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技術·科技動態(tài)

      2014-02-27 12:14:02
      中國果業(yè)信息 2014年1期
      關鍵詞:獼猴桃蘋果含量

      技術·科技動態(tài)

      葉面施肥提高桃葉綠素含量及果實品質

      據《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年第10期《葉面噴施對桃葉綠素含量及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尚霄麗等)報道,為探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氯化鈣以及附加激素等處理對桃葉片葉綠素含量及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以桃新品系 “秋蜜紅”“秋甜”為試驗材料,研究了單獨噴施氯化鈣、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以及附加一定濃度NAA等噴施處理對葉片葉綠素含量、果實品質的影響。

      結果表明,附加NAA 20 mg/L混合噴施對桃葉片葉綠素含量提高較明顯,分別為3.54、3.36 mg/g;單獨噴施磷酸二氫鉀或混合噴施明顯提高了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別為14.54%、14.37%和9.72%、8.78%。不同處理均提高了秋甜、秋蜜紅葉綠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對果實硬度影響不明顯。

      (楊樸麗/摘錄)

      獼猴桃基因組解碼有新發(fā)現

      最新一項獼猴桃基因組解碼研究指出,研究發(fā)現獼猴桃的全部39 040條基因中有多條與其他物種,如番茄和馬鈴薯存在相似性。這項研究還揭示了發(fā)生在數百萬年前獼猴桃基因組上的兩個重要的進化過程。

      獼猴桃是一類具有高度經濟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的水果,由于富含維生素C、礦質元素、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yǎng)類物質,長期被稱作“水果之王”。這項研究由來自美國和中國的植物學家共同完成,研究成果發(fā)表在2013年10月18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在這項研究之前,已有獼猴桃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類黃酮的次生代謝方面的相關研究報告,但是對育種和品質改良關系重大的基因組序列方面數據較少。該研究排出來的基因組序列將為獼猴桃的比較基因組學和進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來源,并將促進獼猴桃的品質改良和增強抗性方面的研究。該研究小組將繼續(xù)研究其他獼猴桃品種的基因組,以進一步闡明獼猴桃的遺傳多樣性和重要生物學過程的調控網絡。

      (櫻 桃/摘譯)

      風媒對獼猴桃授粉作用微弱

      據《北方園藝》2013年第19期《風媒對獼猴桃授粉作用的研究》(作者安立成等)報道,為尋找傳粉效果的客觀規(guī)律,為研究獼猴桃授粉技術和解決生產中的授粉問題,作者于2012年以“金龍2號”和“海沃德”獼猴桃為試材,在東、西、南、北4個方向,利用10目尼龍網進行套袋傳粉授粉試驗,以消除昆蟲傳粉的影響,研究在自然條件下獼猴桃雄花粉在風力作用下不同距離傳粉效果。

      結果表明,傳粉距離1m,2個品種著果率在4個方向平均小于50%;傳粉距離3 m,著果率平均小于10%;傳粉距離5 m,著果率小于4%。2個品種之間有差異,傳粉距離大于等于3 m,“海沃德”北向著果率為27%,南向為12.5%,“金龍2號”南向和西向為7.4%和3.7%,其余著果率為0;“海沃德”0 m處著果率為100%,0.5 m處為71%~89%,1 m處為41%~88%?!敖瘕?號”0.5 m處著果率為7.7%~30.6%,1 m處為3.6%~21.6%。2011年以“徐香”“海沃德”和“米良”獼猴桃為試材,距離雄株大于3 m進行套袋試驗,3個品種多點著果率為0,但是套袋內人工授粉著果率近100%。2年的結果一致。試驗結果表明,自然風傳粉力弱,風媒對獼猴桃授粉作用甚微。

      (楊樸麗/摘錄)

      薄膜覆蓋可免遭獼猴桃PSA侵染

      最近,新西蘭和意大利的獼猴桃果農正嘗試使用塑料覆蓋來防治獼猴桃PSA。已有的試驗結果表明,塑料可以有效阻止PSA對獼猴桃的威脅。PSA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借助于雨、風和霧傳播,喜潮濕環(huán)境,目前已對新西蘭的獼猴桃產業(yè)造成極大威脅。PSA病菌的存活和生長需要潮濕環(huán)境,這正是塑料薄膜覆蓋的原因,主要是隔離雨、雪和霧,減少潮濕環(huán)境的形成。創(chuàng)建密閉的可調控環(huán)境是治理PSA的長期有效措施。

