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當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員
□本刊編輯部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國省以下各級機關及直屬單位和基層組織展開。做好這一重大主題活動的新聞宣傳,是檢驗媒體新聞宣傳水平和輿論引導能力的一次“大考”。地市級新聞媒體要始終把握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把參與、報道教育實踐活動作為當前第一位的政治任務,既當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參與者、示范者,又要當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者、推動者。
對于媒體而言,“趕考”的過程,實際也是媒體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刻認知、精心策劃、營造效應的過程。地市級新聞媒體要樹立群眾觀點,站穩(wěn)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不斷增強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充分認識到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更好地團結群眾、凝聚人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廣大干部群眾把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集中到各地的發(fā)展思路上來,為推動科學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
把握宣傳重點,注重整體性和靈活性。要大力宣傳中央精神和決策部署,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要緊緊圍繞各級關于教育實踐活動的決策部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工作安排、進展情況、典型經驗、實際效果等宣傳重點,及時做好理論宣傳、主題報道、言論報道、典型宣傳、輿論監(jiān)督。要通過強有力的理論武裝、扎實的思想引導和濃厚的輿論營造,把黨的群眾路線普及到基層中去,為活動的深入推進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匯聚推動教育實踐活動的正能量。
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突出群眾性。要發(fā)揚“走轉改”精神,深入基層一線蹲點采訪,從群眾視角出發(fā),多報道事實,多報道變化,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到活動的進展成效。要選好角度,講好“故事”,用足版面,把選題做深做透做活,多報道一些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新聞,提高新聞宣傳的親和力。要用好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報道方式,用小故事講好大道理,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要在重要版面設置專欄,通過多種方式反映活動進展動態(tài)和有示范意義的典型經驗。要通過刊播重點評論言論,有針對性地引導社會輿論。要充分運用好互聯(lián)網、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興媒體,加強網上宣傳和對外宣傳,做好熱點敏感問題輿論引導。
身體力行,精心組織實施。各新聞單位要成立專班,制定具體報道計劃,統(tǒng)籌各部門采編力量和資源,優(yōu)先保障版面。要加強采編策劃,及時評估報道效果。要發(fā)揮好新聞宣傳聯(lián)絡機制作用,共同籌劃重點報道,定期總結報道情況,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宣傳“不虛、不空、不偏”,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各項報道任務。
改作風、改文風貴在有擔當,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新聞媒體的一言一行、作風狀態(tài)都在群眾眼里。作為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各級新聞媒體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承擔著雙重任務,既要認真抓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報道,當好宣傳員、引導者,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特點,用實際行動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在領導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采訪、建立基層聯(lián)系點的基礎上,各媒體要通過“接地氣”和進一步深化“走轉改”活動,傾聽和反映群眾心聲。要下大氣力解決好讀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請讀者參與監(jiān)督評判媒體的整改落實措施,講群眾喜歡聽的話,寫群眾喜歡看的文章,切實擔負起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