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曦 徐陽 洪丹丹 陳子敏 邱寶財 黃偉軍
( 1.浙江省象山縣林業(yè)特產技術推廣中心3157700;2.象山縣鶴浦鎮(zhèn)林業(yè)站; 3.象山縣泗洲頭鎮(zhèn)林業(yè)站)
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技術要點
楊榮曦1徐陽1洪丹丹1陳子敏1邱寶財2黃偉軍3
( 1.浙江省象山縣林業(yè)特產技術推廣中心3157700;2.象山縣鶴浦鎮(zhèn)林業(yè)站; 3.象山縣泗洲頭鎮(zhèn)林業(yè)站)
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技術是利用大棚、熱風機等設施,在花芽分化之后,通過加溫打破休眠,使其提早進入生長期,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進行溫、光、水、肥、管的人工調節(jié)控制,使其整個物候期提早的一種柑橘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溫室蜜柑冬末加溫,春初開花,夏末秋初采收,在 6~ 8月份完熟上市,具有皮薄、肉嫩、味甜、酸低、化渣、無污染等優(yōu)點,拉長了我國柑橘的供應期,為夏、秋的水果市場增添了新的色彩。該技術在日本、韓國等發(fā)達國家已經取得了成功,并應用于生產,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在國內,目前還僅限于科研院所少量的試驗,鮮有應用于生產的報道。
在日本,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根據(jù)加溫時間和成熟期的不同可以分為早期加溫和后期加溫兩種。早期加溫促成栽培的加溫時間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期為6月底到7月;后期加溫促成栽培的加溫時間為12月中下旬后,成熟期從 8月上旬到9月下旬。兩種加溫方法雖然在加溫時間上有一定差異,但具體的操作步驟較為相似,僅在著色處理等方面略有不同。象山縣林特中心于2006~2013年開始了加溫試驗,并取得了一些實績?,F(xiàn)將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技術的要點總結如下。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點進行溫室大棚的建設;選擇適宜的品種,一般早期加溫選用的都是糖度高、果形美、不易浮皮的特早熟溫州蜜柑,如上野特早熟溫州蜜柑。
在進行加溫栽培之前,首先得做好樹體培育管理的準備,前一年的 7~ 8月份進行適當?shù)男藜舨⒋蠓蚀笏龠M柑橘的夏梢的萌發(fā),以確保擁有足夠的結果母枝。
夏梢萌發(fā)后適當增施肥料和進行根外追肥,以加速夏梢的轉綠,待夏梢轉綠充實后,進行控水管理,促成花芽的生理分化。
在計劃加溫前的一個月左右,要覆蓋上大棚膜,促使土壤的干燥,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發(fā)育。
花芽的充實是加溫開始的條件。從11月上中旬開始,需應用人工氣候箱或簡易花芽分化箱進行一個花芽分化培養(yǎng)觀察試驗。即將剪下來的各類結果母枝放到人工氣候箱或簡易花芽分化箱,控制溫度、濕度、光照,使其能夠在脫離母體的條件下繼續(xù)生長,觀察花器發(fā)育情況。
在觀察花芽分化試驗中,當著花率達到50%以上,就可以進行加溫了;如果只有葉芽而很少有花芽,說明花芽分化較差,應推遲加溫;如果一直都只有葉芽沒有花芽,就應該考慮放棄加溫。
加溫前,除了做橘樹培育方面的準備工作,還應該對加溫的硬件進行檢修和準備,對熱風機、風筒、熱風循環(huán)系統(tǒng)、散熱系統(tǒng)等進行最后一次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排除。對于用來加溫的能源(一般為油或煤)要購買充足,并及時補充,確保加溫不中斷。
2.1 開花期
這個時期從加溫開始到謝花,持續(xù)時間一般為35~50 d。在這個時期,所有的農事操作圍繞促進開花來展開。
加溫開始4~ 7 d后,白天溫度設定為25℃~28℃,夜間溫度為14℃~20℃,緩慢的上升,同時應使用大肥大水,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根施和葉面肥同時進行,并輔以硼肥,創(chuàng)造出早春的環(huán)境以促進花芽萌動。同時噴施農藥,進行除草和殺蟲。加溫前對紅蜘蛛進行徹底的防治,從現(xiàn)蕾期開始,對蚜蟲、灰霉病及瘡痂病進行預防。
當持續(xù)加溫15 d左右時,觀察枝條發(fā)現(xiàn)有花芽現(xiàn)蕾和露白,當花蕾開始露白后,應逐漸降低溫度,避免持續(xù)高溫形成花器發(fā)育過快而形成高腰形的果形,此時溫度白天為25℃~26℃,夜間為17℃~18℃,同時開始節(jié)水管理,降低棚內的濕度。
