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細菌內毒素檢測在ICU病區(qū)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2014-03-03 05:55王坤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年2期

      王坤

      [摘要] 目的 探討細菌內毒素檢測在ICU病區(qū)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回顧性分析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患者(G-桿菌感染組)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非G-桿菌感染組)的血液內毒素檢測結果。 結果 G-桿菌感染組的血液內毒素檢測結果為(4.987±10.609)EU/ml,非G-桿菌感染組為(0.043±0.052)EU/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ICU病區(qū),細菌內毒素升高與G-桿菌感染有關,對感染性患者先進行內毒素檢測有利于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具有很高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細菌內毒素;細菌培養(yǎng);感染性疾病;G-桿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46.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b)-0125-02

      內毒素(endotoxin,ET)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化學成分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類脂A、核心寡聚糖O及多肽側鏈組成[1]。ET能夠直接作用于人體,激活組織內的炎性細胞和炎癥因子,導致機體發(fā)熱并產生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繼而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的病理生理癥狀,危及生命,由于ET與革蘭氏陰性菌關系密切,所以內毒素血癥在臨床非常常見。及早診斷內毒素血癥有利于預測感染性疾病的性質和預后,迅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減輕ET對患者生命造成的損害。ICU病區(qū)的患者都是免疫力低下的重癥患者,易感染,細菌培養(yǎng)時間較長,故ET的檢測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法靈敏度高,測定范圍大,通常在0.006~300 EU/ml[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患者的血液ET檢測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ICU病區(qū)收治的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G-桿菌感染組),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齡47~87歲,平均71.3歲,其中陰溝腸桿菌1例、鮑曼不動桿菌5例、銅綠假單胞菌4例、克雷伯菌4例、大腸埃希菌2例;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非G-桿菌感染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齡41~81歲,平均70.2歲?;颊呔鶠镮CU重癥患者。

      1.2 方法

      采用動態(tài)濁度法檢測細菌ET,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細菌培養(yǎng)。

      1.2.1 標本采集 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采集早晨空腹靜脈血1 ml,加入體液處理劑Ⅰ號(1 ml)管內,加蓋,混合30 s,備用;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用無菌容器收集。

      1.2.2 儀器與試劑 使用天津天大天發(fā)BET-24A型細菌ET測定儀檢測細菌ET,試劑、標準曲線、質控液均為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細菌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使用珠海迪爾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DL-96 E G-桿菌鑒定、藥敏配套試劑和鑒定系統(tǒng)。

      1.2.3 測定 將樣本按標準化要求處理好上機檢測ET:加樣完畢,用封口膜封閉管口,輕輕混合3 s(不產生氣泡),插入ET檢測儀孔中恒溫檢測,觀察時間為4500 s;細菌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細菌培養(yǎng)。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 SPSS 1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G-桿菌感染患者的細菌ET明顯高于非G-桿菌感染患者(P<0.05)(表1)。

      表1 兩組細菌培養(yǎng)結果的比較[n(%)]

      與非G-桿菌感染組比較,*P<0.05;統(tǒng)計時ET高于正常為陽性

      3 討論

      臨床上細菌感染的患者常發(fā)生內毒素血癥、DIC、休克肺、心臟抑制及口腔疾病等,死亡率為20%~30%[3]。革蘭氏陰性細菌敗血癥尤常并發(fā)內毒素血癥,常見致病菌為沙門菌屬、陰溝腸桿菌屬及擬桿菌屬,這些致病菌多通過泌尿道、腸道、膽道及呼吸道而引起感染,也可通過外傷、外科手術、導管檢查或留置以及器械操作等途徑進入血液,伴隨殺滅細菌細胞壁破裂產生的ET也越多[4],可引起敗血癥。有研究表明ET是全身炎癥反應的重要觸發(fā)劑,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的扳機[5]。ET是介導革蘭氏陰性菌膿毒癥的重要啟動因子,通過其結合受體或調節(jié)蛋白的作用誘導宿主多種細胞因子的合成和釋放,激發(fā)機體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危害相當大[6]。ET是診斷和監(jiān)測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重要指標[7-8]。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報道,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趨勢[9],進行血漿ET測定,對疾病的鑒別診斷和ET休克的防治以及控制感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觀察本院ICU病區(qū)收治的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血液ET檢測結果,結果證明了血ET在診斷和檢測革蘭氏陰性菌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病情兇險,需要動態(tài)檢測才能及時制訂治療方案、判斷預后,特別是ICU病區(qū)的患者尤其重要,時間就是生命,血ET定量測定具有省時、簡便、靈敏度高等特點,使快速鑒別診斷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監(jiān)測細菌感染高危患者的病情變化成為可能。相對于傳統(tǒng)血培養(yǎng)的耗時、陽性率低等弊病,血ET檢測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全玲,劉揚,李傳保.ET檢測與臨床應用現狀[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3,24(2):64-65.

