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林
卡拉水電站上壩址平洞地震波CT探測
黃鳳林
(浙江華東工程安全技術(shù)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采用平洞地震波CT探測方法,可以查明平洞間裂隙特征、形態(tài)、強卸荷位置以及拉裂縫是否連通等,為地質(zhì)人員處理壩址基礎(chǔ)提供依據(jù)。
平洞地震波CT探測 觀測系統(tǒng) 地震波波速 炸藥 破碎巖體
雅礱江卡拉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西北部的雅礱江上,壩址距木里縣城120km,距西昌市365km??ɡ娬境鯏M上、中、下三個壩址,壩段長約17.5km。工程區(qū)對外交通極為不便,沿雅礱江右岸上、中、下壩址間有新建勘測公路相通。
我公司于2010年5月2日至2010年5月16日,對卡拉水電站上壩址上壩線壩址區(qū)PD39~PD40、PD39~PD43、PD39~PD44三組平洞進行地震波CT探測,獲得地震波射線5544條。
工程區(qū)位于康藏高原東南,工程區(qū)內(nèi)山川地勢呈北高南低狀,屬于大雪山脈,山峰高程多在5000m左右,相對高差多大于1000m,屬高山地貌。雅礱江在本區(qū)自北向南流,江水水面寬大(在60m以上),水流較急,河谷及其支流強烈侵蝕切割。
卡拉水電站上壩址上壩線基巖以變質(zhì)砂巖為主,部分測段有砂質(zhì)板巖、大理巖和含炭質(zhì)板巖。為了查明平洞間裂隙特征、形態(tài)、強卸荷位置以及拉裂縫是否連通等,特布置平洞地震波CT探測。
2.1探測儀器
平洞地震波CT探測使用美國的SE-24工程地震儀及配套設(shè)備。該儀器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符合物探規(guī)程對儀器參數(shù)的要求。
2.2探測原理及方法
地震波速度層析成像技術(shù)(地震波CT)是基于地震波射線理論,通過測量地震波的旅行時間,研究地震波在地層中速度場的變化,對地震波射線進行追蹤反演,重構(gòu)地層數(shù)據(jù)模型。由于其原理與醫(yī)用CT相仿,故簡稱地震波CT。
平洞地震波CT探測是利用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兩個平洞,一個平洞激發(fā)地震波,另一個平洞接收地震波。在兩個平洞間作出大量交叉的地震波射線,讀取每條射線的地震波初至時間。把兩平洞間的斷面劃分為M個小單元,依據(jù)每一條射線的激發(fā)點坐標、接收點坐標、地震波初至時間,遵循Fermat原理計算射線路徑,建立大型線性方程組,采用重構(gòu)模型反演擬合算法求解每一個單元地震波速度。
本次探測具體采用方法為:
(1)在PD40平洞左壁風鉆孔孔內(nèi)激發(fā),激發(fā)點距一般為2.0m,風鉆孔孔深一般為1.5m,放炮洞段為洞深1.0~100.0m。在PD39平洞左壁接收,道間距為2.0m,接收洞段為洞深0~100.0m。
(2)在PD43平洞左壁風鉆孔孔內(nèi)激發(fā),激發(fā)點距一般為2.0m,風鉆孔孔深一般為1.5m,放炮洞段為洞深1.0~80.0m。在PD39平洞左壁接收,道間距為2.0m,接收洞段為洞深0~100.0m。
(3)在PD44平洞左壁風鉆孔孔內(nèi)激發(fā),激發(fā)點距一般為2.0m,風鉆孔孔深一般為1.5m,放炮洞段為洞深1.0~108.0m。在PD39平洞左壁接收,道間距為2.0m,接收洞段為洞深0~92.0m。
本次所用CT軟件采用最短路徑射線追蹤法計算理論射線,以最小二乘共軛梯度法(LSQR法)進行反演解釋。LSQR法具有收斂快、穩(wěn)定性好、分辨率高等特點,而且易于用阻尼因子控制其反演成果質(zhì)量,可較準確地反演出各地層的形態(tài)以及巖體中的結(jié)構(gòu)構(gòu)造。
地震波CT反演擬合計算結(jié)果,得到每個地層單元的波速值以及整個斷面的地層波速等值線圖。結(jié)合已有地質(zhì)資料,對斷面波速等值線圖作出合理的地質(zhì)解釋,可繪制地震波CT波速-地質(zhì)解釋成果剖面圖。平洞地震波CT探測觀測系統(tǒng)示意圖見圖1。
圖1 平洞地震波CT探測觀測系統(tǒng)示意圖
3.1資料整理方法
(1)記錄整理?,F(xiàn)場探測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采取各項有效措施,使用炸藥爆破能量充足,獲得了大量的地震波原始記錄。要求原始記錄初至值清晰,質(zhì)量優(yōu)良。
(2)讀取射線旅行時間。剔除個別較差的初至值,準確地讀取每條有效射線的旅行時間。
