)出了合作與分享的重要性。長江東路小學形成了由首席教師領軍的備課共同體,每周圍繞單元重點課程開展集體備課,每位教師先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有重點地備課,然后再共同交流、探討、修改,形成既具有個人色彩又具有共同智慧的教學方案,使備課更具生命力和向心力,也使合作互助成為教師職業(yè)生活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