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方案介紹了某大型火電廠(2×1000 MW機組)鍋爐尾部煙道的吊裝工藝,說明了利用液壓提升裝置在大型超臨界塔式鍋爐中大組合件的吊裝中的應用,體現(xiàn)了液壓提升裝置整體吊裝的優(yōu)越性。具有可靠、平穩(wěn)、安全風險低的特點。
關鍵詞:鍋爐 尾部煙道 整體提升 200 t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
中圖分類號:TM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4(b)-0124-01
1 工程簡介
某大型火力發(fā)電廠(2×1000 MW機組)鍋爐為超臨界塔式直流鍋爐,該爐尾部煙道由兩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為水平過渡段,重量為192 t,由四根Φ219.6×8.8彈簧吊桿與爐頂板梁連接。第二部分為垂直段,重量為147 t,垂直段圓形部分直徑為12.5 m,分14段,每段由3塊高度為3 m互成120°的扇形鋼板組成,其重量由兩根吊桿懸吊于爐頂次梁PG7上。
2 尾部第煙道吊裝方案
根據(jù)現(xiàn)場起重機械布置以及設備安裝位置,將尾部第二煙道分成四個組件吊裝,其吊裝順序為:組件1→組件2→組件3→膨脹節(jié)。組件1重量為12 t,在爐膛內(nèi)組合,采用布置在爐左、右側(cè)的兩臺FZQ1250吊車在后墻水冷壁吊裝前雙機抬吊拋錨到位,待后墻水冷壁吊裝找正結(jié)束后再安裝。
組件2重量為88 t,在爐后G線與PG7次梁之間的零米區(qū)域進行組合,采用布置在爐左、右側(cè)的兩臺FZQ1250吊車雙機抬吊就位,因受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限制,組件不能一次到位,需在爐后的5G2主鋼結(jié)構(gòu)橫梁上拋錨一次,然后接鉤就位,穿裝爐前側(cè)的4根彈簧吊桿,組件后部利用2個20 t倒鏈懸吊在爐頂?shù)呐R時橫梁上。組件3重量為230 t,在爐后H線與J線之間的零米區(qū)域進行組合,采用布置在爐頂PG7次梁(次梁頂部標高為114.5 m)上的兩臺LSD200型200 t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進行組合、整體提升就位。膨脹節(jié)總重9 t,分為上下兩個單件,每個單件均采用爐右側(cè)的FZQ1250吊車單機傾斜起吊,再利用布置在爐頂?shù)腒H150履帶吊接鉤,雙機抬吊拋錨到位。下面就著重介紹利用LSD200型200 t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以下簡稱液壓提升裝置)吊裝組件3的吊裝工藝。
3 尾部第二煙道組件3吊裝工藝
3.1 200 t液壓提升裝置布置、調(diào)試
在地面將200 t液壓千斤頂與承重梁組合在一起。因受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的限制,液壓提升裝置鋼索的穿裝采用地面組合,高空拋錨后整體穿裝的方法。因組件提升到位后,安全錨支座與下錨頭之間的間隙只有195 mm,因此千斤頂布置到位,下錨頭制作完畢后,需再次對鋼索進行梳導,確認上下鋼索之間扭轉(zhuǎn)角度不超過2°。液壓泵站及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集裝箱均布置在爐頂爐后114.5 m的鋼結(jié)構(gòu)平臺上。液壓提升裝置布置好后,整個系統(tǒng)進行試運轉(zhuǎn),按程序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即可預緊鋼索,準備提升。
3.2 90.8 m以上組件組合、提升
90.8 m以上第二煙道組件的重量為83t,采用CC1000履帶吊(48 m臂桿)在零米層安裝位置的正下方組合。組件組合好后,利用液壓提升裝置將其提升至適當位置,留出下一組件的安裝高度。
3.3 90.8 m以下組件在爐后指定組合區(qū)域分段組合成圓筒組件
3.4 爐后零米層滑道布置
