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信息物理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綜述

      2014-01-05 05:51:50李伯宇朱建平韓瑞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電網(wǎng)物理文獻

      李伯宇,高 飛,朱建平,韓瑞艷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0 引言

      信息物理系統(tǒng)(Cyber-Physical Systems,CPS)這一概念是由美國科學家Helen Gill于2006年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上提出[1],并很快引起各國研究者與企業(yè)的廣泛關注。歐洲聯(lián)盟在2008年啟動ARTEMIS(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for Embedded Intelligence and Systems)等重大項目,將CPS作為智能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同樣的,基于2007年8月的美國總統(tǒng)科學與技術顧問理事會的建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一直為CPS的基礎研究和教育提供資金支持[2]。包括中國,韓國,德國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也已經(jīng)提出或?qū)嵤┝祟愃频姆桨浮?/p>

      CPS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興趣。許多國際會議都把“Cyber Physical System”作為會議討論的主題。例如:IEEE Real-Time Systems Symposium(RTSS)[3]已經(jīng)連續(xù)三屆把“Cyber Physical System”作為會議討論的主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ICCPS)已經(jīng)連續(xù)召開五屆。前三屆沒有確定的會議主題,只是作為一個推進CPS發(fā)展的論壇。由ACM SIGBED(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嵌入式團隊)與IEEE TCRTS(IEEE計算機協(xié)會中關注實時系統(tǒng)的一個技術社區(qū))聯(lián)合贊助的2013年4月8日至11日在美國費城召開的第四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討論了關于CPS的各個方面,包括:理論、工具、實驗平臺、應用等[4]。由TWT GmbH-Science &Innovation(一家為汽車,航空航天,醫(yī)療保健和能源領域的原始設備制造商提供技術支持的公司)贊助的2014年4月14日至17日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五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討論的三大主題分別是:交通運輸、機器人以及能耗[5]。還有Hybrid Systems:Computation and Control(HSCC)[6]、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rvice-Oriented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Converging Networked Environments (SOCNE)[7]、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CCPS)[8]等一些國際會議也關注CPS的發(fā)展??傊瓹PS已成為當今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

      為了展現(xiàn)對CPS的關注度。分別從谷歌學術搜索(www.scholar.google.com)、IEEE Xplore(http://ieeexplore.ieee.org)以及中國知網(wǎng)(www.cnki.net)中按年份統(tǒng)計與“Cyber Physical System”或者“信息物理系統(tǒng)”相關的文獻數(shù)量(見表1~3)。從3個表中,可以看出有關CPS的文獻數(shù)量總體是呈現(xiàn)一個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從2010年開始,與CPS相關的文獻數(shù)量增長較快。由此可見研究者對CPS發(fā)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1 CPS的基本概念

      雖然各國的研究學者從理論思路、數(shù)學建模等不同的方面對CPS進行研究,但是由于CPS本身的復雜度較高,涉及的學科廣泛,再加上不同領域的學者對CPS的理解不同,所以到現(xiàn)在為止,業(yè)界還沒有對CPS的做出一個得到公認的定義。文中列舉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

      表1 谷歌學術檢索結(jié)果

      表2 IEEE Xplore檢索結(jié)果

      表3 中國知網(wǎng)檢索結(jié)果

      CPS概念的提出者Helen Gill在文獻[9]中講述到:CPS是融合計算與物理能力,能通過多種方式與人類進行互動的新一代系統(tǒng)。與物理世界交互或者增大物理世界的能力是通過計算和通信的方式,控制技術是實現(xiàn)新一代系統(tǒng)的核心。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Edward A LEE教授與Shankar Sastry教授分別對CPS定義。Edward A LEE在文獻[10]中提出,CPS是一系列計算進程和物理進程組件的緊密集成,通過計算核心監(jiān)控物理實體的運行,而物理實體又借助于網(wǎng)絡和計算組件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的感知和控制。而Shankar Sastr在文獻[11]中描述道:從計算科學與信息存儲處理的層面出發(fā),認為CPS集成了計算、通信和存儲能力,能實時、可靠、安全、穩(wěn)定和高效地運行,是能監(jiān)控物理世界中各實體的網(wǎng)絡化計算機系統(tǒng)。