      [2] 汪玲,王桂平.細菌ET的檢測方法及其應用概況[J].中國藥師,2003,6(5):316-317.

      [3] 徐修禮,劉寶瑞,張建芳,等.ET定量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應用[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23(3):250-253.

      [4] 林愛華,劉云海,林建國.抗ET藥物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1,28(1):23.

      [5] Kogut MH,He H,Kaiser P.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CD14/TLR4-dependent recognition of salmonella LPS induces the functional activation of Chicken heterophils and up-regul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chemokine gene expression in these cells[J].Anim Biotechnol,2005,16(2):165-181.

      [6] 郁峰.血清降鈣素原和ET檢測在小兒SIRS的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5):62-64.

      [7] Nahid AM,Sugii S.Binding of porcine ficolin-alpha to lipopolysaccharides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lipoteichoic acids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J].Dev Comp Immunol,2006,30(3):335-343.

      [8] van Deventer SJ,Buller HR,ten Cate JW,et al.Endotoxaemia:an early predictor of septicaemia in febrile patients[J].Lancet,1988,1(8586):605-609.

      [9] 戴良成,吳昊,勞志剛,等.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細菌的構成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13):2057-2060.

      (收稿日期:2013-10-31 本文編輯:許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討細菌內毒素檢測在ICU病區(qū)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回顧性分析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患者(G-桿菌感染組)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非G-桿菌感染組)的血液內毒素檢測結果。 結果 G-桿菌感染組的血液內毒素檢測結果為(4.987±10.609)EU/ml,非G-桿菌感染組為(0.043±0.052)EU/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ICU病區(qū),細菌內毒素升高與G-桿菌感染有關,對感染性患者先進行內毒素檢測有利于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具有很高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細菌內毒素;細菌培養(yǎng);感染性疾??;G-桿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46.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b)-0125-02

      內毒素(endotoxin,ET)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化學成分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類脂A、核心寡聚糖O及多肽側鏈組成[1]。ET能夠直接作用于人體,激活組織內的炎性細胞和炎癥因子,導致機體發(fā)熱并產生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繼而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的病理生理癥狀,危及生命,由于ET與革蘭氏陰性菌關系密切,所以內毒素血癥在臨床非常常見。及早診斷內毒素血癥有利于預測感染性疾病的性質和預后,迅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減輕ET對患者生命造成的損害。ICU病區(qū)的患者都是免疫力低下的重癥患者,易感染,細菌培養(yǎng)時間較長,故ET的檢測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法靈敏度高,測定范圍大,通常在0.006~300 EU/ml[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患者的血液ET檢測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ICU病區(qū)收治的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G-桿菌感染組),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齡47~87歲,平均71.3歲,其中陰溝腸桿菌1例、鮑曼不動桿菌5例、銅綠假單胞菌4例、克雷伯菌4例、大腸埃希菌2例;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非G-桿菌感染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齡41~81歲,平均70.2歲。患者均為ICU重癥患者。

      1.2 方法

      采用動態(tài)濁度法檢測細菌ET,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細菌培養(yǎng)。

      1.2.1 標本采集 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采集早晨空腹靜脈血1 ml,加入體液處理劑Ⅰ號(1 ml)管內,加蓋,混合30 s,備用;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用無菌容器收集。

