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
清朝時,有個叫方觀承的書生進(jìn)京求職,走到江蘇時,身上沒錢了。他想起有朋友住在這里,就想去朋友家借點(diǎn)錢,剛走到大門口就被看門的趕走了。
方觀承隨后溜達(dá)到旁邊的一個自由市場,站在肉攤前看攤主賣肉。買肉的人實(shí)在太多了,攤主一邊切肉稱肉,一邊收錢記賬,手忙腳亂,把方觀承給看樂了。
他說:“我?guī)湍阌涃~怎么樣?”攤主答應(yīng)了。
就這樣,方觀承找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坐在攤主旁邊記賬,攤主一筆筆喊著,方觀承就一筆筆記下來。
辭行時,攤主請他吃了告別飯,送給他一套新行囊,里面是這些日子的工錢——4000錢。有了第一桶金,方觀承就有底了,路上還接濟(jì)了一個和他一樣潦倒的書生。這一趟去北京,方觀承沒白去,不僅考試成功,后來,他還做到了直隸總督、陜甘總督等要職。
所以說,無論讀了多少書,上了什么學(xué),必要的時候去賣豬肉也沒什么,關(guān)鍵是自己心中的目標(biāo)一定要明確,知道心之所向,有了人生規(guī)劃,從哪兒起步都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