      第五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官方網(wǎng)站[3]上指出: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越來越快以及通信帶寬價格的降低,計算及通信能力將被嵌入到物理環(huán)境中各種物體中。而利用這些能力的應用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和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在把這種聯(lián)接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系統(tǒng)稱之為信息物理系統(tǒng)。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中文文獻將“Cyber Physical System”翻譯為“信息物理系統(tǒng)”,即認為“Cyber”來源于“Cyberspace”一詞,然而無論是“Cyberspace”還是“Cyber”都應該來源于“cybernetics”?!癱ybernetics”一詞是由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Norbert Wiener提出。Wiener認為cybernetics是控制與通信的結(jié)合體。而且Wiener所理解的“cybernetics”是一個閉環(huán)系統(tǒng),其控制命令由所測得的物理進程所決定,反過來,控制命令用于控制物理進程[12]。所以“Cyber”不僅有“信息世界”的含義也有“控制”的含義。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S.Shyam Sunde于2012年3月13日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CPS研究部,對CPS進行了梳理[13]。認為CPS本質(zhì)上是一個控制系統(tǒng)。

      綜上所述,信息物理系統(tǒng)(CPS)是融合嵌入式系統(tǒng)(ES)、計算機、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WSN)、物聯(lián)網(wǎng)(IOT)等技術,能夠處理、融合海量異構(gòu)數(shù)據(jù),在復雜環(huán)境下能穩(wěn)定、安全的處理信息,有較高的自適應、自主協(xié)調(diào)以及自治能力,計算與物理進程以相互反饋信息的方式緊密融合、互相影響的新一代智能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

      2 CPS的特性

      根據(jù)第1部分的描述,以及對有關CPS文獻的研讀??偨Y(jié)了CPS幾大特性。

      (1)緊密融合。通過多個工程學科的融合,例如,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WSN)、物聯(lián)網(wǎng)(IOT)、嵌入式系統(tǒng)等學科的融合,實現(xiàn)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達到實時控制物理世界或者與物理世界交互的目的。

      (2)網(wǎng)絡化。CPS與現(xiàn)在的嵌入式技術相比,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網(wǎng)絡化[14]。網(wǎng)絡化是能為實現(xiàn)海量數(shù)據(jù)便于傳輸目的,也是實現(xiàn)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相聯(lián)接的關鍵一環(huán)??梢栽贑PS的3C[15]模型中得以體現(xiàn)(圖1)。圖1中可以清晰看到“Communication(網(wǎng)絡)”起聯(lián)接“Computation(信息世界)”與“Physical(物理世界)”的作用。為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CPS會用到許多網(wǎng)絡技術,例如:WIFI、GSM、GPS、WLAN等。

      (3)異構(gòu)性。涉及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連續(xù)的物理世界與離散的信息世界。運用的網(wǎng)絡技術、節(jié)點異構(gòu)。

      (4)安全性。由于CPS是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高度融合,如果信息世界出現(xiàn)在問題,則可能會給物理世界帶來災難性的后果。Ten等在文獻[16]、[17]介紹了在智能電網(wǎng)中,如果信息世界出新問題,就可能導致電能的損耗甚至導致整個電網(wǎng)癱瘓。所以CPS必須要有安全性。

      (5)閉環(huán)系統(tǒng)。正如在圖2所描述的CPS的模型,為更加精確、有效的控制物理世界,CPS一般會采用比較高級的反饋系統(tǒng)。

      (6)節(jié)點嵌入到物理世界中每個器件中。如果把節(jié)點嵌入到物理世界

      的每個器件中,那么物理世界中的每個器件就擁有一定的計算和通信能力。這樣就會使信息世界獲取更多的關于物理世界的信息,也使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融合的更加緊密。

