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燕
一年一度的復活節(jié)。有智庫同事發(fā)E-mail 向大家免費轉讓去白宮“滾蛋”的票,我很幸運地得到了去白宮“滾蛋”的票。
白宮“滾蛋”,此滾蛋非彼滾蛋,此“滾蛋”是白宮自1878年沿襲至今的傳統(tǒng):即在每年復活節(jié)后第一個星期一這天,美國總統(tǒng)不論公務多么繁忙、多么日理萬機都要抽出身來偕第一夫人、子女在白宮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同樂。說得具體點就是與孩子們一道在白宮后院即南草坪進行滾彩蛋大賽,第一夫人還會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講復活節(jié)的故事,屆時,白宮官員及實習生也會身著各式美國歷史服裝來一番時空穿越。
復活節(jié)本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雞蛋、絨毛小雞和小兔子是復活節(jié)的象征,前兩者預示著破殼而出的新生命的降臨,后者則因極強的繁殖力而被視為新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復活節(jié)前夕,家人和孩子會將或煮得很老,或只是空空蛋殼的雞蛋著色打扮成彩蛋。傳說中復活節(jié)時兔子會將這些彩蛋藏在室內(nèi)或草地里讓孩子們?nèi)ふ?,于是許多家庭在花園草坪中放置了許多彩蛋,讓孩子們玩找彩蛋的游戲,商場貨架也擺滿了孩子們喜愛的小兔和彩蛋形狀的巧克力。
白宮“滾彩蛋”則是復活節(jié)最負盛名、最具特色的活動。它的發(fā)起人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林肯的兒子塔特,而最早確立“滾蛋”活動儀式的是總統(tǒng)海斯。1878年的一天,一群孩子走近正在散步的總統(tǒng),詢問是否可以到他的后院來玩?;氐桨讓m后,海斯隨即簽署命令:任何孩子在復活節(jié)后的第一個星期一都會被允許進入白宮后院。那個星期一的早晨,孩子們冒險進入白宮南草坪,見沒人驅(qū)趕,就開始了自發(fā)的滾蛋游戲。
在小布什時代,白宮“滾蛋”的票是復活節(jié)前夕在白宮附近免費領取的,3萬余張票自早7點起開始發(fā)放,先到先得、發(fā)完為止。為了讓孩子得到入場機會,許多家長午夜就在白宮外排起了等票的隊,真可謂“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為解決外地孩子無緣白宮“滾蛋”的遺憾,奧巴馬入主白宮后將排隊領票改為通過網(wǎng)上搖號抽簽的方式派送門票,這樣無疑將本是華盛頓孩子的專利輻射到了全國,使全國各地的孩子都有了平等的白宮“滾蛋”機會。
星期一上午8點,孩子們和不惜請假陪同孩子前往的父母們個個身著正裝入場。白宮后院從里到外臨時搭起了三個大棚,一個大棚為一道崗,人多而有序,我和孩子也隨著人流魚貫而入。9時,奧巴馬夫婦吹響了滾蛋比賽的哨聲,數(shù)百名孩子站成一排揮動著長勺向前推蛋,最快到達終點的勝利者將獲得所有“滾蛋”者的彩蛋。
對于包括我孩子在內(nèi)的小朋友來說,到白宮玩耍、有雞蛋可拾、有卡通動物相陪、有第一夫人扮演成“野獸國”的角色講故事,無疑是童年歲月中非常有趣的難忘經(jīng)歷?!皾L蛋”滾得快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能在盡情地玩耍中、在分享的免費禮物中、在與兔子“邦尼”的擁抱中度過歡快的一天。
在美國,常有人將政要的親民斥為“親民秀”。如果說沿襲了上百年的白宮“滾蛋”傳統(tǒng)也是“親民秀”的話,這樣的“親民秀”倒也不錯。百年來,曾給數(shù)十代孩子帶來了無盡快樂的白宮“滾蛋”既沒有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中止,也沒有因為其后的“財政懸崖”而喊停。一諾千金, 真可謂“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此,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