(3)探測資料解釋。根據(jù)外業(yè)所取得的地震波初至時間,把每一條射線的激發(fā)點坐標、接收點坐標和地震波初至時間輸入計算機,使用CT專用處理軟件,選取適當?shù)膯卧叽?、擬合次數(shù)、阻尼系數(shù)等參數(shù),經(jīng)計算機多次迭代擬合運算,最終得到合理的、擬合效果較佳的斷面地震波CT探測波速等值線分布圖,然后根據(jù)巖體完整性分類,結(jié)合平洞資料,分析兩平洞間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和構(gòu)造,繪制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
3.2成果分析
(1)PD40~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分析。PD40~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波速等值線圖如圖2所示。圖3為PD40~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由圖3可知,PD40平洞洞深21.0~40.0m段與PD39平洞洞深0~26.0m段的較破碎巖體相連通。
圖2 PD40~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波速等值線圖
圖3 PD40~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
(2)PD43~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分析。PD39~PD43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波速等值線圖如圖4所示。圖5為PD39~PD43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由圖5可知,PD43平洞洞深0~23.0m段與PD39平洞洞深36.0~51.0m段的較破碎巖體相連通。
圖4 PD43~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波速等值線圖
圖5 PD40~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
(3)PD44~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分析。PD44~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波速等值線圖如圖6所示。圖7為PD44~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由圖7可知,PD44平洞洞深0~78.0m段與PD39平洞洞深0~ 42.0m段的較破碎巖體多處相連通。
圖6 PD44~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波速等值線圖
圖7 PD44~PD39平洞地震波CT探測成果解釋剖面圖
卡拉水電站壩址區(qū)平洞間拉裂縫是否連通,用平洞地震波CT探測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資料,為地質(zhì)人員選擇壩址基礎(chǔ)處理方案提供了依據(jù),取得了滿意的工程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現(xiàn)場測試時用風鉆孔放置炸藥爆炸作為震源,測試時風鉆孔要注滿水,這樣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大,原始記錄初至清晰。另外,使用的炸藥要用防水炸藥,不要用硝銨炸藥,因為用硝銨炸藥爆炸,洞中會有硝煙,工作環(huán)境會變壞,人在洞中無法長時間連續(xù)工作,工作效率會降低。炸藥的藥量不要太大,用75g半支炸藥,如果藥量太大,風鉆孔會炸塌,堵孔,影響下次使用。如果藥量太少,地震波原始記錄初至不清晰,會影響測試成果。
激發(fā)點坐標、接收點坐標要準確無誤,否則探測成果會影響壩址區(qū)基礎(chǔ)處理方案。另外,對于三維的平洞,兩平洞間的距離計算要用準確的三維公式來計算。
10.3969/j.issn.1672-2469.2014.02.003
P631.4
B
1672-2469(2014)02-0005-03
黃鳳林(1963年- ),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