      研究人員指出,塑料薄膜離植株頂部的高度為3 m,可以在現有的果園上方進行搭建。在這樣一個幾乎敞開的大塑料棚空間里,PSA病菌還是有可能生長,但是一旦剝奪了其賴以生存的潮濕環(huán)境,該病菌就不能夠侵染樹體。同樣的試驗也在意大利開展,試驗采用兩種覆蓋材質:防雹膜和塑料薄膜,供試品種為“Horti 16a”,覆蓋防雹膜的獼猴桃園遭到了PSA嚴重侵染,大部分果樹絕收,而在覆蓋塑料薄膜的獼猴桃園中,98%的果樹都能正常結果。新西蘭的試驗也表現了同樣的結果。盡管薄膜覆蓋成本很高,尤其是相對于黃肉獼猴桃來說,但是這種方法看起來是目前抵抗PSA病菌的最可行的措施。這是一項新舉措,在新的栽培環(huán)境下種植獼猴桃,果農們還需要相關方面的技術支持。果農們已經開始采用這種防治方法,目前已有不同品種,不同海拔分布的30 hm2的獼猴桃園覆蓋了塑料薄膜。

      (櫻 桃/摘譯)

      中華獼猴桃褐斑病病原鑒定及抑菌藥劑篩選

      據《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第23期《中華獼猴桃褐斑病病原鑒定及抑菌藥劑篩選》(作者趙金梅等)報道,為確定引起中華獼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種類,研究常用殺菌劑對該病原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作者對病原菌進行分離、純化、致病性測定以及形態(tài)學、分子生物學鑒定,確定病原菌種類;選用常用的18種殺菌劑分別對病原菌進行抑菌效果測定,并建立毒力回歸方程;篩選出有效的抑菌藥劑。

      從不同病斑上分離出了3個純化菌株,其形態(tài)特征相同。通過病原菌rDNA-ITS克隆測序、比對分析,3個菌株為同一致病菌,應用BLASTn比對結合形態(tài)學特征確定該致病菌為鏈格孢。在10 μg/mL含藥PDA平板上,7種殺菌劑對鏈格孢菌菌株的抑菌率均大于80%,分別為氟硅唑400 g/L、異菌脲500 g/L、80%戊唑醇、10%多抗霉素B、12.5%烯唑醇、33.5%喹啉酮和10%苯醚甲環(huán)唑。中華獼猴桃褐斑病由鏈格孢菌引起,氟硅唑400 g/L、異菌脲500 g/L、10%多抗霉素B和10%苯醚甲環(huán)唑對鏈格孢抑菌效果較強。

      (楊樸麗/摘錄)

      用水二次冷卻貯藏蘋果增效降成本

      采收期蘋果二次冷卻會消耗大量能量。荷蘭阿納姆—內梅亨大學 (HAN)工程學學生Robin Beukers研究出一種方法,可以讓冷卻過程更快更有效。蘋果每年成熟期僅一次,為做到周年供應,必須采用低溫冷藏,在冷藏庫中保持1℃左右,配合其他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低溫冷藏存在很大缺點:在采收期,要維持冷藏庫的溫度需消耗大量能量,這樣種植者需要更多的設備才能解決能量問題。而緊連著冷藏庫的是一個小型變壓器建筑,該設備在一年中的大多數時候是不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浪費。

      已有研發(fā)人員想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利用太陽能板建起夏天用的冷藏庫,在采收季用于蘋果的二次冷卻,這可能就不再需要冷氣,但要通過水浴的方法。降低水的溫度比降低空氣的溫度需要較少的能量,用水降溫更均勻。來自HAN大學的學生認為:浸泡蘋果需要太多的空間,此外,果箱需要隔離開,這就需要耗時和添置額外機械設備。而噴水系統(tǒng)可以兼顧以上優(yōu)點,效果與水浴一樣。試驗表明,浸泡一箱蘋果,50分鐘內才能達到所需溫度,溫度從22℃降到5℃,而采用噴水系統(tǒng)只需2分鐘。目前種植戶對這套系統(tǒng)很有興趣,有望推廣應用。

