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義工 別樣晚年
文/趙晨民
放掉執(zhí)掌了30年的教鞭,66歲的佘棟棟本可享受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但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服務中來。幫教少年犯和文明崗亭值班等志愿服務工作,他已經(jīng)累計服務超過400多個小時。
2007年,佘棟棟從蘇州科技學院退休。2012年的一天,報紙上刊登了老年義工團正在招募環(huán)保宣傳的義工,老佘心想自己正好是從事環(huán)保專業(yè)教學多年的老教師,于是便自告奮勇地報名了。老年義工團的負責人與老佘通過電話僅僅交流了幾句,對于環(huán)保宣傳的理念讓雙方一拍即合,隨后老佘就成了老年義工團環(huán)保宣傳隊的一員。
2012年4月,老佘在老年義工團幾位志愿者的帶領下,一同前往句容,開始了“一對一”幫教少年犯的工作。
長達30年的教齡,讓老佘與少年犯的交流毫無障礙。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和家訪,老佘開始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少年犯進行疏導。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現(xiàn)在少年犯們都親切地稱老佘為“干爺爺”。
除了幫教少年犯,老佘還擔任了汽車客運站文明崗亭的班長。
為了支持這項公益服務工作,老佘還把自己的老伴拉了進來,一旦有哪位老年義工需要請假,他馬上就讓自己的老伴頂班。老佘說,退休之前,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是他聽從老伴的領導,自從加入了老年義工團從事志愿服務之后,他就開始指揮老伴的工作了。而且自己投身公益的做法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走出家門,享受“樂活”人生
文/王大慶
一個人從單位退下來后,就意味著進入老年時代,見到親朋好友時聽到最多的一句問候語,便是“您現(xiàn)在可以享清福了”。誠然,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回到家里總算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并非所有的退休老人都能快快樂樂享福。
有一種人只滿足于“老有所養(yǎng)”,片面認為退休就是休息,就是坐在家里吃吃睡睡,他們哪里也不去,什么也不學,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度時光,患上“退休綜合癥”也就不足為奇。也有人曲解“老有所樂”,整天端著個保溫杯,不離麻將桌,白天打晚上打,打得昏天黑地,打得暈頭轉向,結果是傷了身體又傷和氣。還有一種人偏執(zhí)于“老有所為”,前腳才退休,后腳就找工作,年輕人都嫌累的活計他卻不服老,爭著干,以至于超出所能,影響了健康。
我認為,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通過參與社會活動,獲得心理滿足和精神快樂,才能真正享受幸福。參與社會活動的途徑很多,可以去社區(qū)廣場跳交誼舞,可以到老年活動中心打乒乓球,可以上圖書館看報刊雜志,也可以成立老年人聯(lián)誼會互相走動,結伴外出旅游,更提倡到老年大學學點電腦、書法、繪畫、烹飪、保健等知識,或參加社區(qū)的關愛下一代組織,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
現(xiàn)在的老人物質生活都有了保障,最主要的是精神上要快樂起來,心理上要年輕起來,幫助老年人樹立一種“樂活”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讓他們溫馨從容地享受夕陽,快樂地度過晚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