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微微
提起詩圣杜甫,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定是一個清癯消瘦、雙眉緊蹙,但又昂首向天、堅韌不拔的老者。
這種老,和年齡無關(guān),而是像他的詩一樣沉郁、厚重與悲愴。所以,后世有人評論,從詩作上來看,李白沒有暮年,杜甫沒有青年。
事實上,出身官宦之家的杜甫,不僅有著裘馬清狂的青年時代,而且直到34歲,他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啃老族生活。因家中數(shù)代都有人在朝中為官,杜甫曾自豪地稱自家祖?zhèn)鞯穆殬I(yè)就是當官。所以他有理由相信,他關(guān)于未來的夢想,絕對不只是一個空想。
家境殷實,同時又是家中長子,這使得杜甫不但生活衣食無憂,而且得到了分外的重視和寵愛。母親去世后,為了給杜甫一個更溫暖也更遼闊的成長環(huán)境,尚未記事的他被父親從老家送到洛陽姑母家。
姑母為人賢德,對幼小的杜甫關(guān)懷備至,勝過親生兒子。據(jù)說有一回,兩個孩子同時患病,姑母為了保住杜甫的性命,忍痛舍棄了兒子。
除了無盡的關(guān)愛,杜甫的成長環(huán)境也不容小覷。當時的洛陽,其繁華、富庶及文明程度,遠不是其他地方所能及??梢姡鸥Σ粌H沒有輸在起跑線上,更是在起跑線前,遠遠地甩了他人幾條街。
同時,杜甫也不需要用時間來證明自己。他7歲能作詩,14歲便已揚名文壇,從此,談笑皆鴻儒,出入無白丁。那些牛氣哄哄的文人與權(quán)貴,都一大把年齡了,還以與少年杜甫交往為樂、為榮。也正是在這期間,杜甫得到岐王李范的賞識,經(jīng)常出入李范的府第。杜甫在晚年漂泊到了潭州(今湖南長沙),遇到了當年著名歌唱家李龜年,感慨萬端地寫道“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19歲,年華正好的杜甫意氣風(fēng)發(fā)地上路了。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走出書齋廣泛地接觸社會人生,廣交天下詩友,尋求從政的道路,已然成為時尚。有閑又有錢、才氣和名氣都爆棚的杜甫,自然不甘落伍。
24歲,杜甫暫別山水,回洛陽參加人生第一場科舉考試。對志在必得的他來說,這次考試不過是走走過場,只要他肯到考場露個臉,功名利祿便盡收囊中。不料造化弄人,結(jié)果未能得償所愿。雖然會有不快,但對此時的杜甫來說,總有一天,未來會以他想要的模樣,跪求他原諒之前的戲謔。
很快,杜甫便再次投身于漫游祖國的大好河山。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漫游中,他遇見了自己畢生的偶像李白。詩圣與詩仙,圓滿完成了世間的邂逅。他們結(jié)伴而行,以清風(fēng)為筆,以落日為墨,以詩歌為酒,縱情潑灑著文藝青年的沖天情懷。
30歲,在家人細致入微的安排下,杜甫娶了妻?;楹蟮亩鸥Γ睦镆廊蛔≈粋€十六七歲的少年,玩性不減,死性不改。在他看來,說走就走,才是人生最燦爛的自由。很快,杜甫又帶著他那顆活蹦亂跳的少年心,開始了第三次漫游。
34歲,遲遲不曾斷奶的杜甫,遭遇了人生重創(chuàng)——父親去世。做了三十多年的資深啃老族,杜甫只學(xué)會了花錢,從不懂得如何掙錢。沒了父親,對杜甫而言,不僅失去了一位至親,更意味著失去了一種生活方式。從此,杜甫不僅沒了閑錢去游山玩水,連生存都變得舉步維艱。