      (周 洲/摘譯)

      BA及GA處理發(fā)育中“粉紅女士”蘋果維持果皮高細胞密度及降低萼端破裂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11.020),來自以色列沃爾卡尼農業(yè)研究組織中心的人員用細胞分裂素(BA)和赤霉素GA4+GA7的混合物處理發(fā)育中的“粉紅女士”蘋果,以維持果皮高細胞密度和降低果萼端破裂?!胺奂t女士”蘋果萼端破裂圍繞著花柱底部發(fā)展為同軸破裂。引起萼端破裂的原因還不清楚,不過有研究表明,破裂的強度可以通過在果實發(fā)育的不同物候階段施用合成赤霉素(GA4+GA7)與BA的混合物來控制,通過增加細胞密度從而影響萼端表皮層的彈性。本項研究的重點是研究施用BA+GA4+GA7后萼端果皮的組織學分析。

      試驗于2011—2012年在以色列北部進行。2011年于盛花期后60天每14天施用0.2%(V/ V)SuperlonTM (40 mg/L BA+40 mg/L GA4+7)一次、兩次或三次。在2012年,為檢測低濃度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功效,施用0.025%SuperlonTM。于盛花期后60~90天(細胞膨大期)和盛花期后7~35天(細胞分裂期)噴施。結果表明,細胞膨大期的所有處理中,與對照相比,BA+GA4+7混合物增加了萼端表皮細胞密度。與一次噴施相比,多次噴施維持了果實膨大期較高的細胞密度,較高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效力更強。萼端破裂的評估表明,在細胞分裂期噴施3次低濃度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BA 5 mg/L+GA4+75 mg/L)最有效。

      2011年萼端破裂發(fā)生率顯著低于2012年和2010年,后者特點是白天高溫(>34℃)的時間較長。因此,如果在早期氣溫高于平均年份時種植戶如果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則果萼端破裂發(fā)生率可能較高。

      (周 洲/摘譯)

      減少蘋果黑星病噴藥次數可行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11.016),來自烏拉圭共和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減少夏季噴藥次數對治療蘋果黑星病的效果。

      蘋果黑星病菌是烏拉圭蘋果生產中最重要的病害。目前烏拉圭傳統(tǒng)防治方法是每個生長季平均噴灑14~16次殺菌劑。為減少噴藥次數,降低成本,研究人員進行了本項研究。研究人員連續(xù)兩個生長季就3個紅冠 (烏拉圭蘋果主產品種)蘋果園在12月中旬以后停止噴灑殺菌劑對蘋果黑星病防治的影響。這項研究是以個體抗性為基礎,即蘋果葉片和果實對蘋果黑星病的敏感性隨著組織年齡增長而下降。結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所有處理的果園中,感染蘋果黑星病的葉片均增加,不管夏季是否噴殺菌劑。12月15日以后,所有處理的果園中的蘋果黑星病的感染均未增加。試驗表明,在控制烏拉圭1—3月采收的蘋果果實黑星病管理措施中,減少噴灑30%殺菌劑是可行的。

      (周 洲/摘譯)

      木質部功能與蘋果苦痘病關系大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11.029),來自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大學的Aquidauana Miqueloto等人研究了富士和圣卡塔琳娜蘋果 (分別為BP低敏感和高敏感品種)木質部功能、鈣含量和蘋果果實苦痘病(BP)發(fā)生率的關系。研究人員評估了果實發(fā)育期 (盛花期后40~188天)鮮重、木質部功能(初級和次級皮質維管束)和礦物質含量(Ca、Mg、K和N),還評估了采收期(盛花期后188天)蘋果苦痘病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結果表明,在果實發(fā)育期,與富士蘋果相比,圣卡塔琳娜蘋果表現木質部功能喪失較早,Ca含量較低,K含量較高,K/Ca、(K+Mg)/Ca和(K+Mg+N)/Ca比值較高。圣卡塔琳娜蘋果木質部功能最大程度的喪失導致果實較高的 (K+Mg+N)/Ca比,似乎可以解釋它對蘋果苦痘病較高的敏感性。木質部功能可能是苦痘病主要的生理起因。

      (周 洲/摘譯)

