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2013-12-31 00:00:00林蕓芳
      考試周刊 2013年100期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者通過利用課本插圖、運用教學演示、讓學生動手、設置懸念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問題意識 小學數學教學 培養(yǎng)方法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往往習慣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老師說,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學生答錯了老師糾正。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教師的因素,也有學生的因素。從教師方面來看,一是教師的問題意識不強,總怕學生自己學不會,總覺得教師要多說多問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二是老師怕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只有按自己設計的思路才能順利走下去;三是怕不好維持教學秩序,把教學程序緊緊握在自己手中,順風順水地上完課;四是怕學生提出的問題難倒了教師,下不了臺沒面子。從學生因素來看,一是不敢提問題,就算有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問題也不敢說,怕同學笑話;二是不會提出問題,不善于思考,懶得思考。

      那么如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呢?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研究和認識。

      一、利用課本插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學用語提出有效的數學問題。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數學教師必須根據學情,重視直觀教學,在課堂上為他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問題情境中去觀察、想象、表述各種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從訓練中規(guī)范數學用語,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

      數學課本中有著大量直觀材料——插圖,這些插圖為我們進行直觀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供了極好的材料。如,在學習數5的組成時,我運用一張有3個女同學、2個男同學在洗手帕(其中有1男1女正在曬手帕,3個在洗手帕)的掛圖,實施教學。課堂上讓學生仔細觀察,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用數學的意識、自己的眼光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等等,引起學生極大的思考興趣。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許多問題:有幾個男同學?幾個女同學?合起來一共是幾個同學?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個?這些同學中有幾個在曬手帕?此時洗手帕的同學還剩幾個?等等。在學生的提問及讓另一學生回答的過程中,使學生一方面領悟到“合”與“剩”、“多”與“少”等的含義,弄清了數5的組成,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及語言表達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教學演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問題意識。

      數學語言表達的條理性、邏輯性是建立在觀察事物的周密性的基礎上的。因此要指導學生細致地觀察,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問題、認識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我較重視演示實驗,自制了既簡單又能說明問題的教具,在演示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學習加減法意義時,我準備了7朵紅花和7朵黃花,先在磁性黑板左邊放4朵紅花,右邊放3朵黃花,然后開始演示。在演示中要求學生注意看教師的動作,并提出問題。我在演示時有把兩邊的花合在一起的動作,也有把兩邊的花分開的動作。這時,引導學生根據老師的動作,提出有關問題。學生一看就明白了,紛紛提出不少問題:兩種花合在一起有多少朵?有7朵花,拿走了3朵,還剩下幾朵?等等。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加”和“減”的意義。在演示過程中,我逐層地加以引導、提示,使學生能進行有效的觀察,并進一步用語言表達其過程和數學問題。這樣既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在良好的問題情境中訓練了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及數學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三、在學生動手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一步培養(yǎng)數學問題意識。

      好動是每個低年級學生的一大特征。把學生無意識、無目的的好動,引向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數學的思維能力上來,既是教學的要求,又是教師的職責。如在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13減5)時,我先讓學生準備13根小棒,5根空的大棒(小棒能裝進去)。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桌面上放成兩行。接著引導學生把5根小棒裝進5根大棒中,然后進行引導,讓學生提出問題。13根小棒減去5根小棒還剩下幾根小棒?這樣學生在一次次動手實踐和老師一次次的引導中,領悟到退位減法的算理,并在提出問題的表述中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設置懸念,誘導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的問題意識源于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好奇心及對事理的探究。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一個年幼的人不是作為冷漠的旁觀者,而是作為勞動者,發(fā)現了許許多多個為什么,并且通過思考,觀察和動手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時,在他身上就會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樣,產生獨立的思考?!痹诮虒W3的倍數的特征時,學生已經有了2、5的倍數的特征的經驗,順理成章地認為3的倍數的特征與2、5的倍數特征相同。這時,教師故意把這個特征說出來:個位上的數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引導學生去質疑、驗證。很快,學生就發(fā)現老師說的這個特征根本不成立。這時他們就會思考:什么樣的數是3的倍數?從而提煉出整節(jié)課的核心問題,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有了目標和方向。由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起點,沒有漠視學生已有的知識,沒有把學生當成一張白紙,不認為他們什么也不懂,不是一點一點去教他們,不去削弱他們的問題意識,不去冷卻他們的學習熱情,不壓抑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才能夠把書上靜止呈現著的一條條規(guī)律了然于胸。這種先讓學生說答案(學生已有的知識),然后再驗證,再感悟的學習方式,我們在很多課上都嘗試過,如“多位數的讀法”“小數除法”、“分數乘法”等,這就促使學生常常反問:我原有的知識對嗎?為什么?引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總之,在適宜的問題情境中運用適當的方法去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長期堅持,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問題意識一旦加強了,就能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從而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永宁县| 朝阳区| 含山县| 来安县| 锡林浩特市| 榆中县| 汾阳市| 杨浦区| 陇川县| 岢岚县| 天台县| 芮城县| 崇左市| 关岭| 祁东县| 油尖旺区| 嘉黎县| 霍林郭勒市| 玉山县| 瑞丽市| 洪泽县| 五家渠市| 辽源市| 卓资县| 化州市| 遂川县| 灌阳县| 兴安县| 斗六市| 沧州市| 银川市| 元谋县| 突泉县| 忻州市| 武邑县| 修文县| 鄱阳县| 山东省| 濮阳市| 铁岭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