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鋒:大學會逐漸向網(wǎng)絡(luò)開放。哈佛、耶魯公開課已經(jīng)給中國大學教師構(gòu)成了壓力,但目前這種非交互性的視頻,再優(yōu)秀也替代不了課堂教學。教師最重要的功能并非傳授知識,而是某種更深遠的傳統(tǒng)的化身、象征和代言人。因此教師在場形成某種強大的壓力,迫使學生自我約束。如果僅僅是視頻,學生最終會放棄。
@海那個濱 評論@嚴鋒:但事實上,公開課所帶來的思考方法恰恰是不需要“約束學習”的。今天,記憶力已經(jīng)敗給了搜索引擎,掌握、記憶知識的重要性與掌握搜索、運用知識的能力相比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
@廖信忠:中午聽一位媽媽分享她為小孩申請美國大學做的準備:從高一開始,每年寒暑假他們都去西北偏遠貧困地區(qū)發(fā)救濟物資,爸爸媽媽負責在旁邊拍下女兒發(fā)送物資和捐錢時的照片,并且要當?shù)匦∨笥咽潞髮懶沤o她女兒,這些信及照片都要拿去當作申請學校的資料。我聽了就無語了,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moqi88:南京大學小百合BBS站名的由來,是該站創(chuàng)始人Bird用來紀念一位他所暗戀的、在中國科大瀚海星云BBS上名為Lily的女生。南京大學的PT站叫紫荊,據(jù)說是因為建站站長喜歡一位在浙大紫金港的女生。妹紙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
@易莉_中大心理系:來中大(中山大學)這么久還是摸不清食堂排隊的規(guī)律:有時候橫著排,有時候豎著排,有時候彎著排;有時候向左彎,有時候向右彎;有時候看似有隊實則無隊,有時候看似無隊實則有隊……人家橫著排你豎著排永遠吃不上飯,人家向左彎你向右彎就會被怒斥……這得需要多么高的IQ呢親。
@老彼得爸:爺爺?shù)陌职趾桶职值臓敔斒峭粋€人,而媽媽的奶奶和奶奶的媽媽卻不是同一個人,原因是:二階偏導次序不影響結(jié)果的前提是導數(shù)在區(qū)間內(nèi)連續(xù)。
@小喬_Beijing:2006年自主招生語文有一道題,是寫一個四字短語,每個字的偏旁部首都一樣,要求每個字都不能重復。我第一反應(yīng)是魑魅魍魎,可惜一個字都不會寫。憋了很久之后寫了一個“玩玻璃球”。什么江河湖海、琴瑟琵琶、波濤洶涌、宜家宜室……那么多詞我都沒想到,當時覺得北大不可能要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