      氨基酸硒肥提高梨品質

      據《中國南方果樹》2013年第6期《不同時期和不同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對梨樹的影響》(作者王斐等)報道,以16年生“華酥”梨為試材,分別于盛花期和果實發(fā)育期,采用葉面噴施和土施兩種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

      結果表明,氨基酸硒肥可以改善梨果實品質,極顯著提高果肉中硒元素的含量 (是對照的8.8~16.3倍)、降低石細胞的含量(比對照降低39.9%~50.2%),噴施氨基酸硒肥還可以改善葉片質量。綜合考慮施肥效果和硒的利用率,盛花期噴施氨基酸硒肥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楊樸麗/摘錄)

      脈沖光處理可用于鮮切杧果保鮮

      杧果是一種重要的熱帶水果,由于杧果的營養(yǎng)和保健功能,近年來鮮切杧果的消費量逐漸增多。鮮切杧果容易褐變和軟化,傳統(tǒng)的熱處理辦法會減緩褐變過程,與此同時卻會加速品質劣變。目前,脈沖光處理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種殺菌消毒方法,是一種非熱能處理方法,代替?zhèn)鹘y(tǒng)的熱處理方法。在食品工業(yè),脈沖光處理早已經開始用于物體表面、包裝以及食物的殺菌處理,但目前還沒有用于鮮切水果的相關報道。

      法國科學家研究了脈沖光處理對鮮切杧果的外觀品質(硬度和色澤)和營養(yǎng)價值(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多酚、PAL活性、PPO活性及蛋白質含量等)的影響。研究人員對杧果進行削皮、切片,接著用含有次氯酸鈉的水沖洗,風干,隨后用脈沖光處理,最后保存于玻璃罐中,6℃貯藏7天。脈沖光的波長從紫外光(UV-C)到紅外光,處理4次,每次劑量為2 J/m2。

      結果表明,脈沖光處理可以很好地保持鮮切杧果的硬度、色澤和類胡蘿卜素含量。貯藏3天后,PPO活性增強,PAL活性不變。多酚和維生素含量保持不變。

      脈沖光處理技術可用于鮮切杧果的保鮮,但是科學家們同時也強調:脈沖光處理是否會影響到杧果特定代謝過程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脈沖光處理中的合法使用有待完善,以歐盟為例,歐盟并不接受脈沖光處理這種技術,但是接受某些經過脈沖光處理的食物。

      (櫻 桃/摘譯)

      不同樹冠部位克里邁丁桔采后貯藏品質有差異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09.035),來自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可見/近紅外光主成分分析(Vis/ NIRS PCA)對Nules克里邁丁桔不同樹冠部位的果實采后貯藏期的品質進行了評估,目的一是調查Nules克里邁丁桔果實冠層位置、果實套袋而形成的限制光、果皮生物化學成分和貯藏期對果皮崩塌疾病 (Rind Breakdown Disorder,RBD)的敏感性之間的關系,二是探索可見/近紅外光譜(Vis/NIRS)作為采前無損檢測技術對不同冠層位置的柑桔果實品質的檢測效果。供試果實的Vis/NIRS信號通過LabSpec(r)分光光度計獲得。

      在供試果園中,樹冠內部套袋果實的RBD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外圍不套袋果(P<0.001);樹冠內部套袋果實采后果皮組織失重較嚴重,干物質(DM)含量較低,表明這些參數與RBD的敏感性有關。樹冠內部套袋果實與外圍未套袋果實相比,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較高;外圍不套袋果實與樹冠內部套袋果實相比果皮蔗糖含量較低,但葡萄糖含量較高。主成分分析(PCA)表明,Vis/NIRS信號對于由樹冠位置對果實進行分類是有效的。在PCA得分劃分中,樣品表現出群集,不同采前處理表現出差異。使用Vis/NIRS信號利用PCA可以區(qū)分外圍和內膛果實,表明這種技術在區(qū)別不同果實對RBD敏感性方面的潛能。

      (周 洲/摘譯)

      多效唑等幾種藥劑用于柑桔防腐保鮮的效果

      據《中國南方果樹》2013年第6期《多效唑等幾種藥劑用于柑桔防腐保鮮的效果》(作者段志坤等)報道,為探明多效唑、防落素等幾種藥劑用于柑桔果實貯藏防腐保鮮的效果,以辛女椪柑、紐荷爾臍橙為試材進行室內常溫貯藏試驗。

