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湖畔
一次,唐德宗心血來潮,想去基層走訪走訪。這一走就走進了趙光奇的家里。
趙光奇是個老實巴交、土里刨食的農(nóng)民大哥,以前沒見過皇帝,因此并不知道來訪者的身份,在心理上也就沒有什么懼怕之感?;实蹎柪馅w:“老伯,你過得怎么樣啊?”一般來說,面對領導和藹可親的詢問,被問者通常會滿臉幸福地回答,謝謝領導關心,我過得很好。老趙卻直言不諱:“我呀,過得一點都不好。”這個回答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唐德宗心想,地方政府寫給自己的報告上明明說,今年全國糧食大豐收,百姓安居樂業(yè),可老趙為何還不滿意???于是接著問:“今年明明是大豐收,你為什么不高興啊?”老趙的回答很直白:“皇帝不講信用?!?/p>
接下來,老趙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對“詔令不信”進行了具體詮釋:“以前兩稅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賦稅了,但是官府從百姓家中強取的又超過了以前的兩稅。后來又實行官家征購糧食,但這只是借口,實際上就是巧取豪奪,百姓連一文錢都得不到。一開始,只是讓百姓把糧食運送到路邊,現(xiàn)在卻要求百姓把糧食運到百里之外的京西行營,因路途遙遠,致使車壞牛死,家家破產(chǎn)。百姓如此愁苦,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直到此時,德宗才知道原來那些大臣的報告都是虛假之言,與實際情況根本不符。德宗當即免除趙光奇家的賦稅。
這樣看來,趙光奇是幸運的,因為他大倒一番苦水就被免除了沉重的賦稅,而其他那些還受賦稅之苦的老百姓怎么辦呢?德宗看到趙光奇家的情況后,本該反思自己的為政方式、官員為何要謊報民情、政令為何得不到有效實施等。他卻沒有想到這些,連司馬光都說他這樣做實在是隔靴搔癢。然而,隔靴搔癢的又豈止德宗一人?
編輯/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