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力諾新材料有限公司 ■ 張和成 杜勇
二氧化硅減反射膜因其具有折射率低、成膜快、耐高溫、抗腐蝕等特性而被廣泛采用,尤其在太陽能工業(yè)中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應用,市場前景非常樂觀。其制備工藝簡單,易于制備大面積薄膜,尤其近幾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成為低折射率薄膜的研究熱點。但是溶膠-凝膠成膜過程中存在著易開裂等不確定因素,因而成為其在太陽能應用中發(fā)展的一大障礙。許杰等人[1]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為前驅(qū)體制備了有機-無機復合增透膜,該文在此研究基礎上,以正硅酸乙酯(TEO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N,N-二甲基甲酰胺(DMF)為前驅(qū)體,在酸催化的條件下以高硼硅玻璃為基底制備抗老化性能好、增透率高、可高速提拉的二氧化硅薄膜。
無水乙醇(EtOH)、正硅酸乙酯(TEO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N,N-二甲基甲酰胺(DMF)、鹽酸,所用藥品均為分析純。
采用溶膠-凝膠法,以TEOS、MTMS、H2O、C2H5OH、HCl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10∶25∶0.008配置一份不含DMF的溶膠并編號①;分別以TEOS、MTMS、DMF、H2O、C2H5OH、HCl按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1∶1∶3∶10∶25∶0.008,1∶1∶5∶10∶25∶0.008,1∶1∶7∶10∶25∶0.008配制3份溶膠,分別編號②、③、④[1]。所有溶膠配制好,先于65 ℃下攪拌6 h,然后放置于恒溫25 ℃的環(huán)境中陳化36 h[2]。溶膠制備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溶膠制備過程
將厚度為1.6 mm的高硼硅玻璃片在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5 min,隨后使用無水乙醇反復沖洗多次后,放置在90 ℃干燥箱中干燥備用。
采用提拉法鍍膜,將處理完后的高硼硅玻璃片緩慢垂直浸入溶膠中,浸泡5 min后以500 mm/min的速度垂直提拉出溶膠,隨后在恒溫25 ℃、恒濕40%RH的環(huán)境中干燥30 min,再放入馬弗爐中以2 ℃/min的升溫速度升至300℃并保溫90 min,保溫結束后隨爐自然降至室溫。
粘度測試:旋轉粘度計(上海精純儀器);透過率測試:UV-3600分光光度計;硬度測試:涂膜鉛筆劃痕硬度儀(QHQ型,天津藍佳);老化測試:恒溫恒濕實驗機(上海林頻)、鹽霧腐蝕實驗機(上海林頻)。
溶膠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
1) 水解反應
2) 脫水縮聚
3) 脫醇縮聚
按照①②③④的順序?qū)?份溶膠分別進行粘度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溶膠粘度值與所加DMF量的對應關系
由圖2可知,不含DMF的溶膠粘度最高,隨著加入DMF量的增多,溶膠粘度顯著下降,說明DMF能降低溶膠粘度。凝膠情況見表1。
表1 溶膠凝膠情況變化表
本實驗用水、乙醇及鹽酸均為定量,當體系中添加DMF時,凝膠時間會隨著DMF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而延長。這是因為DMF屬于極性(親水性)非質(zhì)子溶劑,一方面與乙醇發(fā)生親合作用,降低溶膠體系中乙醇和水的強烈水化作用,使體系中含有更多自由水,稀釋了溶膠的水解、縮聚反應物的濃度;另一方面DMF能與溶膠中的氫離子發(fā)生氫鍵作用,通過與水解中間體結合,使水解中間體Si(OC2H5)4-x(OH)x和產(chǎn)物SixOy(OH)之間的化學活性降低,從而抑制水解、縮聚反應速率[3-4]。隨著DMF含量的增加,自由水量也相應增加,溶膠的反應濃度越來越小,同時有更多氫鍵作用抑制水解縮聚反應速率,凝膠時間也相應延長并且溶膠粘度降低[5]。由此可見,DMF還能有效延長凝膠時間,且隨著用量的增加,凝膠時間越加延長。
高硼硅玻璃片采用厚度為1.6 mm、線熱膨脹系數(shù)為(3.3±0.1)×10-6/K、長7 cm、寬3 cm的玻璃片。隨機測量未鍍膜的高硼硅玻璃片6片,其平均透過率為90.9,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未鍍膜玻璃片透過率
取高硼硅玻璃原片1片,分別在①②③④號溶膠中取鍍膜的玻璃片4片,使用分光光度計測試其各自的透過率后取400~1100 nm波段的曲線,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鍍膜玻璃片透過率曲線