當橘樹將進入開花期,這個時候由于溫度、濕度條件適宜病蟲害生長,應噴施農藥進行防治花期病蟲害。這個時期病蟲害防治的好壞,對后期果實的生長發(fā)育和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
加溫到進入盛花期,部分花的花瓣開始凋落,柑橘的需水量有所減少,應減少灌水量,同時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進行病蟲害防治。
完成花的發(fā)育是完成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時期對整個后期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2.2 幼果期
幼果期從謝花開始到定果。持續(xù)時間一般為55 d左右,要經歷二次生理落果期,一般情況,從盛開后至10 d前后,開始第一次生理落果。
這段時間由于落花落果且柑橘膨大迅速,制造和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因此在這個時期要注意白天的溫度不超過30℃,且晝夜溫差不要在10℃以上,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和葉面肥并進行大量灌水。
在落花的過程中注意防治因花瓣腐爛和高溫高濕環(huán)境誘發(fā)的病蟲害。
到柑橘基本定果,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疏果,去掉小果、畸形果、病蟲果等外觀較差的劣質果,將葉果比控制在(15~20):1左右,樹冠的頂端果實有大果傾向,所以葉果比為10:1左右,對中外部,且樹勢強的葉果比為15:1,下部為(20~25):1為好。
在這個時期應注意溫濕度的調控,若溫濕度調控不好,容易造成大量落果,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2.3 果實膨大期
果實膨大期從定果到果實基本停止膨大。持續(xù)時間一般50~60 d。這段時間是果實膨大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主要的農事操作是施肥、灌水、吊枝、疏果等。
果實膨大的同時進入增糖和品質上升時期,這個時期相當重要,一方面要提供一定的水分使柑橘繼續(xù)膨大,另一方面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控水使柑橘的糖分得到積累,因此應適度灌水或控制水分,至于灌水的數(shù)量和時期根據(jù)天氣和土壤含水量而定。
適當噴施葉面肥和著色增糖劑來提高果實的品質,這個時期對柑橘生產的品質影響較大,通過溫度、光照控制來提高柑橘品質相當重要。
5月開始自然氣溫開始上升,中午時分的氣溫較高,應停止加溫,掀起邊膜,通風透氣,溫度控制在日溫30℃,夜溫24℃,膨大后期溫度降為日溫29℃,夜溫22℃,水分管理為正常時的一半,并對掛果枝進行吊枝以防掛果過重壓斷枝條。
2.4 果實成熟期
成熟期從果實停止膨大到果實轉色成熟采摘。持續(xù)時間一般為30~40 d。一般在6月底 7月初,果實應成熟采收完畢。
6月初溫室加溫進入成熟期,嚴格控制水分、盡量保持土壤干燥并加大晝夜溫差,對柑橘增糖著色具有顯著效果;6月底到 7月當柑橘糖度達到12%以上,酸度降到0.8%以下果實著色均勻后即可以進行采收。
采收時應注意根據(jù)不同的樹形、不同的成熟度進行分期分批采收,對先成熟的柑橘果實先進行采收。采收后注意分類包裝,去除劣質果,并進行清洗、分級、保鮮、包裝等一系列的商品化處理,方能上市。
采收后應立即進行修剪,并進行大肥大水管理,促進新梢(夏梢)的萌發(fā),為下一年的加溫做準備。
4.1 對病蟲害盡量使用農業(yè)或生物防治方法,以減少農藥污染。實踐證明,使用熒光的防蟲燈對光敏感性強害蟲、夜蛾等效果非常明顯。
4.2 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柑橘的不同生理發(fā)育期應采取不同的溫度和水分控制,通過熱風機、排風扇、環(huán)流風機、濕簾等多種設施控制溫濕度,是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的關鍵和難點。
4.3 能源是柑橘設施加溫促成栽培的主要成本之一,若能夠使用天然的熱源(如溫泉、地熱等)或廉價熱源(如電廠或其他能大量供熱機構的熱能),可以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10.139906/j.cnki.zjg j.1009-0584.2014.03.129
201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