      結果表明,采后浸果,高錳酸鉀和食鹽有一定防腐作用,但無果蒂保鮮作用;赤霉素防腐作用較差,且加重果蒂干枯。多效唑采后浸果不僅防腐作用較差而且加重果蒂干枯,但采前噴施有一定防腐和果蒂保鮮作用。防落素不僅有防腐作用,并且對果蒂有保鮮作用(與2,4-D相當),適合用于柑桔保鮮劑。防落素混用食鹽或多效唑后有增效的現象。防落素混用食鹽或多效唑,2,4-D混用多效唑或高錳酸鉀,均具有較好的防腐和保鮮效果。生產中,可在采前10天噴施多效唑1 000 mg/L+防落素50 mg/L,采后不必進行浸果殺菌而直接入庫貯藏。

      (楊樸麗/摘錄)

      新型環(huán)保材料地面覆蓋提高溫州蜜柑品質

      據《中國南方果樹》2013年第6期《新型環(huán)保材料地面覆蓋對溫州蜜柑品質的影響》(作者郭元成等)報道,為了篩選能夠替代易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反光膜的覆蓋材料,通過開展桔園地面覆蓋麻地膜、無紡布、銀黑塑料反光膜和不覆蓋等4個處理的比較試驗,研究了不同覆蓋材料對提高“興津”早熟溫州蜜柑果實品質的影響。

      結果表明,不同的覆膜材料均能顯著提高興津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能顯著改善果實品質;無紡布和麻地膜之間的效果無顯著性差異,均優(yōu)于銀黑反光膜。麻地膜和無紡布替代塑料反光膜,用于柑桔覆膜控水增糖栽培。

      (楊樸麗/摘錄)

      西班牙11個商業(yè)柑桔品種的果實品質鑒定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11.022),來自西班牙穆爾西亞省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西班牙11個商業(yè)栽培的柑桔品種進行了果實品質鑒定。供試的這11個商業(yè)品種分 別 是 克 里 邁 丁 桔 (ClementinaFina、Clemenules、Hernandina)、Ortanique、Afourer、愛倫達爾桔、福瓊桔、卡拉桔、Mor、諾瓦桔和Yosemite。分析結果表明,愛倫達爾桔果汁含量最高;諾瓦桔和Clementina Fina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Clementina Fina鉀含量尤其高。Clementina Fina和Clemenules最適合鮮消,果實中等偏小,優(yōu)質果汁比例較高。

      (周 洲/摘譯)

      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柑桔蚜蟲效果好

      據《中國南方果樹》2013年第6期《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柑桔蚜蟲藥效試驗》(作者李曉嬌等)報道,作者于2011年柑桔秋梢期及2012年春梢期進行了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柑桔蚜蟲(桔蚜和桔二叉蚜的混合種群)的田間試驗。

      結果表明,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柑桔蚜蟲速效性好,8 000~12 000倍液藥后1~7天的防治效果均保持在100%。試驗劑量范圍內未發(fā)現藥劑對柑桔產生藥害,對天敵比較安全,可以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楊樸麗/摘錄)

      生物炭有利于酸性紅壤改良及臍橙苗生長

      據《中國南方果樹》2013年第6期《生物炭對酸性紅壤改良及枳砧紐荷爾臍橙苗生長的影響》(作者張祥等)報道,采用盆栽試驗,以0.1%、2%生物炭量及其與化肥配合施于酸性紅壤中,研究了生物炭對酸性紅壤理化性質以及枳砧紐荷爾臍橙幼苗生長的影響。

      結果表明,施生物炭對酸性紅壤理化性質有明顯影響,pH值、有機碳含量和速效鉀含量均有顯著改變,如pH值提高0.45~0.96個單位,有機碳含量提高1.2~3.0倍,速效鉀含量提高2.0~4.6倍,同時,保肥能力增強。紅壤施生物炭促進了盆栽臍橙苗莖粗增長,與底肥配施還可促進抽梢批次和葉片總量增多。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施生物炭能改良酸性紅壤,有利于臍橙苗的生長。

      (楊樸麗/摘錄)