      (7)實時性。實時性在CPS中有兩層含義:一是數(shù)據(jù)到達服務器或者基站的時間要短,及延時??;二是系統(tǒng)要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對外來事件做出反應,當然這個限定時間的范圍是根據(jù)實際需要定。在目前的C語言中是沒有時間語義的,即使程序運行時間超過限定的時間,最終運行結(jié)果也是正確的,然而這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性能。在CPS中實時性尤為重要,因為物理世界中出現(xiàn)的一些事件,系統(tǒng)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做出適當?shù)捻憫?,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災難性的后果,例如:地震預警。因此CPS要具備實時性。

      (8)可靠性、魯棒性。由于CPS節(jié)點所在的環(huán)境復雜,必須要保障CPS有較強的自適應,自學習能力以及拓撲快速回復重建能力。以此保障CPS可靠性和魯棒性。

      (9)可重組、可重新配置。這個特性是現(xiàn)在大型嵌入式系統(tǒng)不具備的。現(xiàn)在的大型嵌入式系統(tǒng)在重組方面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因為一旦重新分配資源或者更新器件,就需要花費大量資金用于檢測更新的器件對于整個系統(tǒng)帶來穩(wěn)定性、安全性的影響以及后續(xù)的優(yōu)化問題。在文獻[14]講述到,在制造飛機時為避免資源重組情況的發(fā)生,一般采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條生產(chǎn)線,生產(chǎn)所有的芯片或者是器件。并且還要生產(chǎn)出未來30年乃至50年的飛機制造計劃中的全部的芯片或者是器件。而在CPS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求動態(tài)的重組資源。

      圖1 CPS抽象模型[15]

      3 CPS的應用

      CPS可應用在許多的領域,解決現(xiàn)在面臨的諸多問題。美國國家工程院(The U.S.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列出了與環(huán)境、健康、社會有關的14大問題,而CPS的發(fā)展將有助于這些問題的解決[9]。CPS將使未來人類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加快捷(例如:防止碰撞或者防止擁堵無人駕駛系統(tǒng)),更加精確(例如:制造誤差在納米級范圍)。基于CPS制造的應用能在危險的環(huán)境下工作(例如高度自治的營救系統(tǒng)),CPS也能為人力提供大規(guī)模的分布式協(xié)調(diào)系統(tǒng)(例如:交通自動控制系統(tǒng)),提高社會社會福利(例如:輔助醫(yī)療,健康監(jiān)測技術)等。在文獻[18]中Rajkumar列舉了眾多CPS可應用的領域,包括智能電網(wǎng),全自動交通工具,高產(chǎn)農(nóng)業(yè)以及社會領域。

      介紹三類典型的CPS應用:智能電網(wǎng);生物與醫(yī)療系統(tǒng);智能高速公路與無人駕駛。

      3.1 智能電網(wǎng)

      傳統(tǒng)電力系統(tǒng)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用電峰值時的“電荒”、信息獲取不及時及造成的設備利用率低等。而智能電網(wǎng)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技術方案,智能電網(wǎng)和傳統(tǒng)電力系統(tǒng)之間的區(qū)別如圖2所示,最大的差異性之一在于配電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電網(wǎng)中,用戶不能實時的了解電價信息,配電公司也不能了解用戶的用電信息,由此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費;而在智能電網(wǎng)中,用戶與配電公司都可以了解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信息。借此雙方即可以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利益,又可以節(jié)約電能。例如用戶在電價低的期間,可以為電動汽車充電、用洗衣機洗衣服等。在電價高的期間,可以把電動汽車的電能接入到電網(wǎng)中,由此獲得差價。在文獻[19]中講述一種電力供應商與用戶之間基于需求側(cè)管理的博弈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電力供應商與用戶均獲得最大利益。

      圖2 傳統(tǒng)電網(wǎng)和智能電網(wǎng)區(qū)別示意圖[20]