      1.2.2 儀器與試劑 使用天津天大天發(fā)BET-24A型細菌ET測定儀檢測細菌ET,試劑、標準曲線、質控液均為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細菌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使用珠海迪爾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DL-96 E G-桿菌鑒定、藥敏配套試劑和鑒定系統(tǒng)。

      1.2.3 測定 將樣本按標準化要求處理好上機檢測ET:加樣完畢,用封口膜封閉管口,輕輕混合3 s(不產生氣泡),插入ET檢測儀孔中恒溫檢測,觀察時間為4500 s;細菌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細菌培養(yǎng)。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 SPSS 1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G-桿菌感染患者的細菌ET明顯高于非G-桿菌感染患者(P<0.05)(表1)。

      表1 兩組細菌培養(yǎng)結果的比較[n(%)]

      與非G-桿菌感染組比較,*P<0.05;統(tǒng)計時ET高于正常為陽性

      3 討論

      臨床上細菌感染的患者常發(fā)生內毒素血癥、DIC、休克肺、心臟抑制及口腔疾病等,死亡率為20%~30%[3]。革蘭氏陰性細菌敗血癥尤常并發(fā)內毒素血癥,常見致病菌為沙門菌屬、陰溝腸桿菌屬及擬桿菌屬,這些致病菌多通過泌尿道、腸道、膽道及呼吸道而引起感染,也可通過外傷、外科手術、導管檢查或留置以及器械操作等途徑進入血液,伴隨殺滅細菌細胞壁破裂產生的ET也越多[4],可引起敗血癥。有研究表明ET是全身炎癥反應的重要觸發(fā)劑,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的扳機[5]。ET是介導革蘭氏陰性菌膿毒癥的重要啟動因子,通過其結合受體或調節(jié)蛋白的作用誘導宿主多種細胞因子的合成和釋放,激發(fā)機體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危害相當大[6]。ET是診斷和監(jiān)測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重要指標[7-8]。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報道,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趨勢[9],進行血漿ET測定,對疾病的鑒別診斷和ET休克的防治以及控制感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觀察本院ICU病區(qū)收治的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血液ET檢測結果,結果證明了血ET在診斷和檢測革蘭氏陰性菌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病情兇險,需要動態(tài)檢測才能及時制訂治療方案、判斷預后,特別是ICU病區(qū)的患者尤其重要,時間就是生命,血ET定量測定具有省時、簡便、靈敏度高等特點,使快速鑒別診斷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監(jiān)測細菌感染高?;颊叩牟∏樽兓蔀榭赡堋O鄬τ趥鹘y(tǒng)血培養(yǎng)的耗時、陽性率低等弊病,血ET檢測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全玲,劉揚,李傳保.ET檢測與臨床應用現狀[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3,24(2):64-65.

      [2] 汪玲,王桂平.細菌ET的檢測方法及其應用概況[J].中國藥師,2003,6(5):316-317.

      [3] 徐修禮,劉寶瑞,張建芳,等.ET定量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應用[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23(3):250-253.

      [4] 林愛華,劉云海,林建國.抗ET藥物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1,28(1):23.

      [5] Kogut MH,He H,Kaiser P.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CD14/TLR4-dependent recognition of salmonella LPS induces the functional activation of Chicken heterophils and up-regul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chemokine gene expression in these cells[J].Anim Biotechnol,2005,16(2):165-181.

      [6] 郁峰.血清降鈣素原和ET檢測在小兒SIRS的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5):62-64.

      [7] Nahid AM,Sugii S.Binding of porcine ficolin-alpha to lipopolysaccharides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lipoteichoic acids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J].Dev Comp Immunol,2006,30(3):335-343.

      [8] van Deventer SJ,Buller HR,ten Cate JW,et al.Endotoxaemia:an early predictor of septicaemia in febrile patients[J].Lancet,1988,1(8586):605-609.

      [9] 戴良成,吳昊,勞志剛,等.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細菌的構成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13):2057-2060.

