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農產品云物流發(fā)展

      2014-02-25 08:01:52王娟娟
      中國流通經濟 2014年11期
      關鍵詞:商流電子商務農產品

      王娟娟

      (蘭州商學院經濟學院,甘肅蘭州730020)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農產品云物流發(fā)展

      王娟娟

      (蘭州商學院經濟學院,甘肅蘭州730020)

      基于農產品的特殊性和電子商務現狀,云和大數據進入農產品物流成為必然。云物流是農產品商流與物流的紐帶,是基于電子商務現有四大子系統(tǒng)而形成的第五大子系統(tǒng)。以云平臺為界,電子商務領域的農產品云物流由虛擬資源和實體資源構成,從功能角度來看,則由信息平臺和管理平臺構成。農產品云物流有利于降低農產品損耗率,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創(chuàng)建新型就業(yè)平臺。推進農產品云物流發(fā)展,應加快農產品信息系統(tǒng)建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培養(yǎng)現代化物流人才,加速物流專業(yè)化進程。

      電子商務;農產品;云物流;大數據

      一、引言

      作為新型商業(yè)模式,電子商務使買賣雙方擺脫時空限制,滿足多樣化需求,為經濟注入新動力。然而,在市場體系依然不完善的當下,制約傳統(tǒng)商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同樣制約電子商務,尤以物流難以滿足商流需要最為嚴重,且通過信息技術加速凸顯其負效應。與實體交易不同,在借助物流完成交易的電子商務中,區(qū)分商品類別極為重要,對性質特殊且直接關系食品安全的農產品更為必須,然而,由于物流資源匱乏,農產品物流與其他商品物流無異,致使農產品損耗率和流通成本較高。羅建群[1]認為,信息交流平臺缺失和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合作少是阻礙農產品供應鏈發(fā)展的關鍵。盛革[2]認為,我國農產品流通環(huán)節(jié)缺乏協(xié)同,應當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服務體系。梁紅波[3]將云和大數據引入物流領域,提出物流超市的概念。丁麗芳[4]以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和成本為目標探索農產品云物流模式。綜合已有研究,學者們多集中于農產品生產和送達消費者兩個極端,普遍主張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實現食品安全;完善物流設施,提升流通效率。

      筆者認為,從長遠看,已有研究為完善農產品物流系統(tǒng)給出了良策,但對解決當前問題較為乏力,尚存在以下研究空白:一是未區(qū)分電子商務平臺與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下的農產品物流;二是針對農產品特殊性和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借助現代技術,整合物流資源,提高利用效率的研究較少;三是缺乏對云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性的認識和利用,單一領域的運用直接導致各環(huán)節(jié)內生的協(xié)同性不足?;诖耍P者嘗試將云搭建為農產品商流與物流的紐帶,以現有資源為基礎,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農產品云物流探索。在宏觀層面,將云視為紐帶是電子商務發(fā)展的現實訴求,需要多學科多領域支撐,是實踐空白,也是我國未來新的就業(yè)領域;在微觀層面,電子商務已賦予消費者較多的商流話語權,云物流將使其獲得更多商流和物流的決定權,有助于以消費者理性指向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

      二、將云引入電子商務領域中農產品物流的必要性

      1.農產品的特殊性

      農產品是通過種植、畜牧等農業(yè)活動而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較之其他商品,農產品對自然環(huán)境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嚴格遵守生長規(guī)律,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季節(jié)性,絕大多數農產品生產都有淡旺季之分,受自然因素影響,年際價格變動大,反季節(jié)生產的市場認可度低;二是區(qū)域性,因受氣溫、降水、土壤養(yǎng)分、日照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qū)適宜生長和養(yǎng)殖的生物品種差異大,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qū)的成熟時間、產量、品質懸殊;三是易腐性,由于農產品是以動植物為原料的產品,致使鮮嫩和易腐成為其顯著而矛盾的特點,為防止腐爛,很多生產經營者使用超標的添加劑,危及食品安全。農產品的特殊性內在要求相關主體必須在檢測、物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有的放矢,制定相關條例、規(guī)章等,我國在這一方面明顯不足。

