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適遠
且末吸引我的注意是前幾年的一則消息,消息說在新疆且末這個保留了幾千年古名稱的古城,在位于縣城西南不到10公里的扎滾魯克墓地,出土了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最早年代的撥弦古樂器——兩件箜篌”。這不禁使我對且末充滿了遐思。
當?shù)赜性S多傳說:西域三十六國時,曾經(jīng)有3萬多樓蘭人為了躲避戰(zhàn)亂逃到且末城,但以后這些來自鄯善國的樓蘭人和且末古城就仿佛深藏在沙漠里一樣再也杳無音信。1957年中科院沙漠研究所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城,從地面散落的大量木牘得知,是鄯善國且末州的法律文書。當時,當?shù)厝司蛡髡f沙漠中有一座古城,里面到處都是珠寶,于是就有人騎著駱駝,帶著干糧到沙漠深處去探寶。其中有5個結(jié)伴尋寶的人剛剛找到古城,還沒有來得及去挖寶,就刮起了沙塵暴,而他們也是趕緊懸崖勒馬,才能死里逃生,而以后那座神秘的古城就再次消失了。
揣著傳說,我到達了且末,和幾個阿拉其熱瓦甫的傳承人終于見上了面:巴拉提·吐爾遜、買買提明·庫爾班、賽米江·買買提,他們幾個是演奏阿拉其熱瓦甫的民間高手,經(jīng)常湊在一起切磋技藝。縣文體局非常重視阿拉其熱瓦甫的保護,在自治區(qū)的支持下阿拉其熱瓦甫最終列入了自治區(qū)級保護名錄。這次我們來到且末縣,雖然最終是為了且末賽乃木而來,但對于我來說,恰好是近距離觀察阿拉其熱瓦甫的絕佳機會。
陪同的縣文化館的朋友熟知從挖掘到申報的全部過程,自然也洞悉有關阿拉其熱瓦甫的一些信息。據(jù)介紹,阿拉其熱瓦甫是保留最原始的樂器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薩滿教,幾千年來一直在且末縣的各種麥西熱甫中存在,歷史悠久。阿拉其熱瓦甫被稱為“克依奇熱瓦甫”,意思是放羊人的熱瓦甫。這個信息顯然透露出阿拉其熱瓦甫和遙遠的游牧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恐怕是游牧時代留下來的記憶了。
到了巴拉提·吐爾遜家里,他說:“做阿拉其熱瓦甫用紅棗木、桑木、沙棗木最好,但是現(xiàn)在我們縣里生態(tài)太脆弱了,我們大家都很愛惜,所以做阿拉其熱瓦甫的木頭都是從其他縣買來的?!庇嘘P且末縣的生態(tài)我們早有所耳聞。我問起縣里植樹造林的情況,他露出一絲笑容:“我們每年都種兩次樹,義務植樹造林,現(xiàn)在你看縣城外面的綠化帶多大,沙塵暴天氣、浮塵天氣也少了一半,以前只要一刮風,城里頭都是黃的,家里到處都有沙子?,F(xiàn)在好多了,你看我們縣城多漂亮?!钡娇h城的時候,縣里干凈整潔確讓我們贊嘆不已。
不能否認,當代科學對于人類歷史的簡要概括有著深刻的認識:最近6000年的歷史記載表明,文明人從未能在一個地區(qū)內(nèi)持續(xù)文明進步長達30~60代人以上,即800~2000年,平均生存周期為40~60代,即1000~1500年。大多數(shù)情況下,文明越是燦爛,它持續(xù)存在的時間就越短,其原因是耗盡或破壞了自然資源。對于新疆在內(nèi)的各個綠洲來講,從古代絲綢之路開始至今,人口的不斷增長實際上成為脆弱的綠洲超負荷的主要因素,歷史上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樓蘭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樓蘭之謎。如果說到最終答案時,或許就是這樣的謎底,且末如何保持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也是一道艱險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巴拉提·吐爾遜用的是從外地托運來的桑木。楊彥龍當仁不讓地當起了解說:“你們看,阿拉其熱瓦甫分為三部分,即頭部、熱瓦甫把子、熱瓦甫‘肚子。你們注意了沒有,阿拉其熱瓦甫沒有喀什熱瓦甫那么長?!彪S著他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墻上掛著的一把阿拉其熱瓦甫,果不其然的確沒有喀什熱瓦甫長,但大體形狀上還是差不多。
