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焱+李原
只要是石頭,到哪里都不會發(fā)光的。
有些年輕人一畢業(yè)就到某些大型國企或機關中工作。每天沒什么事情,就是吃飯喝酒,插科打諢,福利好得不得了。人生還沒有奮斗過就開始養(yǎng)老,自己的理想被丟在一邊,用民脂民膏來享受特權。對于這樣的年輕人,我只想問你們四個字:哪投簡歷?
我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一個煤礦工人靠挖煤多又快當上了煤老板。
袁岳(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世界上生意做得大的成功商人,沒有幾個是只做熟人生意的;也沒有幾個媒體采訪的對象只是你認識的人。我們今天所從事的社會事業(yè),都是陌生人的事業(yè),我們要培養(yǎng)這種社會聯(lián)系技術,而且要有規(guī)模地交往陌生人,這是對我們交往能力的起碼要求。
基辛格在哈佛大學讀本科的時候就很有名了。他在本科畢業(yè)的時候差不多當了六個國家的總統(tǒng)顧問,就是因為他很擅長組織活動?;粮褚坏綄W校就發(fā)現(xiàn),世界上對哈佛大學感興趣的人很多,而哈佛大學最簡便的資源就是信簽紙。所以基辛格到學校不久就開始著手辦一個“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大會”,將邀請函印在哈佛大學的信簽紙上寄給外國的元首。
哈佛大學的信箋紙是很管用的,很多小國家的元首都說要去?;粮窬腿フ夜鸫髮W的校長,說我做了這么一個活動,這么多的總理、元首要來,是不是要再正式地發(fā)一次邀請函。校長就發(fā)出正式的邀請,署名哈佛大學校長,下面是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主席——基辛格。那時候他才讀大一。
基辛格在大學四年里辦了十幾個這樣的會,一些國家元首一看,這小伙子不簡單,才二十幾歲就能搞那么大的活動,就請他當國家顧問??梢哉f,高效能地組織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職業(yè)規(guī)劃,從本質(zhì)上說是我們自己對職業(yè)本身的管理。在擁有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對不確定性加以管理。在職業(yè)前景規(guī)劃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不確定性在什么地方。
一個客觀的不確定性就是技能。什么叫技能?它通常是用除了大腦之外的其他器官來完成的。比如哲學,只需要動腦子。有的人說自己很有思想,但是他從來不寫東西,只說。這沒用,因為你沒有技能。如果思想沒有累積、沒有表達、沒有傳達、沒有溝通、沒有利用,那么這個思想就是廢物。
從職業(yè)層面的意義上來講,技能一定要用實際的形態(tài)把它運用出來。所以有的人講,職業(yè)化就是人做工作的時候,必須用自己的一個器官為其他人服務。這個器官要把某些行動專門化,有專門的要求,并進行不斷地、反復地實踐,使它練到一個非常熟練的程度。
技能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里面非常重要,而那些非技能的專業(yè)是沒有前景的。因為在今天這個社會,雖然有那么多大學生,但其實沒有多少理論崗位。社會上都是職業(yè)技能崗位,要的是職業(yè)技能人才。如果你今天學的課程里面技能不是很多,那你就要想辦法多學一些技能。
記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主任王教授說:“我們這個心理學院有個特點,就是不管用。因為我們是心理學理論,既不管做心理咨詢,也不管做心理診斷,也達不到心理指導的水平?!钡悄愕奖本煼洞髮W就不一樣,如果你學的是教育心理學,就要做心理輔導、心理溝通,在教育中去學會怎么樣抓住學生的心理設置教育方法,或者分析民工子弟與農(nóng)民的孩子有什么區(qū)別。這就是我們說的專業(yè)技能。
在美國的中國人就像美劇中的中國人,經(jīng)常出場,但永遠不是主角。
我一直堅信,社會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虛偽做作的娛樂明星,不是那些爾虞我詐的政客,不是那些昧著良心掙錢的企業(yè)家。而這個社會最不需要的,就是我這種沒本事還天天扯淡抱怨的傻子。人生就是這樣,有歡笑也有淚水。一部分人主要負責歡笑,另一部分人主要負責淚水。
多照照鏡子,很多事情你就明白原因了。
YK(資深職場人,專欄作家)
