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印度特派記者 陳一鳴 呂鵬飛 印度10日要求美國駐印度使館撤回一名領事級外交官,稱印度有理由相信美國使館外交官卷入了印度駐紐約副總領事柯巴拉加德案件。據路透社報道,柯巴拉加德已在1月9日晚離開美國。當天,美國檢察官正式指控她犯有“用欺詐手段幫助女傭和管家獲得簽證”、“在付給女傭工資數額上作偽證”等罪行。美國國務院9日要求印度免除她的外交豁免權,以便美方對她提起訴訟,但印方明確拒絕美方的請求。在9日的一份外交照會中,美方要求柯巴拉加德立即離境,并表示將采取措施防止她再次獲得美國的入境簽證。一旦她返回美國,將立即遭到逮捕。柯巴拉加德的丈夫是美國公民,目前他們的子女仍留在美國。 《印度斯坦時報》10日評論稱,美國給予柯巴拉加德外交豁免權同時保留對她的指控,對印度來說只勝利了一半。印度人民黨領導人、前外交部長亞施旺特·辛哈批評政府,稱如果自己是外交部長,就會“把美國大使趕回去,同時把印度大使召回”。 柯巴拉加德律師阿薩克9日在聲明中說,這名外交官將“高昂著頭顱”離美,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有犯任何錯誤,并期待事實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但據《印度斯坦時報》10日報道,柯巴拉加德的女傭薩吉塔·里查德當天首次打破沉默,聲稱自己為女外交官工作期間遭受了“剝削”,她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目前她已獲得美國的臨時居留許可。 一名熟悉此案的聯(lián)合國外交官透露,柯巴拉加德離開美國是美印協(xié)商的結果。一名美方官員也表示,要求柯巴拉加德離境是為了緩和美印之間的外交危機。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柯布拉加德被迫離開美國,而她的女傭卻獲得美方庇護,很可能在印度國內造成新一輪的不滿情緒。 印度《每日新聞與分析》10日刊文稱,這一事件已在印美之間造成了巨大的鴻溝。美國能源部長9日取消了原定于下周的訪印計劃,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去年訪印所形成的短暫美國熱也暫時歸于平寂。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在此次事件中的立場異常強硬也出乎人們的意料,其中除了民族自尊心方面的考量之外,大選因素也不可忽視。印度國大黨一向被人批評外交上立場軟弱,這次正好利用這一機會改變形象,挽回自己國內支持率每況愈下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此事引發(fā)的美印關系緊張,美國國內也出現了指責奧巴馬政府對美印關系重視不足的批評。有觀點認為,對美國來說,印度是一個牽制中國的關鍵戰(zhàn)略支點,而且也是促進美國經濟發(fā)展的引擎之一,但奧巴馬未能對如此重要的一個國家給予足夠關注,使美國與印度建立更強有力商業(yè)關系的希望“遇到了官僚主義阻礙”。美印商務委員會主席羅恩·薩默斯9日在一次演講中指責說,美印雙方在處理此事上“都顯得笨手笨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