      2.物流制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

      電子商務賦予一個企業(yè)運用信息技術商務運作農產品的網絡平臺,使消費者擁有不受時空限制選擇農產品的經濟環(huán)境,但是這一滿足市場需求的商務創(chuàng)新能否實現,取決于產品能否快捷送達,而我國物流效率尚未達到這一標準。首先,農產品物流設施落后。由于農產品的特殊性,其中有1/4需要冷藏和保鮮,奶制品、肉制品和海鮮100%需冷藏,而我國仍以常溫和自然物流為主,只有25%的農產品公路運輸達到冷藏水平,生鮮類產品冷藏運輸不足20%,易腐產品冷藏運輸不到30%,農產品運輸完好率僅為70%,而美國則達到95%。[5]其次,農產品物流效率低下。較之激烈的農產品商流競爭,物流具有較強的壟斷性,低效率必然出現,這是物流各環(huán)節(jié)匹配性不強、銜接不暢的結果,也是物流方式有限、技術設備滯后、合作不緊密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更是物流信息化進程緩慢致使農產品物流對市場變化反應能力缺失、各主體溝通渠道阻塞的結果。最后,農產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這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產物,如設備滯后使農產品的保鮮成本占據商品價格的70%左右,是發(fā)達國家的3.5倍以上;路橋費用高,占到農產品物流總成本的30%左右,發(fā)達國家僅為2%~3%;[6]較高的貨損率直接導致完好農產品物流成本飆升。可見,物流已然成為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的關鍵短板。

      3.農產品商流與物流缺乏整合

      電子商務為農產品商流開辟了一個迅猛發(fā)展的平臺,也使物流企業(yè)承擔著巨大壓力,面對有限資源,若二者進行一定程度的交互,則能夠緩解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困境。然而,在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中,商流與物流各自為政,缺乏促進雙方信息交流的平臺,均從自身利益出發(fā)管理業(yè)務,未深入考慮農產品的特殊性,因此,我國尚未形成適宜于農產品的專業(yè)化物流,也就無從談及將農產品進行類別細分,依據不同農產品的流通半徑和流通時限選擇物流方式和路線,以及據此選取適宜的包裝以保證質量和運輸配送等。商流與物流彼此孤立式發(fā)展使農產品供應鏈處于斷裂狀態(tài),原本稀缺的物流資源低效運作,較之其他商品,物流成本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影響更大。同時,缺乏整合的狀態(tài)模糊了現有物流資源更好地與商流對接提高電子商務平臺上農產品競爭力的途徑,面對不斷激增的多樣化需求,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的不可持續(xù)性就會日益顯性化。

      4.云能夠高效連接農產品商流與物流

      信息技術的深化和普及使云成為計算機應用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的產物。貝亞等人(Buyyaa etal)[7]認為,云是包括大量互相聯系的虛擬機并行分布系統(tǒng),基于服務水平協(xié)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可作為統(tǒng)一的計算機資源動態(tài)地提供和展示。路易斯等人(Luisetal)[8]認為,云是一個易于利用和訪問的大型虛擬資源池,可根據變化的負載規(guī)模對資源池中的資源進行動態(tài)配置。筆者認為,云服務只有在大數據模塊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其價值,大數據是體量巨大、類別多樣的數據集,云是不同數據集發(fā)生聯系的紐帶。顯然,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商流已然是一個大數據集,按不同標準可劃分為不同子數據集;盡管物流資源較少,也能形成一個大數據集,有多個子集?,F行運行模式下,商流與物流數據集無交集,而云為包括這兩個大數據集在內的涉及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的要素數據集提供了一個交互信息平臺,以提升收益、增加市場份額為目標,為各個構成要素展示多種可能的可行性合作方式,驅使各要素開放數據集,比較一種農產品以不同物流方式、運輸線路、技術設備等進行物流的效率差異,或比較同一物流方式、運輸線路、技術設備等流通不同農產品的效益、成本等差異,便于買賣雙方做出趨近于帕累托最優(yōu)的占優(yōu)抉擇,也為農產品電子商務體系自我完善明晰方向,而這恰是我國農產品商流與物流協(xié)同發(fā)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農產品云物流運行模擬