      柑桔果實發(fā)育后期適度水分虧缺處理好處多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11.023),來自西班牙卡塔赫納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果實發(fā)育后期“Fortune”福瓊桔適度虧缺灌溉處理對果實采收品質、貯藏和貨架期的影響。研究人員也檢測了收獲前植株的水分狀態(tài)。灌溉處理包括對照組 (始終供給100%蒸發(fā)的水)和兩個虧缺灌溉處理,以便在果實生長期平衡對照處理組和虧缺灌溉處理(信號強度,SIFGR)組的果實生長速率(FGR)比。這兩個虧缺灌溉處理為嚴重干旱(DI10)和中度干旱(DI5),比值分別為1.1和1.05。DI10和DI5中供水量與對照相比分別減少40%和29%。

      本研究中沒有觀察到對產量指標有負面影響。在果實生長的第二個階段,DI5和DI10正午莖水勢分別為0.4和0.9 MPa,與對照相比FGR顯著下降??偟膩碚f,DI處理由于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脯氨酸含量而提高了采收時的果實品質,同時也延長了貯藏期。DI處理后冷藏的果實硬度與對照相似,但果汁脯氨酸、總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因此成熟指數低于對照。貯藏后期,DI果實果皮更厚,由于冷害造成的商業(yè)損失減少。

      (周 洲/摘譯)

      UV-C輻照對感染地中海實蠅的番石榴采后生理指標的影響

      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2013.11.015),來自巴西生物研究所實驗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了UV-C(200~280 nm波長紫外線)輻照對感染了地中海實蠅的“Kumagai”番石榴果實及其采后生理指標的影響。目前有研究人員開發(fā)生物檢疫方法,以取代熏蒸劑在果蔬采后處理中的應用。此次試驗評價了使用UV-C輻照消滅番石榴害蟲地海實蠅卵的效果,還評價了兩種不同貯藏溫度下輻照處理的果實品質。

      采用體外測試,一天大的地中海實蠅卵暴露于輻照劑量遞增的UV-C下并貯存于B.O.D.貯藏室中。另外為體內測試,將“Kumagai”番木瓜暴露在人為的地中海實蠅感染環(huán)境下,然后將感染地中海實蠅的番木瓜果實放置在輻照劑量遞增的UV-C下,并貯存于(23.0±0.2)℃的B.O.D.保溫箱中20天。 體外測試表明,1.383 kJ/m2UV-C對防止地中海實蠅卵孵化為幼蟲有效,但感染地中海實蠅的番木瓜需要16.0 kJ/m2UV-C才能阻止幼蟲化蛹。UV-C處理并放置在(8±0.2)℃的番石榴比放置在(22± 0.2)℃的果實品質好,表明貯藏溫度是維持果實品質的重要因素。

      (周 洲/摘譯)

      熱空氣處理提高白玉枇杷貯藏品質及抗冷害能力

      據《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第34期《熱空氣處理對“白玉”枇杷品質及冷害的影響》(作者周慧娟等)報道,為研究熱空氣處理對白玉枇杷貯藏品質及冷害的影響,以白玉枇杷為試材,探索了46℃熱空氣處理對蛋白組分含量變化的影響,并對各處理(6±1)℃冷藏期間果實冷害指數、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失重率、腐爛率和果實硬度進行測定。

      結果表明,冷藏及貨架期間,46℃熱空氣處理果實可維持較高的可溶性蛋白和熱穩(wěn)定蛋白含量;抑制了冷藏期間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較高的果實硬度,顯著降低了果實腐爛率、失重率和冷害指數,其中以46℃熱空氣處理30分鐘后冷藏效果最好。果實蛋白組分含量的變化與果實采后冷藏過程中抗冷性有關,且熱空氣處理提高了果實貯藏品質。

      (楊樸麗/摘錄)

      短梢修剪促葡萄花芽分化

      據《北方園藝》2013年第19期《短梢修剪對葡萄花芽分化及碳氮物質代謝的影響》(作者高秀巖)報道,為研究短梢修剪對葡萄花芽分化進程及營養(yǎng)物質含量的影響,作者以1年生“無核白雞心”葡萄為試材,分5個不同修剪階段,分別對新梢冬芽和副梢冬芽進行短梢修剪處理,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用凱式定氮法測定總氮含量。

