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小
趙匡胤是個典型的“官二代”。憑借父親的關(guān)系投奔了父親的老部下王彥超。王彥超很熱情,又是噓寒問暖,又是請客吃飯,就是絕口不提給他安排工作的事兒。最后,王老板拿出~點兒路費,客氣地打發(fā)他走人了。
隨后,他又到隨州刺史手下打雜,沒經(jīng)驗沒技術(shù)。干了不到半年,因被刺史的兒子排擠,只好卷鋪蓋走人。
兩次碰壁后,趙匡胤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后臺多硬,如果自己沒有真才實學,就很難在職場上混下去。趙匡胤決定不再靠關(guān)系。他聽說大將軍郭威正在征兵,就走進了軍營。這一次,他很低調(diào)地說,自己只想當一個普通士兵。郭威覺得他挺務實的,把他留在了身邊。
跟在郭威身邊,趙匡胤學到了很多寶貴經(jīng)驗,從一個職場菜鳥慢慢蛻變成了職場精英。郭威即位后,他也順理成章地做了禁軍部隊的小隊長。
按說,趙匡胤應該安安心心做好本職工作,努力表現(xiàn)爭取繼續(xù)升職才對。但是,他卻做了一個讓很多人瞠目結(jié)舌的決定:辭去小隊長的工作,到太子手下工作。
太子集團跟皇帝集團肯定沒法比,不但工作環(huán)境差,薪水低,而且隨時面臨公司倒閉的風險。但是,趙匡胤認為,在原崗位上工作,自己因受制于郭威,并沒有太大的發(fā)展空間,換一家小公司,自己能參與到更多的工作中去,學到更多的東西,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果然,太子對趙匡胤非常重視,什么棘手的工作都放心大膽地交給他去做。接下來,趙匡胤放開手腳,盡職盡責,打了許多勝仗,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稱贊。
當太子做了皇帝后,趙匡胤一下子升職為殿前都檢點,掌握著后周的兵權(quán),成為后周集團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管。但是,見多了職場沉浮的趙匡胤知道,給人打工,不但受制于人,還隨時都有失業(yè)的危險,所以,他利用自己積攢的人脈和威望,另立爐灶,自己當了開國皇帝。
趙匡J亂從最底層起步,一點點提高自己的技能,努力尋求最大的發(fā)展空間,終于從一個一無所知的年輕人變成了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趙匡胤的職場之道,值得當今草根職場人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