      1.云物流內涵

      云進入電子商務后出現一系列新概念(如云倉儲、云物流),延展了電子商務供應鏈的長度和寬度。梁紅波[9]集眾家之長,將云物流定義為利用大數據和通信網絡技術,提供物流信息、技術、設備等資源共享服務的信息平臺,依靠大數據處理能力、標準的作業(yè)流程、靈活的業(yè)務覆蓋、精確的環(huán)節(jié)控制、智能的決策支持及深入的信息共享滿足物流各環(huán)節(jié)需要,向大眾提供信息、管理、技術和交易等服務。筆者認為,基于對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客觀理解,認識云物流的內涵首先要明確物流的本質,物流貫穿產品生產經營全過程,與商流交融,相互推動,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一定程度上內生地為對方明晰改進方向。在實踐中,較之商流,物流是匱乏的,引入云是電商發(fā)展的需要,提升現有物流資源運行效率,為完善物流系統(tǒng)爭取時間和空間,故稱之為云物流。因此,云物流是政府、生產者、電商企業(yè)、物流商、消費者等主體共享經濟資源的信息平臺,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采集涉及商品運輸、裝卸、包裝、倉儲、加工、拆并、配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信息,快速準確地整合信息,在電商平臺為一種商品設計多種物流方案,以便決策主體依據自身需要占優(yōu)抉擇。因此云物流必須具有如下特點:

      (1)開放性。云物流環(huán)境下,各類經濟資源突破傳統(tǒng)模式的門檻限制進入虛擬信息平臺,增強物流服務實力。

      (2)豐富性。商流、物流、信息、技術等資源集聚于云物流,通過高效配置,豐富物流方案。

      (3)動態(tài)性。云物流能夠為客戶提供多類別、全程跟蹤服務,同步將物流進展和問題反饋于客戶,并對其后續(xù)決策提供建議。

      (4)智能性。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物流服務選擇,并比較成本、時限等,針對個性化需求,給出多種推薦方案。

      目前,美國亞馬遜供應鏈系統(tǒng)、德國農產品保鮮物流信息共享平臺、荷蘭虛擬農產品供應鏈運營模式等可視為云物流發(fā)展的成功案例。

      2.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農產品云物流構件

      電子商務為農產品開拓了市場空間,但農產品的特殊性也對電子商務各要素提出特色化要求,故云物流產生。盡管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等是虛擬平臺,但都需要實體經濟體現其價值,云物流實質上是線上信息和線下實體的橋梁,任一信息都有實體資源支撐。以云平臺為界,電子商務領域的農產品云物流由虛擬資源和實體資源構成,虛擬資源包括農產品類別區(qū)分、新鮮度判斷、保鮮期確定、質量檢測、物流方式匯集、運輸線路設計、物流服務比較、流通費用比較、產品跟蹤、物流進展與問題反饋等技術;實體資源包括倉儲、保鮮、配送等設備,運輸線路、公路、鐵路、航線、水路等設施,以及收貨、分貨、揀貨、包裝等專業(yè)人員。

