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90后”已經(jīng)逐步成長起來,從而成為消費的生力軍。在諸多商家考慮怎樣討好“90后”這一新新人群時,也有不少“90后”把目光轉向了自己。他們考慮更多的,是怎樣更好地為自己這個群體服務。
能交友的“課程表”
“超級課程表”是一款可以一鍵導入學校課程表的軟件,在廣州各大高校頗受學生們的歡迎。這款軟件的開發(fā)者余佳文,是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他說,之所以研發(fā)這款小軟件,“僅是為了方便大家上課”。
現(xiàn)在的大學,課程多,校園大,教室卻分散在各個地方,往往一天要換幾個教室上課,同學們很容易忘記某節(jié)課是在哪間教室上?!笆忻嫔系恼n程表軟件都需要手動錄入,非常麻煩”。剛進入大學不久,余佳文就想做一款專門針對大學生的電子課程表,既容易攜帶,又方便查閱。
余佳文發(fā)動身邊的同學,收集到全國各高校的課程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收集后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個學校的教務系統(tǒng)上都有電子版的課程表,但同學們一般都只能通過電腦登錄系統(tǒng)獲取,我就想能不能在手機里內(nèi)置一款更容易訪問的軟件來獲取課程表”。余佳文將“超級課程表”的雛形做出來后,先給周圍的同學試用,他們都非常喜歡。
在“超級課程表”的軟件菜單頁面上,有“使用者的名字”“我的課表”“我的紙條”等選項,課程表界面除了有上課的教室和老師姓名外,還有同班同學的資料,在“灌水本”中,同學們還可以發(fā)起關于課堂的話題。
余佳文利用微博以及自己在學校的社團資源對“超級課程表”進行推銷。在微博頭像上,他選擇了更貼近“90后”的設計,使用一個人物logo作為“超級課程表”的代言人,取名叫“表表”,還為它設計了語氣和表情,天真活潑又愛撒嬌的“表表”也讓“超級課程表”的粉絲快速增長。
1992年出生的小米就是這款軟件的粉絲。在他看來,“超級課程表”只需要用戶提供學號和密碼,就能一鍵導入自己專業(yè)的課程表,方便快捷。而且對于喜歡交朋友的他而言,這款軟件還能讓他找到上同一門課的其他同學的聯(lián)系方式,方便交友聊天。
也有同學向余佳文建議,自己想要去別的專業(yè)蹭課,但是苦于沒有課程表,余佳文決定做一個分享課表。
2012年7月,余佳文獲得了一筆風投。之后,余佳文注冊了一家名為“周末網(wǎng)絡科技”的公司,他想繼續(xù)將“超級課程表”做下去,專注于一個領域,做到最好。
“鄙視”的力量
貼近用戶是余佳文的經(jīng)驗所在,楊元則將自己化身為用戶,直接設計了一款適合自己的產(chǎn)品。
現(xiàn)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人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對于自控能力不強的人尤其是學生而言,這可不是個好習慣。不過,有了楊元的“我要當學霸”,就真的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我要當學霸”是一款自控學習軟件,需要和人人網(wǎng)賬號綁定。在登錄后,用戶還需要登錄人人網(wǎng),這樣,手機和電腦就同步了。在用戶設置好時間后,人人網(wǎng)上會更新正在學習狀態(tài),只要用戶想玩手機,就必須強制退出“我要當學霸”,點擊“接受鄙視”,如果同意被“鄙視”,人人網(wǎng)上就會更新為“求鄙視”狀態(tài),并顯示“對不住大家我又在學習的時候玩手機了,麻煩看見的每人回復一句‘玩你妹的手機’或‘你個二貨永遠成不了學霸’,跪謝!”等字樣,引來大批同學的“鄙視”和圍觀。
軟件是楊元在華中科技大學讀書時自己鼓搗出來的。他喜歡玩手機,想到有那么多人因為玩手機耽誤做正事,于是就做了“我要當學霸”軟件。軟件簡單粗暴卻很有用,短時間內(nèi)能抑制自己玩手機和電腦的沖動,對于當下的“90后”而言,是很有效的自我管理手段。現(xiàn)在,這款軟件的下載量超過了20萬次。
有人看到“我要當學霸”軟件下載量這么高,找楊元讓他深度開發(fā),建議最好能和家長的手機進行綁定,這樣家長就能知道小孩什么時候玩手機,以便進行管理教育,卻被楊元拒絕了:“我自己是很喜歡玩手機的人,(監(jiān)控)這個太慘絕人寰了,太殘忍了,沒有人會喜歡,我也不會做這種事情?!?/p>
“打雜”的商機
同樣是服務同學,與余佳文、楊元促進學習的出發(fā)點不同,宋鳳雨和他的“花T”做的,是比身邊的同學“更勤快些”。
“花T”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四個“90后”男生鼓搗出來的家政服務團隊,宋鳳雨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一開始宋鳳雨的想法很簡單,他已經(jīng)大四了,應該獨立了,不想再向家里要錢了,而且做家政也是一種新的生活體驗。他把想法同宿舍的其他三人這么一說,大家都有興趣,于是團隊就這樣成立起來了。
想要學校的人知道他們,發(fā)傳單是最有效的方式。宋鳳雨設計了宣傳單,上面煞有介事地寫著廣告語:“繁瑣小事我就行,何必無故欠人情,郵包熱水做衛(wèi)生,花T公司獻真誠?!卑凑账硒P雨的說法,“花”有雜的意思,“T”就是替的諧音,連起來就是“替您做雜事”。
宣傳單上標注了主要的服務項目,包括打熱水、打掃宿舍衛(wèi)生、取送包裹等校園內(nèi)的常見活動,收費2元到10元不等。
很快,宋鳳雨就接到了第一單生意,一位男同學讓宋鳳雨他們打掃寢室。宋鳳雨帶人過去,在20分鐘內(nèi)搞定,“投入的錢賺回來了一大半”。
張涵是從宣傳單上知道“花T”的,某天因為快遞到學校而自己不在,也找不到可以代領的人。張涵想到了“花T”,試著給宋鳳雨打了電話,宋鳳雨很快幫她拿了快遞,張涵覺得“服務質(zhì)量好,收費也是可以接受的”。
周圍的同學對于他們的服務內(nèi)容很感興趣。在同學的建議下,宋鳳雨逐漸開展了新的項目,包括疊衣服、代充點卡或話費、維修手機或電腦等,“受歡迎程度很高,但是一般都是在男生這邊開展得比較多” 。
在宣傳單的服務項目介紹上,還有一項是“項目因您而定”,宋鳳雨也無法預見同學會找他做什么事情,所以這項服務并未標注收費金額。沒過多久,還真的有人找上門,讓他們做一件浪漫的事。
金超是團隊的一員,對這次服務記憶猶新?!笆悄猩螂娫捛笾?,他和一個女生彼此之間都有意思,但是這層窗戶紙沒有捅破。這個女生挺喜歡熱鬧的,于是我們就找了很多人,在操場上為那個女生唱了一首《為愛癡狂》”。唱完后,男生表白,金超一伙人慫恿,“答應他!答應他!”結果是皆大歡喜,男生收獲了愛情,金超他們則收獲了“花T”成立以來的最大一筆收入——100元。
現(xiàn)在,雖然“花T”做的只是“打雜”的事,但宋鳳雨他們每月的零花錢都能從中賺到。盡管有時候為排隊打開水,大中午的連飯也顧不上吃,他們卻覺得很值,有時也會覺得累,不過“睡覺輕松,但沒人給錢啊”。
(摘自《新一代》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