由圖3可知,在①②③號溶膠中,隨著DMF用量的增加,鍍膜玻璃片的透過率也在增加;而④號溶膠中鍍膜的玻璃片透過率有所下降,說明DMF的用量有一個最佳值,在本實驗中③號溶膠所加DMF為最佳值。所有實驗片的透過率(以下所有透過率均從波長300~2500 nm的范圍進行計算)見表3。
表3 鍍膜玻璃片光透過值
由此推斷,MTMS的引入能與正硅酸乙酯、水反應生成的凝膠網(wǎng)絡結構比正硅酸乙酯與水反應生成的凝膠網(wǎng)絡結構更大,也更疏松,從而生成更多孔洞結構,在300 ℃燒結過程中,孔洞中的液體被蒸發(fā)掉,留下的多孔物質(zhì)結構折射率低,最終增加了光透過率。
采用鉛筆硬度儀對每片實驗片進行測試,結果見表4。
表4 鍍膜玻璃片硬度值
由表4可知,加入DMF后得到的膜層,硬度都在6H或以上,可滿足實際應用中對硬度的需求。
DMF的加入是為了在制膜過程中降低凝膠干燥時的不均勻毛細管張力,減小孔中液體的蒸汽壓和干燥應力。它能促使TEOS凝膠的網(wǎng)絡孔道均勻,產(chǎn)生較均勻的凝膠孔結構,避免凝膠在干燥過程中由于應力不均勻而引起的收縮和破碎,從而得到分布均勻的膜面[4]。
未引入DMF的溶膠,由于表面張力大,在燒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裂痕,引起凝膠強度的下降。引入DMF后,降低了溶膠的表面張力,使凝膠不再開裂,從而大大提高凝膠強度。同時,MTMS帶有一個甲基基團,減少了凝膠中羥基的數(shù)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凝膠強度。
2.4.1 恒溫恒濕實驗
取自4種溶膠中制得的實驗片4片,測試其透過率后直接暴露在濕度85%RH、溫度85 ℃的條件下1000 h,然后重新測試每片的透過率,結果見表5。
表5 恒溫恒濕實驗前后鍍膜玻璃片光透過值變化
未加入DMF的膜層,透過率下降1個百分點;加入DMF的膜層平均下降0.57個百分點,但仍都保持較高透過率。
實驗后的玻璃片表面肉眼未見明顯缺陷,說明其耐老化性能較好。
2.4.2 鹽霧實驗
取自4種溶膠中制得的實驗片4片,測試其透過率后直接暴露在氯化鈉濃度為50 g/L、pH為3.1的酸性鹽霧所形成的環(huán)境下96 h,然后重新測試每1片的透過率,結果見表6。
表6 鹽霧實驗前后鍍膜玻璃片光透過值變化
未加入DMF的膜層,透過率下降1.3個百分點;加入DMF的膜層平均下降0.77個百分點,同樣都保持了較高的透過率。
實驗后的玻璃片表面除溶膠①有多個裂紋外,其余實驗片均未見明顯缺陷,說明加入DMF后其耐腐蝕性得以增強。
兩個實驗都是測定溶膠的耐老化性能,從以上分析可知,凝膠不開裂、強度高,以及MTMS中甲基的引入使腐蝕性物質(zhì)難以侵蝕凝膠,DMF引入后得到的平滑界面使液體物質(zhì)難以進入凝膠的孔洞結構,這一切都使凝膠有著更好的抗老化性能。
DMF作為添加劑加入到溶膠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作為太陽能工業(yè)應用已達到生產(chǎn)所需標準[6],為太陽能的工業(yè)化又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由以上的實驗可看出,DMF的引入主要有以下4點作用:
1) 降低溶膠粘度,延長凝膠時間,因此可提高提拉速度。
2) 有效地提高了玻璃片的透過率,其中以DMF占比11.9%(物質(zhì)的量比)的最好,平均透過率可達6個百分點。
3) 提高了膜層的耐劃傷性能。
4) 提高了膜層的抗老化能力,為在實際環(huán)境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1] 許杰, 馮海兵, 張保軍, 等. 溶膠-凝膠法制備有機-無機復合增透膜的性能[A].中國玻璃行業(yè)年會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 180 - 185.
[2] 商靈芝, 董進會. 溶膠-凝膠法制備SiO2薄膜工藝研究[J].中國陶瓷, 2011, (6): 25 - 27.
[3] 同幟, 韓丹丹, 李大川, 等. DMF對二氧化硅薄膜性能的影響[J]. 水處理技術, 2012, (2): 37 - 40.
[4] Mackenzie J D, Bescher E P.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l-Gel Coatings[J].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19(1-3): 23 - 29.
[5] 楊靖, 陳杰榮, 劉春曉. 二氧化硅溶膠的制備及性能影響研究[J]. 遼寧化工, 2007, (4): 217 - 220.
[6] Xiao Bo, Zhang Yulu, Zhang Xinxiang, et al. Focus on moisture-resistance and hydrophobicity of SiO2antirefl ective fi lm improved by poly(isopropylene oxide) glycerolether[J]. Sol-Gel SciTechnol,2011, 60(1): 1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