如果你列席任何都市白領的飯局,一定會聽到如下血淚斑斑的控訴:老板不用說是刻薄的,同事中時常涌現(xiàn)出小人與白癡,工作量大到匪夷所思,累死也等不到升職……(我們先假設他說的都是真的)可是你從來聽不到他打算花任何力氣來改變不如意的現(xiàn)狀。職場會有什么無法解決的難題嗎?沒有,這又不是全球變暖阿富汗戰(zhàn)亂南極臭氧層出現(xiàn)破洞。工作難,請努力進修;老板惡,可以設法討好;升職加薪事宜,可以去跟公司討價還價;實在忍無可忍,還可以辭職轉工,東家不做做西家。有些人把一句“這公司真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嚷了三年,個人簡歷還一字沒更新過,你究竟指望得到誰的同情呢?與其用人生大道理給白領們頻繁打雞血,倒不如讓他們心平氣和地接受現(xiàn)實。比如公司在遣散員工的時候,它會不會因為你臉色難看、消極怠工就放你一馬呢?我認識有人拿著遣散費出國進修,或者終于可以去麗江休那個以前不能成行的長假……光是坐在家里哭,時間也是會過去的。人生是自己的,最少你要對自己有個交代,或者在找下一個工作的時候,跟面試官也有個交代吧。
職場生涯其實并不至于像有些職場書的封面標題那樣險惡和觸目驚心,大多數(shù)人不過是坐在寫字間踏踏實實打一份工,享受“五險一金”和免費茶點。爬到上層權力中心才需要勾心斗角、步步為營,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高處不勝寒。只是人人偶爾都得擺出一副備受困擾的姿態(tài)挾以自重,這年頭承認自己的工作不苦不累一帆風順,就好像說自己沒失過戀一樣老土無趣。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如果你注意到,成功人士有時也抱怨,但他們甚少把重點放在老板有多不靠譜,公司政策有多變態(tài)……他們更愛說自己做了些什么,以及千辛萬苦改變了些什么,也許這就是他們之所以成為成功人士的原因。
以前覺得靠關系的人一定很無能,接觸后才發(fā)現(xiàn)人家樣樣比我強。
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差,只能和那些志同道合,彼此欣賞的人做朋友。而那些性格不隨和,不喜歡自己,但是能給自己帶來提升的人,他們沒有能力搞定。
霧滿攔江(企業(yè)管理研究學者,職場作家):
職場是天然的獵場,所有進入職場的動物,都要主動或被動地卷入職場狩獵游戲之中。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由于員工和公司(老板)的利益天然沖突性所決定的。
在小公司里,老板和員工的道德沖突是:老板將員工視為一樁風險投資,采用短期經(jīng)營或掠奪性開發(fā)的方法從員工身上弄錢。而員工則不承擔老板所冒的經(jīng)營風險,更愿意以在老板看來是無效或低效的——即無市場回報的勞動,從老板身上弄錢。員工認為自己處于劣勢,但事實上,小老板才是處于劣勢的一方。如果小老板以寬厚、坦承的態(tài)度對待員工,一旦遭遇到狡詐的員工,就會沉舟翻船,血本無歸。大公司同樣也不例外,老板高高在上,主管掌握了對員工的生殺予奪之大權,這樣就形成了員工與主管的必然性沖突。
對主管來說,能夠鞏固我的地位,對我有用的員工,就是好員工。對員工來說,不會擋我的路,阻礙我升遷或獲取利益的主管。沒有任何一位主管會心甘情愿給部下“讓路”,這就決定了大公司的職場斗爭極為慘烈。與大家想象不一致的是,政治斗爭是維護大公司良性運轉的有效手段。
“管理”這個詞語,本身就是違反動物本性的。管理在其本質(zhì)上來說,是限制你的快樂,強化你的痛苦。如果一個公司里的員工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那這家的公司管理多半出了問題。只有當?shù)玫降某隽烁冻龅臅r候,人才會快樂。所以,一家公司里的員工一旦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那就意味著他從公司里得到的回報超出了他的付出。所以,所有的公司都在告訴大家:付出是最快樂的事情。你不無償?shù)馗冻?,公司和老板又如何能夠得到?如果公司的主管和員工都處于如坐針氈的狀態(tài)之中,那么,這家公司一定會在大家的切齒痛恨之中發(fā)展壯大。
汪漪(資深人力資源總監(jiān)、顧問,職場作家)
現(xiàn)在的職場比兩三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變,一個有心的職場人,可以試著這樣做:
1.眼界多寬路就有多寬。當我們站在地下室的時候,說自己想去一層,其實你根本不知道一層長什么樣,因為你根本看不見。擴充自己的視野,就不要從早到晚地就關注于公司里那些事,時間是最不可復制的資源,我們其實可以多做些對未來有幫助的事。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參加一些有價值的活動,這些活動可能是與我們的崗位技能、專業(yè)技能有關或無關的一些有意義分享??梢詮膭e人走過的路,別人的經(jīng)驗中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的借鑒。為什么經(jīng)歷經(jīng)驗很珍貴?是因為人有了經(jīng)歷才會有感悟,有了感悟才會有改善,才能改變自己現(xiàn)在的行為方式和想法。