      智能電網(wǎng)在發(fā)電方面比傳統(tǒng)電網(wǎng)也有優(yōu)勢。如圖2所示,智能電網(wǎng)在發(fā)電環(huán)節(jié)不僅有水電、火電還有新能源。由于傳統(tǒng)電網(wǎng)信息獲取不及時、電能的實時調(diào)度性能差,再加上新能源(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具有間歇性,所以在傳統(tǒng)電網(wǎng)中,如果把新能源直接并入電網(wǎng)必然會對骨干電網(wǎng)造成沖擊,乃至造成整個電網(wǎng)的癱瘓。而在智能電網(wǎng)通過實時智能調(diào)度,例如:在光照條件充足或者是風力較大時,存儲多余的電能,當光照不充足或是在風力較小時把存儲的電能接到電網(wǎng)中,使新能源在接入骨干電網(wǎng)時維持電壓、電流等參數(shù)的方面維持穩(wěn)定,由此避免新能源在接入骨干電網(wǎng)時對電網(wǎng)造成的沖擊。

      3.2 生物與醫(yī)療系統(tǒng)

      生物醫(yī)療領域包含許多方面,包括全國健康信息網(wǎng)絡、電子病情記錄儀、家庭護理、手術室等。上述這些逐步被有硬件、軟件組成的電腦系統(tǒng)控制,并且這種系統(tǒng)滿足實時性和安全性。未來的醫(yī)療護理越來越依靠聯(lián)網(wǎng)的醫(yī)療器械和系統(tǒng),并且能夠根據(jù)不同病人病情進行醫(yī)療設備的動態(tài)重組。未來的醫(yī)療設備和系統(tǒng)也擁有能與病人、看護人交互的能力。圖3展示了一個基于CPS的智能手術室。

      3.3 智能高速公路與無人駕駛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3年3月14日于日內(nèi)瓦發(fā)布《2013道路安全全球現(xiàn)狀報告》稱,2010年,全世界有124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然而基于CPS智能高速與無人駕駛技術的 發(fā)展將會有益于這一問題的解決。無人駕駛汽車能更加高效的、安全的將乘客送達目的地。而且智能高速公路網(wǎng)絡(見圖4)允許汽車之間通信,這樣既提高安全性,也避免了交通擁堵,從而提高了交通流量,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快捷。

      圖3 CPS的應用:智能手術室[21-22]

      圖4 智能高速[23]

      4 面臨的挑戰(zhàn)及今后的可能的研究熱點

      4.1 面臨的挑戰(zhàn)

      對CPS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但是由于CPS涉及到學科比較多,例如計算機科學、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WSN)、嵌入式技術(IOT)、生命科學等,所以想要解決CPS所面臨的問題尚需一段時間。以下部分指出CPS現(xiàn)階段所面臨的挑戰(zhàn)。

      (1)系統(tǒng)架構(gòu)。一種技術的發(fā)展,必須要有良好的架構(gòu),如果沒有要有良好的架構(gòu),則該種技術的優(yōu)勢就無法體現(xiàn),更不要提與其他技術的兼容性。在文獻[24]中,Graham等同樣也認為,標準化的抽象和架構(gòu)對于CPS中各種技術的融合以及對于CPS的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由于CPS涉及到的領域比較多(例如計算機科學、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嵌入式技術、生命科學等),應用的環(huán)境比較復雜多樣,而且現(xiàn)在一些建模方法已經(jīng)跟不上CPS發(fā)展的速度。所以如何“忽略”不同技術領域的特點,對不同環(huán)境建立標準抽象,是CPS面臨的問題之一。但是到目前為止,各國的學者還有沒提出一個良好的CPS架構(gòu)。

      (2)混雜系統(tǒng)的建設?;祀s系統(tǒng)(Hybrid System)指的是連續(xù)變量與離散事件同時存在并且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一類系統(tǒng)[25]。由于CPS要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連續(xù)變量),然后把這些信息傳輸?shù)叫畔⑹澜缰校x散事件),由信息世界進行處理再反饋到物理世界中。所以混雜系統(tǒng)是CPS的一個基礎,但是現(xiàn)在沒有通用的混雜系統(tǒng)應用模型。而且物理世界中發(fā)生的事件一般是并行的,而信息世界在處理信息時是并發(fā)的。怎樣讓信息世界處理這些并行的連續(xù)的事件,又怎樣讓信息世界抽象物理世界,并且保證抽象出的離散信息盡可能的反應物理世界的全貌,也是CPS面臨的問題。

