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原是人類思想的結(jié)晶,也就是啟發(fā)人類思想的母胎。它產(chǎn)生了人生存在的意義,它供給了知識饑渴的乳料。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發(fā)明家,都從書堆中進去,再從書堆中出來。
因書本與人類關聯(lián)之親密,所以古來學者多把書本當作人類的朋友看待。史曼爾說得好:“一個人常??苛怂x的書而出名,正像他靠著所交的朋友而出名一樣;因為書本和人們一樣,也有友誼。一個人應該生活在很好的友伴中間,無論是書或是人?!?/p>
同時亦有一位,他卻把人生當作書本來看,那就是詩人高法萊了,他說:“一個人好像一本書,人誕生,即為書的封面;其洗禮即為題贈;其啼哭即為序言;其童年即為卷首之論見;其生活即為內(nèi)容;其罪惡即為印誤;其懺悔即為書背之勘誤表;有大本的書,有小冊的書,有用牛皮紙印的,有用薄紙的,其內(nèi)容有值得一讀的,有不值卒讀的??墒亲詈蟮囊豁撋?,總有一個‘全書完的字樣?!彼∥依m(xù)上一個“貂尾”,就是在人的誕生之前的受精成孕,就是書版付印前之文人絞汁的草稿了。
書即是人,人亦即是書。
(李中一摘自《郁達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