      結果表明,短梢修剪后,冬芽迅速進入花器官分化階段,修剪Ⅱ(花后30天進行短枝修剪)、修剪Ⅲ(花后40天進行短梢修剪)處理效果最好,提高了葉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葉片全氮含量,處理5天后50%以上的冬芽進入了花器官分化階段。新梢重摘心可以促進冬芽當年萌發(fā),短梢修剪后葉片的全氮含量降低,間接地提高了葉片的C/N比例,促進了花芽分化。

      (楊樸麗/摘錄)

      便攜式乙烯感應器便于全程檢測水果成熟度

      以前需在實驗室才能使用乙烯感應器,現在種植戶可便攜使用,在田間即可檢測水果成熟度。2013年亞洲果蔬展上首次推出的F-900便攜式乙烯氣體分析儀就可達到上述效果。

      控制水果采后處理和貯藏環(huán)境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乙烯管理。該分析儀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檢測精確且無損化等優(yōu)點,不用切開水果進行檢測,可實現從“種植至銷售”的全程乙烯監(jiān)控,為消費者提供最新鮮的水果,也有助于進入高端品牌的水果市場。創(chuàng)立并維持一個消費者信賴的水果品牌 (如CutiesTM克里邁丁桔或Zespri GoldTM)獼猴桃)需要有效監(jiān)控該水果的每一個生產和運輸環(huán)節(jié),以保證其質量。乙烯檢測可在水果的每一個生產和運輸環(huán)節(jié)中提供該水果精確的成熟度。

      F-900乙烯感應器對裝運過程的管理特別有用,它可在為期數月的運輸與貯藏過程中自動檢測乙烯排放量。新型F-900乙烯探測儀分辨率為1 ppb(十億分之一),滿足最嚴格的實驗室條件下的要求,該儀器在相關作物上的試驗已在美國農作物中廣泛開展。

      F-900便攜式乙烯氣體分析儀在精確水果管理方面?zhèn)涫芡瞥纾狗N植戶能以實驗室的精確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水果生產過程。該儀器生產商為新成立的菲利克斯(Felix Instruments)儀器有限公司,是CID生物科技公司新成立的子公司。

      (童 彤/摘譯)

      駿棗不同株系間的棗瘋病抗性多樣性

      據《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第23期《駿棗不同株系間的棗瘋病抗性多樣性》(作者肖京等)報道,為揭示駿棗品種內棗瘋病抗性多樣性,篩選高抗棗瘋病的駿棗株系,作者以駿棗的16個株系為試材,通過田間調查和PCR檢測,研究不同株系在嫁接侵染棗瘋病后的癥狀表現和病原侵染情況;利用“合成-合理滿意度”和多維價值理論的合并原則,對不同株系果實的相對含水率、單果重、可食率、果形指數、維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性狀指標進行綜合評價;采用AFLP技術對不同株系進行基因組遺傳多樣性分析。

      結果表明,不同株系對棗瘋病抗性表現出顯著差異,可分為感病型、延遲感病型、延遲抗病型和抗病型等4種類型,T15、J2、J5、J8這4個駿棗株系高抗棗瘋病,其中,T15、J5和J8的果實綜合性狀在駿棗株系中亦居于較高水平;進一步的AFLP分析發(fā)現,不同抗性類型間在基因組水平上存在一定差異。

      (楊樸麗/摘錄)

      “科技動態(tài)·技術”欄目責任編輯:董朝菊

      猜你喜歡
      獼猴桃蘋果含量
      摘獼猴桃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8:38
      壓濾后鹽泥中的鹽含量和水含量
      HPLC法同時測定藍桉果實中兩種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提取獼猴桃的DNA
      芪紅水煎劑化學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與HPLC多成分的含量測定
      摘獼猴桃
      收獲蘋果
      有毒的蘋果
      養(yǎng)個獼猴桃
      拿蘋果
      沾益县| 望奎县| 海盐县| 江阴市| 浙江省| 吉木乃县| 托克托县| 祁门县| 河北区| 泗洪县| 岚皋县| 南溪县| 浦江县| 汝阳县| 太保市| 太仓市| 柳江县| 久治县| 枝江市| 江口县| 汽车| 铁岭市| 万源市| 湖南省| 靖西县| 桐梓县| 扎赉特旗| 三门县| 房山区| 长沙市| 铅山县| 乐平市| 临漳县| 广平县| 新化县| 叶城县| 泸溪县| 平乡县| 朝阳市| 翁源县|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