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仁周
摘 要: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去感知事物,交流情感,了解歷史,接觸自然,感悟生活,體驗生命,讓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充實他們的人生,讓精彩的瞬間舞動他們年輕的心,讓溫暖的情感充滿他們的世界!
關(guān)鍵詞:學習寫作;精彩人生;感悟生活;體驗生命
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總以學業(yè)為主,大多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上課下課吃飯睡覺,上學放學回家。對學生,家長們總是過多地關(guān)心他們的成績,日子單調(diào)而無聊!這樣的生活節(jié)奏導致小小年紀就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作為教師,我們是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結(jié)果的,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呢?我覺得應該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有一份精彩的生活!讓豐富的生活體驗來驅(qū)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一、走出教室,感知事物,感悟生活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參與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豐富的生活中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學生每天都在面對生活,可他們在寫作文時卻還是空洞無物,為什么呢?這不能說學生沒有接觸,而是在接觸的時候他們不懂得感悟,這時就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了。比如,觀察有序時,對景物我們要從空間的角度來觀察,由遠到近,由高到低,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例如,寫紫荊山,從遠處看山高而大,郁郁蔥蔥的,走近觀察,山上有花有樹,這樣寫作文就有話可說了。然后再來寫一寫你爬山的感悟,山泉甘甜,秋高氣爽,人們的業(yè)余生活真豐富。所以要讓學生親臨生活,不能閉門造車。走出教室,放飛視野,適當引導,才能寫好作文。在學校里,除了學習我們也會組織多種多樣的課余文體活動,如,校園運動會、詩歌朗誦比賽、辯論賽、聯(lián)歡會、謎語大會等,在家里,也可以跟家人互動,搞一些家庭活動,比如,爬山、騎自行車出游等活動。
二、走進生活,體驗生命
孩子們?nèi)绻炖в诮淌一蚣依?,必成井底之蛙,知識面窄了,視野也不開闊了,心胸怎么可能開闊呢?為此我們要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命!一個孩子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開,你叫他怎么可能有高尚的情操?一個孩子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你叫他怎么可能有偉大的理想呢?
我們教師在教學之余還應該組織學生參觀訪問,作社會調(diào)查,讓學生適量參加各類競賽活動,幫助他們建立一些興趣小組,組織一些社團,讓各類活動來增強他們的認識意識、自主意識、安全意識。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增長學生的知識,而且有助于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增強各方面的能力,從而豐富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
在家里也可以引導學生為父母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讓他們回家?guī)蛬寢屜赐?、掃地,通過自身的勞動來體驗父母的不易:他們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務,一點也不輕松!從而學會換位思考,懂得體諒父母、尊重長輩。也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親情體驗,讓他們幫父母洗洗腳,修修手指甲,在與父母的親情互動中體驗親情的溫暖與可貴。
三、走出校園,感受精彩人生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世界的新主人,我們要讓孩子在未來的世界立足,就必須讓他們走出校園。琳瑯滿目的商場、繁榮的市場經(jīng)濟、奇異的家鄉(xiāng)變化等,這些充滿著時代特色的場所,都應該成為孩子們成長的空間。
我們要引導學生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尋美,讓他們用心地去感受山野風光之美,感受一沙一石的情趣,感受一草一木的靈動,感受高山河流的風韻。同時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從平平常常的、以前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去發(fā)掘事物的形態(tài)美和內(nèi)在美,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鍛煉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為寫好作文打基礎。生活是寫作文的源泉,孩子們寫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作文就深刻。如果不走出校園,“再巧的媳婦也難于面對無米之炊”,若提筆作文總感到腹中空空、力不從心,縱有生花妙筆也難成文章。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社會,留心觀察周邊的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的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搏,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yǎng),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
豐富的生活能讓孩子們更陽光、更開朗,經(jīng)歷多了思維才會更靈活。一個孩子生活內(nèi)容豐富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才會豐富,因此,我們要挖掘生活中豐富的資源為語文服務,引導學生走出狹隘的學習圈,在大生活圈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力和表達力,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培養(yǎng)洞察力和鑒別力,尤其要發(fā)展好書本外的知識,擴寬學語文的形式與渠道,建立大語文觀,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最終達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張云榮.文學閱讀中的生命感悟[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2(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