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楊婷婷“領土問題是最容易在外面樹敵的問題,也是轉嫁國內矛盾的一種做法”。曾長達24年擔任日本眾議院議員,并出任內閣官房長官及法務大臣等職的民主黨人仙谷由人,近日在東京接受《環(huán)球時報》赴日本采訪組的專訪時這樣表示。仙谷由人對華態(tài)度一貫比較溫和,曾直言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以及對華關系策略是“時代的錯誤”。而在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發(fā)生后,仙谷由人作為官房長官為放還中國船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認為,對于中日關系,真正的政治家和學者都應撐得起“軟骨頭”的批判,頂住民族主義的沖擊,坐下來尋求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 環(huán)球時報:東京被確立舉辦2020年奧運會,這被認為是日本的第二次機遇。您認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最大目標是什么? 仙谷由人:我是戰(zhàn)后出生的,那時日本已經結束二戰(zhàn),父母親將我取名為“由人”,含義就是“自由的人”。東京舉辦過一次奧運會,那是在1964年,奧運會之后東京實現(xiàn)了經濟騰飛。這和2008年奧運會后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類似。我認為,如今日本社會物質已經非常豐富了,以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應更豐富。在東京申奧的影片中,有一位女主播不停地表示“接待、接待、接待”,即指“無微不至的服務”。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意義在于建立更豐富的人際關系,包括日本與他國的關系。 環(huán)球時報:許多人擔心福島核電站對奧運的影響,您如何看待未來日本對待核能的態(tài)度? 仙谷由人:對于奧運會,福島核事故并不會是很大的障礙。重要的是,未來核能要不要使用,這不僅對日本,對歐洲、中國等都是很深刻的問題。 1964年后,日本面臨嚴重的空氣、水體污染問題,這是高速發(fā)展帶來的病癥。而在1973年發(fā)生石油危機,1加侖石油從1美元漲到20美元。因此,為解決環(huán)境問題,同時應對石油危機,日本選擇大力推進核能發(fā)展。我在2004年參觀過秦山核電站第三期。當時我向能源部門建議,將日本核能技術積極提供給中國。但該建議未被采納。而在2005年由于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導致反日小高潮。中日核能合作也未有進展。 核能問題中,核廢料的處理是比較棘手的。德國反核能最徹底,認為核能是“魔鬼的能源”,具有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的不可控性。一旦發(fā)生核污染,就無從解決。我想日本的技術和經驗應該提供給全世界,在一些核污染問題的信息上要積極公開。這不僅僅是日本的問題,也是所有使用核能國家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環(huán)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您如何看待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仙谷由人:關于歷史問題,我認為這源自日本的沖動。可以說,1915年日本迫使袁世凱政府簽訂“二十一條”,這是一切問題的發(fā)端。日本最初脫亞入歐,為跟上歐美步伐,是出于保護自己。但日本選擇的對象是中國和朝鮮,(給這兩個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我個人對此認為應該深刻反省。 《波茨坦公告》促使日本軍國主義的解體和民主主義傾向的復興。戰(zhàn)前日本已有民主主義傾向,多數決定和三權分立原則已經開始發(fā)展,但不完善。在《波茨坦公告》主導之下,日本開始了戰(zhàn)后發(fā)展道路。隨后“世界人權宣言”、布雷頓森林體系和IMF的建構等,形成了戰(zhàn)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 我在擔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之時,曾要求每位內閣閣僚都不得參拜靖國神社,我主張這點,并遵守這點。對于參拜靖國神社,我有兩個反對理由:首先,日本憲法第20條規(guī)定了信仰自由和宗教信仰不得干預政治,政教分離是憲法規(guī)定。另外,在靖國神社中受祭祀的有軍國主義的戰(zhàn)犯,這是美化戰(zhàn)爭的做法,與《波茨坦公告》是相抵觸的,因為《波茨坦公告》是要解體軍國主義。 我認為,日本現(xiàn)任首相安倍晉三的信條與其祖父岸信介的遺訓有關,追溯其先人們推動的“殖民滿洲”的概念,他不想否認先人們的做法。我認為這就是安倍的信條。2006年安倍第一次當選首相,將中國作為首訪國家,打破了小泉時期與中國外交的冰封時代。他曾為中日友好付出過努力。這與他現(xiàn)在貿然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東亞局勢緊張以及美國對日疑慮完全相反,這是重大的政治失策。 環(huán)球時報:您認為應如何解決中日領土爭端?您對兩國政治家有何建議? 仙谷由人:作為日本在野黨議員,我非常不希望在領土問題上發(fā)生戰(zhàn)爭行為。目前針對領土爭端,國際上一般有3種解決方法:一是動武,看誰力量大;二是誰也不說破,保持曖昧狀態(tài);三是采用國際法,在國際法庭爭個青紅皂白。我最不希望采用武力解決?,F(xiàn)在有一種說法,中國在今年的APEC峰會上將不會接待安倍。在日本政治家意識中,有對中國強大的擔憂,這是事實。過去十年來,無論是互聯(lián)網上,還是傳統(tǒng)媒體上,中國對日態(tài)度非常嚴厲?! ☆I土問題是最容易在外面樹敵的問題,也是轉嫁國內矛盾的一種做法。日中兩國的政治家和學者都不能對此跟著搖旗吶喊。用軍事挑釁或依靠戰(zhàn)爭來解決領土問題,都已經不符合國際常識。在當前的日中關系形勢下,真正的政治家和學者都應撐得起“軟骨頭”的批判,頂住民族主義的沖擊,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兩國媒體不要煽動各自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要堅持“不要戰(zhàn)爭”的提法。 環(huán)球時報:中日之間現(xiàn)在能一起商談的重要問題有哪些? 仙谷由人:現(xiàn)在的國際問題,很少是甲和乙兩家就能談判解決好的?,F(xiàn)在的中日問題,可以加入韓國,一起來解決。如在禽流感、空氣污染、石油危機等問題上都需要日、中、韓三國共同商議解決?! ∥艺J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著致病成分。如今中國也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所以也無法逃脫受傷。我認為為了防止金融資本主義或者是貪婪資本主義的病發(fā),日中韓必須共同建立預防機制。在經濟和金融領域,東亞不妨學學歐盟,共同抵御美國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襲擊。由于世界經濟是以美元為貨幣基軸的體系,日元和人民幣不能直接購買對方的商品或者直接進行投資。因此,如果我們能更多地增長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貿易額,就能減少美元資本的影響。如果今后日元和人民幣之間能直接兌換,用來進行貿易和投資的話,中日就能避免美元的影響。 現(xiàn)在的國際社會面臨很多問題,如金融問題、健康問題、環(huán)境問題等等,都需要大家坐下來一起協(xié)調解決,這才是王道、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