3.大海航行靠燈塔。十多年前大家普遍沒有職業(yè)目標,但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職業(yè)目標是一種指引,比如說你的目標原本是向北走10公里,你最后并沒有走那么遠也沒有完全向北,但是如果沒有當初這個目標,你可能根本連5公里都走不到。
4. 和誰在一起很重要。讀好書,交高人,乃人生兩大幸事。一個人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圍的朋友決定的。有人說,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身邊缺乏遠見卓識的人,而使人生變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選擇結識那些三五年內(nèi)能夠在事業(yè)上幫到自己的人,建立起這些人脈是很重要的,包括行業(yè)里的及行業(yè)外的人。你的圈子對了,你的人生就對了。
沒有一種萬無一失的方法論可以教會我們?nèi)绾握_選擇與看清方向。很多人向我問:“我想離開現(xiàn)在這個地方,我想去做什么什么,我想怎么怎么樣,你說我能不能做成?”
對此,我的建議是:空想是沒有用的,無論做什么你都必須先去做。在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應該就要先去做事情,而不要只坐在那里想。只有在做的過程中,你才能發(fā)現(xiàn)這個事情我喜不喜歡,適不適合我。我以后是不是要堅持走下去還是要改變?!?/p>
除了停止空想著手去做,每個人應該做自己擅長做的事。如果沒有天賦,再堅持也沒有用。你在錯誤的路上走得越久,只會離正確的目標越遠。人生的路很長,眼光要放長遠。每個人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其實是多年前確立的人生目標所決定的。而我們今天做的事情,在短期看不到結果,往往會在五年甚至十年后才發(fā)現(xiàn)對人生有很大影響。
YK:
老板不一定都欣賞聰明能干的人,但一定都喜歡積極向上熱愛工作的人。不要說老板了,調(diào)查表明:愛傳播負面情緒的人在公司里不受同事歡迎??刹皇锹?,工作壓力已經(jīng)夠大,還要看你那張苦瓜臉,簡直需要額外津貼補償。這份工作真的有那么難熬嗎?誰也不是公司抓來的壯丁,都是自己經(jīng)過三番五次面試搶來的職位。這份工作除了能讓你養(yǎng)家糊口,還時不時提供免費旅行機會。也是因為這份工作,你才認識張總李總王總,得以和那些有名望的公司做生意,成為圈內(nèi)人贊賞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一份工作,有趣、有價值、讓你成長,你還想怎么樣?
太過投入而患上職業(yè)病的人很多,比如做消費品的朋友一進超市就情不自禁地幫人整理貨架;做設計的人看報紙先看排版;項目經(jīng)理連周末出門踏個青都能折騰出一套小表?!艾F(xiàn)代人對工作如此不滿,原因是我們對于工作有過多的期待?!泵绹芾眍檰柨滤固梗‥.L.Kersten)在《哈佛商業(yè)評論》中寫道。確實,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中只有工作,他當然覺得工作應該為他的全部人生埋單。
悲劇的是,很多人之所以寄情于工作,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建設八小時以外的人生,最典型的莫過于沒有私生活的老姑婆夜夜帶著一班手下加班。有些人沒有專長、沒有愛好,除了專業(yè)知識之外一概不懂,悶得要命。
除了名片上的“張經(jīng)理”之外他誰也不是,脫下那身深色西裝他就沒有安全感?,F(xiàn)代社會的很多職位,對人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越來越高,這樣缺乏內(nèi)涵的人,恐怕以后連“張經(jīng)理”的角色也扮演不好了。試問生活無趣、言語無味的人,在飯局上和客戶能聊些什么呢?一個每天只知加班,從不看書看電影的設計師,怎么能源源不斷設計出有創(chuàng)意的產(chǎn)品呢?
不幸得很,我們大多數(shù)人必須工作才能糊口,但是別把自己變成除了這份工作就一無所有的人。當你除了這個工程師甲或者會計乙之外,還有你自己的時候,或許你就不會整天糾結于工作中的煩惱,或許你會對這份工多點興趣,這份工作也會對你多點敬意。(本文摘自《職場》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