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娟
三國時,曹操準(zhǔn)備把關(guān)中地區(qū)的軍隊收納到自己麾下。關(guān)中有個叫許攸的將軍,自恃有幾萬兵馬,到處揚言說曹操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曹操非常惱怒,準(zhǔn)備發(fā)兵征討許攸。
當(dāng)時,曹操腹背受敵,吳、蜀二軍時不時地侵?jǐn)_著他,此時非常不適宜節(jié)外生枝,但正在氣頭上的他哪還顧及這些,只想早早地收拾許攸,一戰(zhàn)而后快。群臣勸曹操用招撫的方法使許攸歸順,不要出兵強攻,曹操心里一煩就把刀拿在手上,說誰再勸他就殺了誰。群臣個個都嚇得噤若寒蟬,不敢吱聲了。
只有杜襲仍然堅持勸諫,但他并沒有直言指出曹操這個決定多么錯誤,而是繞了一個彎子問曹操:“主公,依您看,許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不過是個匹夫罷了!”曹操不屑地說。杜襲點點頭,順著曹操的話說:“對呀!像許攸這樣的匹夫,又怎么能了解您的胸懷呢?所以您根本犯不著跟他生氣。吳是豺,蜀是狼,許攸只是一只小狐貍,以您的身份去打許攸,人們會說您恃強凌弱,即使打勝了也不光彩!”
曹操一聽,覺得有道理,就爽快地接受了他的勸告,不再出兵,改用以優(yōu)厚的條件去招撫許攸,最后,果然沒用一兵一卒就順利解決了這件事。
杜襲之所以能在曹操盛怒時說服他,原因在于,杜襲用贊揚代替了否定。人與人相處時,激烈的語言有時很難達到良好的說服效果,多說一些贊揚的話,借此表達自己的意思,不僅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還可增加你的個人魅力。
公事公辦,私事私辦
閆澤川
東漢時,漢陽郡的長史蓋勛為人正直,才能出眾。當(dāng)時,漢陽屬涼州管轄,涼州刺史梁鵠是蓋勛的好朋友,梁鵠在政務(wù)上有什么疑惑,經(jīng)常向蓋勛請教。
涼州管轄的其他幾個郡內(nèi)官吏貪贓枉法,十分腐敗。武威太守仗著朝廷中有后臺,橫行不法,魚肉百姓。梁鵠手下的刺史從事是個不畏強暴的正直官吏,他依法查辦,狠狠打擊了那些貪官污吏的囂張氣焰。
梁鵠得知后,害怕刺史從事這樣做會連累自己,便找蓋勛商量,說自己想殺掉刺史從事。正巧,蓋勛和刺史從事是一對冤家,有人建議他乘機將刺史從事除掉,蓋勛斷然拒絕,義正詞嚴(yán)地說:“為了個人私怨,殺害賢良的人,這是不忠;乘別人危難的時候去謀害人家,這是不仁!刺史從事雖然和我是冤家,但我絕不會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當(dāng)梁鵠向蓋勛征詢?nèi)绾翁幹么淌窂氖聲r,蓋勛又說,喂養(yǎng)鷹鳶,訓(xùn)練它們的兇猛,目的是讓它們?nèi)ゲ蹲将C物;然而如果你訓(xùn)練好了,卻又烹掉它,那你還喂養(yǎng)鷹鳶干什么呢?梁鶴聽了,便放棄了殺刺史從事的想法。后來,刺史從事知道了這件事,親自登門道謝,蓋勛避而不見。在蓋勛看來,自己勸梁鵠不要殺刺史從事,純粹是公事,跟私人恩怨無關(guān)。對刺史從事,他依然“怨之如初”。
公私分明,知道什么情況下該秉公辦事,什么情況下該講究私人恩怨,極其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