      (3)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建設。安全可靠是是設計大型復雜系統(tǒng)首要設計原則[9]。CPS緊密融合了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一旦虛擬世界遭到黑客的攻擊必然會對物理世界造成影響。如何在虛擬世界遭到攻擊的情形下,避免物理世界不受影響,或者使物理世界受到的傷害盡可能的小,對于CPS來說是個難題。再者CPS應用的環(huán)境復雜,如何在復雜環(huán)境下保障可靠通信,對CPS也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4)可驗證性及衡量標準。由于CPS設計到的學科比較多,雖然各個學科有各自的衡量標準。但是當融合這些到CPS中時,衡量CPS的標準卻不是這些學科各自的標準相累加得到的結(jié)果。但是當一個CPS系統(tǒng)建成之后,用何種標準的方法去衡量CPS的系統(tǒng)性能指標;用什么標準去衡量應用的模型是否得當;整個系統(tǒng)優(yōu)化又應該達到怎樣的程度。到目前為止業(yè)界還沒有對CPS系統(tǒng)提出一些通用的衡量標注。所以可驗證性及衡量標準對于CPS來說又是一個難題。

      (5)各個學科的集成?,F(xiàn)在一個學科被分成多個專業(yè),并且對這些專業(yè)做的定義比較狹隘。特別在高等教育方面,對具體學科的教育針對性較強。這就使整體性的研究被分解為一些獨立的學科,比如,無傳感器網(wǎng)絡、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這樣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在系統(tǒng)設計和分析時,雖然會使用多種的模型和工具,但是每種模型只強調(diào)某些特性,而忽視了其他一些特性,所以致研究的對象得不到系統(tǒng)性的分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現(xiàn)在所提出的CPS模型既不代表信息世界,也不代表物理進程,更不是二者的綜合體。這就使CPS的研究進展比較緩慢。然而CPS是多個學科的融合,怎樣有效的融合各個學科對于CPS的發(fā)展富有挑戰(zhàn)性。

      4.2 今后可能的研究熱點

      研究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ICCPS)、IEEE Real-Time and Embedde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Symposium(RTETA)、Hybrid Systems:Computation and Control(HSCC)、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rvice-Oriented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Converging Networked Environments(SOCNE)、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CCPS)近三年的會議征集論文的主題,認為今后CPS研究熱點應該包含以下4個方面:系統(tǒng)架構(gòu)、CPS的應用、實時系統(tǒng)以及安全。同時在IEEE Xpolre數(shù)據(jù)庫中按“Index Terms”方式同時檢索“Cyber Physical System”和上述4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得到了與這4個方面有關的文獻數(shù)量(表4)。通過表4可以看出,自從2010年之后,每個方面的文獻數(shù)量都有較快增長;并且結(jié)合表1、表2、表3可以看出,每個方面文獻的數(shù)量在各個年份中占的比例也比較高。這也驗證了提出上述4個方面的合理性。

      表4 4個研究方面文獻統(tǒng)計

      雖然現(xiàn)在的CPS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的問題較多。但是CPS的發(fā)展無疑會給未來智慧城市、智能電網(wǎng)、智能交通等的建設帶來許多方便之處??傊磥鞢PS的發(fā)展空間很大。論文對CPS進行綜述,希望能引起廣大學者和讀者對CPS的關注,也希望能夠推動CPS的發(fā)展。

      [1] Lee and Seshia,Cyber Physical System[online][EB/OL].http://cyberphysicalsystems.org/Cyber-Physical-Systems.html,2011.

      [2]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Leadership Under Challenge:Information Technology R&D in a Competitive World[online][EB/OL].Available at http://www.nitrd.gov/Pcast/reports/PCAST-NIT-FINAL.pdf.2007.

      [3] IEEE Real-Time Systems Symposium[online][EB/OL].http://2014.rtss.org/,2014.