35歲,從云端直直跌落的杜甫,很榮幸地參加了一次特殊考試。這次考試,是當朝天子專為征集天下對文學(xué)藝術(shù)有一技之長的人而舉行的。以杜甫的才能,得到天子的青睞,撈得一官半職不是難事。然而,作為考試總指揮的宰相李林甫卻不喜歡新進人員,也擔(dān)心賢才入選不利于他把持朝政,于是從中作梗,致使無一人及第,反而上表祝賀皇帝,說是“野無遺賢”。
考試之路被權(quán)傾朝野的宰相堵死,走投無路的杜甫開始到處結(jié)交權(quán)貴,向貴人投贈,向皇帝獻賦,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這些投贈詩一般都是這樣的格局:頌揚對方的功德,講自己經(jīng)國濟世的抱負與才能、目前的困境,或明或暗地呼喚對方給予提攜。
杜甫一邊在官場上乞討著,一邊又在生活中乞討著。他有個族孫住在長安城南郊,為了叨擾一頓飯吃,他每每前去走動,但這位族孫生活也不寬綽,見長輩來了,心里老大的不樂,嘴上不好說什么,卻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來:打井水淘米,使勁擺動水桶,把水攪渾;到園中砍菜,又亂砍一氣。杜甫看在眼里,記在心間,尊嚴零落一地,卻不能做到硬氣地離開。
掙扎了近十年,杜甫終于得到一個看守庫房的職位。官位卑賤,薪水也微薄,養(yǎng)活一家人仍是問題。更悲摧的是,謀得小官一個月后,安史之亂爆發(fā)。他十年的辛苦努力,再次化為泡影。
隨后,杜甫先是身陷囹圄,逃出后為官又被貶。再次失去經(jīng)濟來源的杜甫,又一次過上了居無定所、輾轉(zhuǎn)漂泊的生活。59歲那年,杜甫乘船逃難到湖南耒陽,恰遇暴雨泛濫,江水暴漲,他被困在船上,連續(xù)十多天沒能吃上飯。耒陽縣令得知消息后,親自撐船把杜甫接到了縣衙,并為他準備了豐盛的酒水飯菜。由于暴食暴飲,當天夜晚,杜甫撐死在自家的破船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杜甫,就這樣凄慘離世(一說是,杜甫因糖尿病而死)。
從啃老族到乞討族,因為那些飽含血淚、憂國憂民的詩作,杜甫總算對得起,也配得上自己所受過的苦難。
編輯/從玉
神童就是這么神
葉之秋
晚唐宰相李德裕從小就是個神童,連唐憲宗都非常欣賞他。生了這樣一個神童兒子,作為父親的李吉甫自然是非常驕傲,經(jīng)常在同僚面前炫耀自己的兒子。宰相武元衡卻表示不屑一顧:不就一個小屁孩嗎,有必要說得那么神嗎?
李吉甫不高興了,特地把李德裕從家里帶到辦公室,讓兒子去拜見武元衡,讓武元衡親眼見識下自己的孩子有多么了不起。他讓兒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書,自己出門辦事去了。
這時,武元衡來了。李德裕見到武元衡時,連忙起身行禮問安,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武元衡讓李德裕坐,李德裕斜著身子坐了。武元衡想考察一下李德裕是不是真的少年老成,就提了一個問題:“孩子,你在家喜歡讀什么書?”
沒想到李德裕久久不回答。武元衡以為李德裕答不出來,哈哈一笑,轉(zhuǎn)身出去了。第二天,武元衡見到李吉甫,故意開玩笑說:“親,你兒子是個癡呆?。 崩罴B忙詢問是怎么回事,武元衡就把自己提問,而李德裕無言以對的窘態(tài)說了出來。李吉甫很是慚愧。
回到家,李吉甫斥責(zé)李德裕丟了自己的臉。李德裕卻很平靜地回答。父親不必生氣,我并不是回答不出來,而是不屑于回答武宰相的問題:“武先生身為一國宰相,應(yīng)當關(guān)心那些調(diào)理陰陽、處理國政的大事,怎么能夠問一些讀什么書的小問題呢?像詢問讀書的事情,是成均館和禮部負責(zé)的事情啦?!?/p>
李吉甫急忙把兒子的說法告訴武元衡,武元衡很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