      從功能角度看,農產品云物流由信息平臺和管理平臺構成。信息平臺為農產品電子商務提供一個充分開放大數據集的平臺,通過信息技術,首先對大數據按照質量、類別、新鮮度、保鮮期、易腐度、倉運特殊性等差異分類;其次是高效整合商流與物流資源信息,對特定農產品智能化配置多種可行物流方案且按不同指標比較,以便客戶決策?;谏塘骱臀锪鳎畔⑵脚_旨在創(chuàng)建商流和物流充分、動態(tài)配置的新數據集。管理平臺旨在有序、有效推進農產品物流,首先,應將絕對權威的政府引入管理體系,以此為契機彌補電子商務系統(tǒng)因缺失公共主體而產生的監(jiān)管漏洞,建立健全相關規(guī)章制度;其次,管理平臺由若干個業(yè)務子平臺構成,職能為鑒別信息真?zhèn)巍⒃u估物流方案可行性、跟蹤物流進展、及時處理問題、判斷保險必要性和適宜性、仲裁交易糾紛等,通過各種手段,管理平臺全程監(jiān)控農產品流通。

      3.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農產品云物流運行機理

      (1)假設條件。針對電子商務模式下物流對商流的壟斷,云物流通過信息技術將競爭引入物流,以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為方便分析,進行以下假設:①存在特定狀態(tài)的兩種農產品A、B,兩種物流方式a、b,兩種技術設備d、e,三條運輸線路D、E、F,三個物流商i、j、k。②i、j、k無法相互聯系,都能運用a、b,使用d、e,通過D、E、F,將A、B送達客戶。③假設①中的物流方是a、b,技術設備、線路均適用于A、B。④運費均按重量計費,計費標準統(tǒng)一。⑤不同物流方式、技術設備、線路均會導致運輸實踐、物流成本、新鮮度等不同,在此基礎上,物流商因實力差異還能再形成一個指標差異。

      (2)運行模擬。云介入農產品物流前,對一個電商企業(yè)而言,只能通過豐富農產品商流吸引客戶,增強競爭力,合作的物流商較為固定,物流方式、線路、運費基本由物流商決定,因此,盡管a、b,d、e,D、E、F均適用于A,但由于該電商與物流商i合作,則i在能夠運用a、b,使用d、e,通過D、E、F流通A的情況下,拒絕以標準資費提供多種物流方案,僅提供a方式,d技術,D、E線路,從而出現運費、時間不同以致到貨產品新鮮度不同的兩種方案iAadD、iAadE(參見圖1),若有其他要求,需另加費用。云通過整合資源,打破這一格局,客戶在電商平臺選定一定狀態(tài)的A,可選擇的物流方案有36種,iAadD等表示i用a方式配合d技術設備通過D線路將A送達客戶所需成本、到貨新鮮度等的集合,此時,客戶輸入自己對物流結果的要求,云從36種方案中篩選出若干個推薦方案(參見圖2)以便決策。顯然,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同樣,B也有36種可選方案。i、j、k只有給出更優(yōu)化的方案才能爭得訂單,為此,物流商一方面會不斷提升已有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也會不斷開發(fā)新方式、新技術、新線路等,打造特色,同時也對商流標準化提出要求,從而確保物流效率?,F實中,我國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農產品物流資源遠豐富于模型假設,將云引入,必然會大幅提高農產品電商發(fā)展水平。