      [4] Cyber Physical Systems[online][EB/OL].http://iccps.acm.org/2013/CFP.html,2013.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online][EB/OL].http://iccps.acm.org/2014/,2014.

      [6] Workshop on Hyperrealistic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online][EB/OL].http://hyperrealitie.com/,2014.

      [7]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rvice-Oriented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Converging Networked Environments[online][EB/OL].http://www.socne.org/,2014.

      [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enabl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online][EB/OL].http://www.cyberc.org,2013.

      [9] Baheti R,Gill H.Cyber-physical systems[J].The Impact of Control Technology,2011:161-166.

      [10] Lee E.Computing Foundations and Practice for Cyber-Physical Systems:a Preliminary Report[R].Technical Report UCB/EECS-2007-7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SA,2007.

      [11] Sastry S.Networked embedded systems:from sensor webs to cyber-physical systems[M].Hybrid Systems:Computation and Control.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7:1-1.

      [12] E A Lee,S A Seshia.Introduction to Embedded Systems[R].A Cyber-Physical Systems Approach,LeeSeshia.org,2011.

      [13] Cyber Physical Systems[online][EB/OL].http://cyberphysicalsystems.org/.

      [14] Lee E A.Cyber physical systems:Design challenges[C].Object Oriented Real-Time Distributed Computing(ISORC),2008and 11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IEEE,2008:363-369.

      [15] Wang Zhongjie,Xie Lulu.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J].acta automatica sinica,2011,37(10).

      [16] C W Ten,G Manimaran,C C Liu.Cyber security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Attack and defense modeling[J].IEEE Trans.Syst.Man Cybern.A,Syst.Humans,2010,40(04):853-865.

      [17] C W Ten,C C Liu,G Manimaran.B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yber security for SCADA systems[J].IEEE Trans.PowerSyst.,2008,23(04):1836-1846.

      [18] Rajkumar R.A Cyber-Physical Future[J].Proceedings of the IEEE,100(Special Centennial Issue)2012;1309-1312.

      [19] Bu S,Yu F.A Game-Theoretical Scheme in the Smart Grid with Demand-Side Management:Towards a Smart Cyber-Physical Power Infrastructure[J].2013.

      [20] Cao Jun-Wei,Wan Yu-Xin,Tu Guo-Yu,Zhang Shu-Qing,Xia Ai-Xuan,Liu Xiao-Fei,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Smart Grid[J].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S,2013,36(01).

      [21] R Rajkumar.CPS briefing[R].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May 2007.

      [22] B H Krogh,Cyber Physical Systems:the need for new models and design paradigms[R].Presentation Report,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3] Shi J,Wan J,Yan H,et al.A survey of cyber-physical systems[C].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WCSP),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1:1-6.

      [24] S.Graham,G.Baliga,P R Kumar.Abstractions,Architecture,Mechanism,and Middleware for Networked Control[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2009,54(07):1490-1503.

      [25] WANG Zhong-Jie,XIE Lu-Lu.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J].ACTA AUTOMATICA SINICA,2011,37(10).

      猜你喜歡
      電網(wǎng)物理文獻
      只因是物理
      井岡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穿越電網(wǎng)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讀·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處處留心皆物理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東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三腳插頭上的物理知識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電網(wǎng)也有春天
      河南電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2
      電網(wǎng)環(huán)保知多少
      河南電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
      赤峰市| 盘锦市| 祁东县| 海宁市| 盱眙县| 襄汾县| 江达县| 亚东县| 水城县| 枣阳市| 白山市| 克拉玛依市| 山阳县| 施秉县| 福安市| 平安县| 永城市| 深州市| 常宁市| 东丰县| 平顶山市| 宁河县| 黄骅市| 延津县| 奎屯市| 海伦市| 新晃| 丰镇市| 南昌市| 平山县| 阜宁县| 鄂尔多斯市| 雷州市| 清镇市| 宁河县| 肇东市| 自贡市| 格尔木市| 积石山| 新乐市|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