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昌
在上海,像我這樣60出頭的人,對黃澄澄的金條有著特殊的感情。或許是因為動亂年代給我們內心深處烙下了不滅的不安全感,也許是因為,從小時候的記憶中,金條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我現在住的這套舊式里弄,就是我父親在解放前逃難來到上海時,用2根黃澄澄的金條換來的。
那時候,金條可是硬通貨。多少人家在逃避戰(zhàn)亂時,將金條縫在褲腰上一路跋涉,又靠著這些金條在異鄉(xiāng)重新落下腳,開始新的生活。
所以,前些年,在手上有了一點閑錢,可以進行投資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去投資金條。當然,不僅僅因為金條是硬通貨,還因為前些年里,黃金的價格在一直上漲,就連國際著名的投資家索羅斯也看好黃金的升值潛力。
2009年,在一番挑選之后,我最終決定買進一些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紀念金章套裝。這一個套裝里,有6枚金章,每枚1克,一套的價格是2280元。換算下來,每克金價是380元。
當時,家里人并不同意我買這些紀念金章套裝,理由就是金價太貴。因為那時候,一般的金條產品,每克金價只有225元到260元左右,而普通金價只有每克200元上下。也就是說,這些紀念金章套裝的金價幾乎是普通金價的一倍。
不過,我最終還是堅持購買了好幾套,原因有兩條:一是這套紀念金章發(fā)行量少,只有9000套;二是這套金條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紀念金章,有特殊的“紀念”意義,而且工藝確實不錯。
就為這,我還花了好一番功夫。因為這套紀念金章全國發(fā)行量只有9000套,所以我還特意托朋友找了銀行里的工作人員,專門為我“走后門”預留了幾套。
2013年,我正式退休,也正好遇上搬家,一家人在整理家具的時候又把這幾套紀念金章翻了出來。一來是家人慫恿,二是退休之后也無事可做,于是,我就拿著這套紀念金章去市場上詢價,看看這幾年下來,這套金章究竟?jié)q了多少。
不問還好,一問可把我氣壞了。幾家收藏市場跑下來,所有買家的報價都比我當年購買的價格還要低。不賺反虧,這是什么道理?最后,我終于明白了,原來,“紀念金章“之所以比普通金價高那么多,是因為有“收藏價值”,但收藏價值其實跟投資價值沒有必然的關系。特別是黃金飾品、金條,收藏市場上的流動性本來就弱,再加上這類商品一開始的售價過高,自然就沒什么升值潛力可言。
錢幣市場的一位店老板告訴我,其實“紀念”類的收藏品普遍都沒什么升值潛力。例如,新中國成立50周年時,大家都瘋搶的10元面值流通紀念幣,現在市場價也就30元;50元面值開國大典圖案的紀念鈔,也就值個80元,相對其他產品來說,“紀念”類商品的投資價值,其實并不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