在爐后零米層組件的正下方布置滑道并延伸至爐后,滑道全長26 m,共4道。在滑道上再放置拖運框架,框架的外形尺寸為13000 mm×13000 mm,在框架上沿組件的圓周方向搭設一圓筒型腳手架(內(nèi)徑10 m,外徑12 m,高度2.5 m)作為煙道內(nèi)部作業(yè)平臺,該腳手架固定在框架上,隨框架一起移動。在滑道的前方搭設半圓弧的固定腳手架,作為前方煙道外部作業(yè)平臺。煙道組件拖運到位后,在煙道后半圓弧位置搭設懸吊式腳手架,作為后方煙道外部作業(yè)平臺,該腳手架通過專用的卡板懸掛在上部煙道組件的翼緣處,裝拆簡單、方便。在拖運框架與滑道之間布置16只50 t重物移動器,每個滑道上對稱布置4只。
3.5 90.8 m以下組件的拖運、提升、組合
利用CC1000履帶吊將組合好的分段組件放在拖運架上,再利用布置在XFy6T3m+wJ11g68h9qHmFZE+Hzfs0Gi08cL16ZFewkg=爐前的5 t卷揚機將其拖運到安裝位置的下方。通過均勻分布在上段組件圓周翼緣槽鋼上的6個5 t倒鏈將組件提升到位,進行對口焊接工作。焊接完畢后,再利用液壓提升裝置提升整個組件,直至留出下一組件的安裝高度。然后,利用5 t卷揚機將拖運框架復位。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將組件3組合結(jié)束。
3.6 組件整體提升、就位
組件3組合、驗收及準備、檢查工作結(jié)束后,液壓提升裝置整體提升組件。整體提升的高度為42 m。提升過程中,用經(jīng)緯儀對組件的水平度監(jiān)視,以保證兩臺液壓千斤頂均勻受力。提升時,爐左右及爐后的側(cè)拉卷揚機均隨著組件的上升,并設置監(jiān)護人員,保證組件順利提升。
當組件3提升至組件2的位置時,根據(jù)兩者之間的間隙大小調(diào)整組件2的位置,以保證組件順利通過組件2。當組件3的吊桿經(jīng)過PG7次梁時,應使千斤頂?shù)乃俣冉档?,以便于順利通過PG7次梁,當組件3的吊桿與PG7次梁上的固定裝置連接完畢后,切換液壓提升裝置工況,帶負荷下降,將整個組件的負荷通過懸吊裝置轉(zhuǎn)換給爐頂PG7次梁承載,并繼續(xù)下降,直至鋼索松弛,下錨頭可以拆除,至此整個組件的吊裝工作結(jié)束。
4 200 t液壓千斤頂承重梁的強度校核計算
考慮到動載荷,每臺液壓千斤頂受力按180 t計算。承重梁的受力計算如下:
截面最大彎距為:Mmax=90000×800×9.8-90000×9.8×275÷2
=584325000N·mm
慣性距:Ix=(400×303÷12+400×30×2352)×2+2×40×4403÷12-(170×303÷12+170×30×2352)×2=1331033333mm4
截面最大應力:σ=Mmax/(2Ix÷H)=109.75MPa﹤[σ]=160 MPa
所以承重梁強度滿足要求。
5 實踐效果
尾部煙道組件3的吊裝組件總提升高度110 m,組件全部組合結(jié)束后提升高度42 m,最長連續(xù)運行時間9 h。在過程中,液壓提升系統(tǒng)良好,各承載構(gòu)件穩(wěn)定可靠,吊裝順利、平穩(wěn)。
通過液壓提升裝置在組件3吊裝中的應用,使我們體會到液壓提升裝置具有自身重量輕、起重能力大、安裝布置簡捷、占用場地小、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護簡單、負荷升降同步性能良好、自鎖性能可靠、能長期帶負荷懸停、系統(tǒng)工作時動作平穩(wěn);應用液壓提升裝置使得大型超臨界塔式鍋爐中的尾部煙道組件的傳統(tǒng)吊裝工藝發(fā)生了變革,是一項值得大力推廣的吊裝工藝。
參考文獻
[1]建筑結(jié)構(gòu)設計手冊叢書編委會.鋼結(jié)構(gòu)設計手冊GBJ 17-88版[M].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9.
[2]臧修亮.材料力學[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0.
[3]液壓提升裝置在三峽工程纜索式起重機安裝中的應用[J].電力建設,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