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燕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俗話說:“字如其人”。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時,不僅要突出強調寫字的方法和技巧,還要使學生能感受到漢字的結構美、形體美和寫好字的成就感,更要陶冶學生情操,磨煉其意志,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興趣成就永恒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信d趣才有動力,有興趣才有潛力,有興趣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們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在聽故事的時候他們聚精會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認真。針對他們的這一年齡特征,我會講述王獻之練字用盡十八缸墨水,張芝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岳母刺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勤奮與自強,激發(fā)學習興趣,讓他們從中受到強烈激勵,同時又能學習古人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進行書寫指導時,我總是按這樣的步驟進行:看、記、描、仿??淳褪亲屑氂^察,從漢字的整體結構到每一筆的起落位置都要看清楚、明白;記就是分析,分析部分與部分之間該如何穿插、筆畫的疏密該如何擺放;這樣只是做到了眼到心到,還要做到口到手到,即摩寫,包括書空和描紅,讓學生一邊說字的筆順一邊寫,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漢字結構和筆畫安排的領悟;最后是仿寫,對照田字格里的字,認真書寫,寫后對比修改。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漢字的能力是指導書寫的關鍵。
三、身教勝于言傳
在教學寫字過程中,單憑我們的講解會顯得枯燥而乏味,某些注意點的描述又顯得抽象而不易理解。其實,我們的范寫,或運用投影,或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地展示,可以直接刺激感官,使整個過程一目了然,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使教學顯得生動起來。
四、時間分配合理
字不是寫得越多就越好,重要的是在于寫字的效率。字要天天練,但每次練字的時間要短,分量要適當。經過實踐,我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將一課的練字任務分散到一課教學的各個課時或一課時的不同時間來完成。每次練習時間不宜太長,寫的分量不宜太大,否則學生容易疲勞,這樣不僅效果不好,而且會養(yǎng)成學生寫字潦草的習慣,對以后的學習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五、習慣養(yǎng)成自然
在孩子寫字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姿勢,尤其不能一邊說話一邊寫字。而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需我們反復強調、嚴加督促,可真是一場“持久戰(zhàn)”呀!
總之,寫好字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最重要的體現(xiàn)之一,因此在小學階段要實實在在地抓好寫字教學,為學生終生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