      四、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農產品云物流效應分析

      1.降低農產品損耗率

      云物流高效配置農產品商流和物流,為產品設計多種物流方案,并通過電子商務介質快速傳輸信息,擴展客戶選擇空間。傳統(tǒng)物流模式下商流和物流聯系松散,資源配置平臺缺失,低效運作稀缺的物流資源未將有限的專業(yè)物流設備充分利用,部分農產品電商企業(yè)只能憑借經驗或傳統(tǒng)辦法(如加冰塊)防腐,徒增物流成本,最終演化為消費者剩余減少。一方面,云物流可以將現有專業(yè)物流技術設備配置于最適宜和急需的農產品,充分體現專業(yè)性;另一方面,對一定狀態(tài)的農產品物流方式、運輸線路、技術設備等均事先規(guī)劃,制訂預警機制和補救方案,降低盲目性。此外,由于現有技術設備均配置于最適宜的農產品,其他農產品物流技術設備的空白快速顯性化,即通過市場機制,云為我國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農產品物流明確完善的方向。云物流通過調度、配置、管控物流資源、設計物流方案等措施,有效提升流通效率,縮短物流時間,削減流通環(huán)節(jié),極大降低產品損耗率,縮減企業(yè)成本,擴大消費者利益空間,直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2.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隨著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者對商品品質、性能等要求提高,呈現需求多樣化態(tài)勢。電子商務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按照個人訴求定制商品的便捷化商務平臺,但異于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物流是電子商務系統(tǒng)中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關系到消費者對商品的評價,決定電商企業(yè)的存續(xù)。云物流中,農產品電商企業(yè)從云平臺上擷取適宜產品的物流方案,將商品和物流的選擇權留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或偏向產品新鮮度、或偏向節(jié)約費用等目標選擇物流方案,最大限度地滿足多樣化需求。一方面,可以趨近于消費者的產品預期績效,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另一方面,產生對產品潛在購買的可能性,再購買行為極易發(fā)生,消費者對企業(yè)的忠誠度提升,使買賣雙方由只注重短期利益的交易性心理契約轉化為注重長期合作的關系性心理契約,這對提升產品競爭力極為關鍵。農產品云物流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傳播物流服務質量和服務價值兩部分客戶感知達到目標的。就服務質量看,主要通過有形性、響應性、可靠性、保證性和移情性來保障,其中,有形性包括農產品專業(yè)物流技術設施設備、產品保障等;響應性是物流服務的及時性、信息可查詢性、問題處理能力等,可靠性是服務穩(wěn)定性、準時性、準確性等,保證性源于農產品物流人員的專業(yè)性,移情性取決于對客戶多樣化需求的滿足能力。就服務價值看,云物流保值增值地將農產品送達消費者,客戶的滿意和忠誠就會提升企業(yè)的市場價值。[10]

      圖1 電子商務平臺上農產品物流現狀

      圖2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農產品云物流模擬

      3.創(chuàng)建新型就業(yè)平臺

      電子商務系統(tǒng)由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組成,每一個子系統(tǒng)都吸納大量就業(yè)者,在此基礎上,農產品云物流構建了一個新的電子商務子系統(tǒng)——資源配置流,能夠專業(yè)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認真審視這一子系統(tǒng)的內涵。新的子系統(tǒng)以云為紐帶連接農產品商流和物流,其作用的發(fā)揮需要專業(yè)人士操作,例如,能夠編制和研發(fā)智能判斷信息真?zhèn)?、區(qū)分農產品類別、測試產品新鮮度、確定產品保鮮期、設計一定狀態(tài)農產品適宜的物流方案、應付緊急事件等的程序和技術,這些操作不直接增加農產品價值,但能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電商平臺上交易的農產品,回歸農產品物流的本義。而這恰是我國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的空白。農產品云物流意在填補這些空白,而解決上述問題的專業(yè)人士難以在農產品電商系統(tǒng)已有就業(yè)格局中批量找到,需要專業(yè)培養(yǎng)。因此,農產品云物流實際在農產品電商系統(tǒng)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的就業(yè)平臺,有助于緩解就業(yè)壓力。