制作的第一步自然還是各地采用的老辦法,在刨好的桑木板上分別畫出頭部、熱瓦甫把子和熱瓦甫肚子。然后開始沿著畫好的線邊刨邊拿刀削。買買提明·庫爾班、賽米江·買買提加入到制作中,簡單地分了工,巴拉提·吐爾遜做阿拉其熱瓦甫的頭部,買買提明·庫爾班做把子,賽米江·買買提做肚子。頃刻間,房間里充滿了喧鬧。賽米江·買買提把“肚子”是畫成了“梨子”(半圓形)的形狀,把“梨子”的尾部兩側(cè)和“肚子”銜接處雕畫成兩個羊角形的耳朵,非常有意思。
在他們幾個忙活的當口,文化館的朋友說:“我們這里有個唐僧飲馬泉,你們沒有去過吧?”玄奘的確是經(jīng)過且末的,公元644年他路過的時候在《大唐西域記》中留下了記載:“城郭巋然,人煙斷絕。”途經(jīng)且末時已是人去樓空。早于他125年來到且末的北魏高僧宋云在《宋云行記》中對且末古城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宋云途經(jīng)且末古城時這里仍然有居民從事原始的農(nóng)業(yè)?!皬嫩飞莆餍幸磺Я偎氖?,至且末城。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無雨,決水種麥,耒耜而田?!瘪R可·波羅同樣也記載了關于“且末省”的情況:“全省多沙,自陪因起,一路如此。所見之水,大多苦澀,但某些地方的確可以找到淡水。當有軍隊到來,人們即攜妻帶子,領著家畜,逃入兩三天行程遠的荒漠之中。”馬可·波羅還描述了逃入沙漠的人的情況:“他們知道那里有水可以飲用,足可以生活,飼養(yǎng)家畜,卻不可能為敵人所發(fā)現(xiàn)。”因為,“疾風無時無刻不在吹動著流沙,所有蹤跡轉(zhuǎn)瞬之間便為流沙所覆蓋”。
說到唐僧飲馬泉,使我想起哈密也有個唐僧飲馬泉,就在312國道靠近七角井的地方,還有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是樓蘭的一部分人跑到了且末,還有一部分也跑到了哈密,那里有個羅布卻克古城,而卻克就是“地方”的意思,那是羅布人的地方。在新疆綠洲多么奇妙啊,在兩個綠洲,都嗅到了這個偉大人物的氣息看到了他堅定的身影。此時,楊彥龍講起了那個令人感興趣的故事:“唐僧取經(jīng)回國,經(jīng)過且末國。路上不幸遭遇了沙塵暴,唐僧不得不下馬,在一棵胡楊樹下躲避。人和馬均饑渴難耐。忽然,白馬掙脫了韁繩向一處水源地跑去。果然前方有一眼泉水。人和馬都盡情地飲水。從此這個地方就被稱為‘唐僧飲馬泉。這個地方就在縣城以北20公里的阿克提坎墩?!?/p>
再看巴拉提·吐爾遜、買買提明·庫爾班、賽米江·買買提已經(jīng)做完了各自手中的活。下一步該做共鳴箱了,依然是把刨好的四塊板子粘好,自然是巴拉提·吐爾遜來操作,他飛快地刨光了四塊板子,摸上去光滑潤手,他把板子一一粘好。然后向墻上望去,隨著他的眼光,原來那里掛著一張羊皮,他拿下后用共鳴箱比劃了一下,拿刀裁下了同樣大小的一塊蒙在了共鳴箱上然后扎緊??粗覀兠曰蟮臉幼樱α耍骸斑@是我們祖先用的老辦法。”“那弦會不會用羊腸子?”我想起了以往在看一些古老樂器制作時常常用羊腸子作為琴弦的情景。“你說對了,你怎么知道呢?”這會輪到他大吃一驚?!昂伲@是秘密!”我對他賣了個關子。
最后的程序是在阿拉其熱瓦甫的“肚子”上挖槽置弦。阿拉其熱瓦甫的音調(diào)獨特。其他地方通常見的熱瓦甫一般有5根弦,而阿拉其熱瓦甫只有3根弦。從左到右為低音弦、中音弦、高音弦,第1根弦上的音調(diào)是5個,第2根弦上的是3個,第3根弦上的是1個。阿拉其熱瓦普在舉行家庭麥西熱甫、婚禮或是在田間地頭、放牧、出行時,都可以愉悅地彈唱。在彈奏時,樂器頭部一般在右胳膊下方,右胳膊夾緊后,左手壓琴弦,右手的大拇指與食指中夾柳木條片(名為,再合買克)在琴弦上方彈奏。阿拉其熱瓦甫的調(diào)式和曲調(diào)結(jié)構(gòu)簡單、輕快,許多民謠適宜阿拉其熱瓦甫的聲調(diào)特點而被演唱。阿拉其熱瓦甫的代表曲目有《孟布拉克》《小阿依仙木汗》《賽古江》《艾吾孜汗》。彈唱阿拉其熱瓦甫是且末維吾爾人生活中的享受。而演唱的歌曲多以愛情為主,很多為即興式演唱,幽默風趣。在悠揚的琴聲中,纏綿不失粗獷,深情而又曠達,令人陶醉。
當我們開始安心享受巴拉提·吐爾遜、買買提明·庫爾班、賽米江·買買提用阿拉其熱瓦甫合奏的曲子時,夜幕已然降臨。在院子里蔭涼的葡萄架下,優(yōu)美的曲子和樸實的歌聲盤旋起來,當我再次把目光投向昆侖山的方向時,這個小城、阿拉其熱瓦甫、玉石和那些傳說剎那堆滿了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