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梅
一、營造快樂輕松的游戲氛圍
剛?cè)雽W的孩子和幼兒園的孩子差不多,還是喜歡游戲。能讓他們在游戲中邊玩邊學是最好不過的了。根據(jù)兒童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開展一些小游戲,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例如,我喜歡自己畫一些圖畫,圖下面就寫著相應的音節(jié),先把圖畫遮住,讓學生讀音節(jié)猜圖畫,或者看圖畫說音節(jié)也可以,看誰說得對、說得快、說得多。再例如,用“我是小老師”的游戲練習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給學生一人發(fā)一張有音節(jié)詞的卡片,老師照著一張記有全班學生所有音節(jié)的紙隨便讀一個音節(jié),學生聽完后馬上檢查老師讀的是不是自己手上卡片上的音節(jié),是的話就上臺當小老師教全班孩子大聲讀。學生對這些形式多樣的小游戲很感興趣,都很積極地參與進來。
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新鮮、新奇的學習環(huán)境
在一種能讓人感到新鮮、新奇的環(huán)境中學習,一般效果是出人意料的!例如,每學完一些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就把能用這幾個聲母韻母拼讀出名字的學生姓名寫在黑板上,讓大家來猜猜寫的是誰呢?讓寫到名字(或只是姓)的同學給大家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比如,學了“mɑ”(馬),就說這個姓的同學今天該表演節(jié)目了;學了“l(fā)i”和“yɑn”后,如果班上有叫“李艷”的孩子就更好了,直接寫出他(她)的拼音名稱,請相關孩子自己站起來上臺展示自己。再比如,學了“ou”這個復韻母后,我就在黑板上寫下:“ou lɑo shi”讓孩子們猜猜這是誰?肯定有孩子會拼出這是“歐老師”。當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和老師還有另一種寫法后,當這節(jié)課學到了自己的拼音名字后,孩子是會感覺很新鮮很激動的。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全班孩子的名字好好想一想,看看哪節(jié)課能拼讀哪些孩子的名字,先做好記錄。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拼音字母的音、形,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學起來輕松愉快。
三、在繪畫中學拼音
學生學拼音學得快,忘得也快,這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而所有的孩子幾乎都喜歡鮮明的色彩和生動直觀的圖畫。在教學中,我注意利用這一點,在課堂中,讀累了就讓學生們畫一畫。比如老師在黑板上寫出音節(jié),如:huɑ er(花兒)、xi guɑ(西瓜)、tɑi yɑng(太陽)、hu die (蝴蝶)、bɑng bɑng tɑng(棒棒糖)等學生熟悉的、容易畫的,讓孩子上臺根據(jù)音節(jié)畫出圖形;或者讓兩個孩子一組,一個寫音節(jié),一個根據(jù)音節(jié)畫圖畫,看哪一組做得最好。這樣對漢語拼音就進一步加深了印象。
四、把拼音融入學生生活中
我覺得這點對于學習拼音、強化拼音是最重要的!把學習漢語拼音盡量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時時、處處都能接觸到拼音。如,引導學生拼拼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同學的姓名;在黑板一角開辟一個布告欄,指導值日生用漢語拼音寫出當天該值日的同學名字;低年級學生習慣每節(jié)課都要問問老師下節(jié)是什么課,教師就可以自己設計一張課程表,完全用漢語拼音寫,這樣學生再問時,就讓他自己去看看,即使他當時還不一定拼正確,但當他上課后就知道了,原來語文(或數(shù)學等)是那樣拼寫的;另外,我還喜歡在教完所有的字母后讓學生用拼音在作業(yè)本上寫出自己的名字(沒寫對的教師幫忙修改)以及老師、班級等封面信息。每次發(fā)作業(yè)本都讓學生幫著老師發(fā),拼音學得越差的學生越要被叫發(fā)作業(yè)本,這樣又進一步加強了拼音在他頭腦里的印象,越來越牢,想忘都忘不了。
我相信,只要激發(fā)出學生對拼音的學習興趣,時時、處處都讓學生和拼音快樂地在一起,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拼音,快樂學習拼音,輕松學好拼音!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