      五、基于電子商務平臺推進農產品云物流的建議

      1.加快農產品信息系統(tǒng)建設

      電子商務利用網絡技術推動信息在虛擬平臺流動,促進實體經濟發(fā)展。云物流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整合信息資源,提升電子商務發(fā)展效益,推進信息化進程是電子商務發(fā)展的關鍵,但因其是新型商業(yè)模式,很多經濟體尚處于在實踐中探索完善的階段,沒有標準范式。我國注重信息在電子商務平臺的集聚,短期使其獲得井噴式發(fā)展,但各種漏洞也不斷顯性化,農產品買賣糾紛頻繁發(fā)生就是其中表現之一,大多將其歸咎于物流。解決這一問題不應只靠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tǒng)建設,農產品云物流效益的發(fā)揮應取決于農產品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可將其視為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階段的遞進。將所有農產品信息匯集于電子商務平臺,云分類、整合、配置信息,這樣即使是同種產品也可能因新鮮度、品質等差異出現物流方案的不同,極大地降低因農產品供應鏈信息傳遞不確定而導致農產品價值耗損成本增加的風險。同時,通過市場經濟驅動,誘致性引導我國加快農產品生產標準化進程,強化食品安全建設,此外,由于信息交流渠道暢通,電子商務系統(tǒng)趨于自協(xié)同,使農產品供應鏈上的各環(huán)節(jié)、各主體逐漸實現多邊共贏。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作為新型服務手段,云分為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私有云是各經濟主體為提高獲利能力搭建的信息平臺,公共云是所有經濟主體共享信息的平臺,混合云使私有云和公共云對接。很顯然,農產品云物流是混合云。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農產品供應鏈的各經濟主體都會積極搭建私有云并盡可能完善,但是正如電子商務缺乏公共主體參與一樣,公共主體參與商務公共信息平臺也很有限,農產品公共云搭建遠滯后于私有云。若公共云不完善,混合云就會使經濟主體內部的關鍵信息泄露,影響其發(fā)展。如果公共云保持現狀,混合云屬性的農產品云物流只能止步于理論層面,因此,公共主體的最佳代表——政府應加大對農產品云物流建設的支持,這也是農產品關系國計民生的性質內生決定的。首先,政府應成為農產品云物流建設的主導者,確定所需信息種類、范圍等。其次,政府應以宏觀視角選擇集成軟件、整合技術、配置程序等,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效率。再次,政府應加大對農產品物流專有技術設備設施的資金支持。再次,政府在農產品公共云上引進和選用的信息處理技術和程序等應具有引領私有云發(fā)展的功能,確保私有云與公共云對接時農產品企業(yè)不會因為云物流泄露關鍵信息。

      3.培養(yǎng)現代化物流人才

      農產品云物流對我國當前物流人才的專業(yè)知識結構產生巨大挑戰(zhàn)??陀^審視物流人才培養(yǎng),長期以來,傾向于對倉儲、運輸、配送等人才培養(yǎng),這是輕物重流的培養(yǎng)模式,從根本上偏離了物流人才的本質。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下,這一弊端因企業(yè)承擔“物”的環(huán)節(jié)而掩蓋,但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其嚴重制約產業(yè)發(fā)展,調整培養(yǎng)理念和方向成為當務之急。農產品云物流是電商系統(tǒng)的第五大子系統(tǒng),是當前電子商務的空白之處,專業(yè)人才極為匱乏,從業(yè)于這一子系統(tǒng)的人員就是“物”、“流”并重的現代化物流人才。這類人才的知識結構多元,不拘泥于學科限制,不囿于專業(yè)約束,在掌握傳統(tǒng)物流知識的基礎上,精通農作物生長規(guī)律、農產品特質、投入產出核算、程序設計、運籌管理、邏輯分析、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知識,且能夠跨越學科和專業(yè)限制融會貫通,針對特定農產品能夠制訂多種快捷便利、保值增值的物流方案。需要強調的是,鑒于產品類別的限制,農產品云物流人才雖然精通多學科、多專業(yè),但都圍繞農產品展開,所以這類物流人才的專業(yè)性極強,不適宜其他產品云物流,這符合社會分工日益精細化的現代經濟要求。

      4.推進物流專業(yè)化建設

      農產品云物流打破了物流對農產品商流的約束,營造物流競爭局面,物流商為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必然不斷強化現有業(yè)務,積極拓展業(yè)務范圍,著力挖掘業(yè)務,研發(fā)專有技術設備等。實踐證明,較之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使物流成本下降62%,物流服務質量提高62%,商品價格波動對自建物流影響較大。[11]云物流使相關體明晰加大專業(yè)物流建設力度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要求。政府應鼓勵第三方物流加快專業(yè)化進程,引導自建物流的電商將資金用于各類產品電商平臺的完善,將更多信息匯集于云物流,增大需求方可選擇集合,使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多樣化需求便捷高效地得以滿足。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藏高原區(qū)生態(tài)補償成本計量及分攤研究”(項目編號:12XJY006)、甘肅省教育廳項目“甘肅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協(xié)同研究”(項目編號:2013A075)、蘭州市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甘肅華夏文明視閾下的蘭州新區(qū)發(fā)展新思路”(項目編號:14-035E)、甘肅省高校區(qū)域循環(huán)經濟重點實驗室項目“甘肅省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3A075)的階段性成果。

      [1]羅建群.網絡信息技術在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J].新學術論叢,2010(3):21-22.

      [2]盛革.我國農產品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的協(xié)同優(yōu)化設計[J].管理評論,2009(8):116-117.

      [3]、[9]梁紅波.云物流和大數據對物流模式的變革[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5):41-45.

      [4]、[5]丁麗芳.云物流環(huán)境下的農物商一體化農產品物流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6):41-45.

      [6]劉剛.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演變動力機制及創(chuàng)新[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1):33-37.

      [7]Buyyaa R,Chee SY,Srikumar V,etal.Cloud Comput?ing And Emerging ITPlatform:Vision,Hype 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09,25(6):599-616.

      [8]Luis M V,Luis R M,Caceres J,et al.ABreak In The Clouds:Towards A Cloud Definition[J].ACM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2009,39(1):50-55.

      [10]、[11]吳忠華.第三方物流公司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5):101-105.

      Exp 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loud Logistics Based on E-commerce

      WANG Juanjuan
      (Lanzhou University of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Gansu730020,China)

      Based on the specific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mmerce,it is inevitable that cloud and big date w ill be the compon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Cloud logistics is the link between commerce and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t is the fifth inferior system based upon the existing four inferior systems of e-commerce system.Taking cloud platform as the border,cloud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field of e-commerce is consist of virtual and physical resources;in terms of function,it is consistof the platform of information andmanagement.Cloud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beneficial to reducing the rate of was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meeting the diversified demand of consumers,and building the a new platform foremployment.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 agriculturalproductcloud logistics,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ormation system,strengthen governmentsupport,cultivatemore talented professionals formodern logistics,andmake thedevelopmentof logistics to bemorespecial.

      e-commerce;agriculturalproducts;cloud logistics;big date;link

      F252.8

      A

      1007-8266(2014)11-0037-06

      王娟娟(1981-),女,甘肅省蘭州市人,蘭州商學院經濟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區(qū)域經濟學、生態(tài)經濟學、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責任編輯:林英澤

      猜你喜歡
      商流電子商務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芻議中小微企業(yè)運用貿易術語的動因及優(yōu)勢
      中國市場(2016年31期)2016-12-19 23:20:53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淺析商物分離與合一的具體內容與演化過程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農產品爭奇斗艷
      墨脱县| 濮阳市| 玛多县| 英德市| 喜德县| 建阳市| 漳州市| 鄂州市| 宜昌市| 横峰县| 河曲县| 佛坪县| 花莲县| 台东县| 淮滨县| 高淳县| 涞水县| 丽水市| 东安县| 姚安县| 略阳县| 清原| 平乡县| 墨竹工卡县| 弥渡县| 望城县| 保山市| 比如县| 宜兰县| 屯昌县| 隆昌县| 嘉鱼县| 东平县| 长垣县| 桐梓县| 当阳市| 菏泽市| 新巴尔虎右旗| 济宁市| 广平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