      (收稿日期:2013-10-31 本文編輯:許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討細菌內毒素檢測在ICU病區(qū)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回顧性分析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患者(G-桿菌感染組)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非G-桿菌感染組)的血液內毒素檢測結果。 結果 G-桿菌感染組的血液內毒素檢測結果為(4.987±10.609)EU/ml,非G-桿菌感染組為(0.043±0.052)EU/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ICU病區(qū),細菌內毒素升高與G-桿菌感染有關,對感染性患者先進行內毒素檢測有利于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具有很高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細菌內毒素;細菌培養(yǎng);感染性疾?。籊-桿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46.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b)-0125-02

      內毒素(endotoxin,ET)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化學成分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類脂A、核心寡聚糖O及多肽側鏈組成[1]。ET能夠直接作用于人體,激活組織內的炎性細胞和炎癥因子,導致機體發(fā)熱并產生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繼而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的病理生理癥狀,危及生命,由于ET與革蘭氏陰性菌關系密切,所以內毒素血癥在臨床非常常見。及早診斷內毒素血癥有利于預測感染性疾病的性質和預后,迅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減輕ET對患者生命造成的損害。ICU病區(qū)的患者都是免疫力低下的重癥患者,易感染,細菌培養(yǎng)時間較長,故ET的檢測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法靈敏度高,測定范圍大,通常在0.006~300 EU/ml[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患者的血液ET檢測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ICU病區(qū)收治的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G-桿菌感染組),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齡47~87歲,平均71.3歲,其中陰溝腸桿菌1例、鮑曼不動桿菌5例、銅綠假單胞菌4例、克雷伯菌4例、大腸埃希菌2例;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非G-桿菌感染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齡41~81歲,平均70.2歲?;颊呔鶠镮CU重癥患者。

      1.2 方法

      采用動態(tài)濁度法檢測細菌ET,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細菌培養(yǎng)。

      1.2.1 標本采集 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采集早晨空腹靜脈血1 ml,加入體液處理劑Ⅰ號(1 ml)管內,加蓋,混合30 s,備用;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用無菌容器收集。

      1.2.2 儀器與試劑 使用天津天大天發(fā)BET-24A型細菌ET測定儀檢測細菌ET,試劑、標準曲線、質控液均為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細菌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使用珠海迪爾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DL-96 E G-桿菌鑒定、藥敏配套試劑和鑒定系統(tǒng)。

      1.2.3 測定 將樣本按標準化要求處理好上機檢測ET:加樣完畢,用封口膜封閉管口,輕輕混合3 s(不產生氣泡),插入ET檢測儀孔中恒溫檢測,觀察時間為4500 s;細菌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細菌培養(yǎng)。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 SPSS 1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G-桿菌感染患者的細菌ET明顯高于非G-桿菌感染患者(P<0.05)(表1)。

      表1 兩組細菌培養(yǎng)結果的比較[n(%)]

      與非G-桿菌感染組比較,*P<0.05;統(tǒng)計時ET高于正常為陽性

      3 討論

      臨床上細菌感染的患者常發(fā)生內毒素血癥、DIC、休克肺、心臟抑制及口腔疾病等,死亡率為20%~30%[3]。革蘭氏陰性細菌敗血癥尤常并發(fā)內毒素血癥,常見致病菌為沙門菌屬、陰溝腸桿菌屬及擬桿菌屬,這些致病菌多通過泌尿道、腸道、膽道及呼吸道而引起感染,也可通過外傷、外科手術、導管檢查或留置以及器械操作等途徑進入血液,伴隨殺滅細菌細胞壁破裂產生的ET也越多[4],可引起敗血癥。有研究表明ET是全身炎癥反應的重要觸發(fā)劑,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的扳機[5]。ET是介導革蘭氏陰性菌膿毒癥的重要啟動因子,通過其結合受體或調節(jié)蛋白的作用誘導宿主多種細胞因子的合成和釋放,激發(fā)機體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危害相當大[6]。ET是診斷和監(jiān)測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重要指標[7-8]。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報道,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趨勢[9],進行血漿ET測定,對疾病的鑒別診斷和ET休克的防治以及控制感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觀察本院ICU病區(qū)收治的16例細菌培養(yǎng)為G-桿菌感染的患者和20例細菌培養(yǎng)為非G-桿菌感染患者血液ET檢測結果,結果證明了血ET在診斷和檢測革蘭氏陰性菌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病情兇險,需要動態(tài)檢測才能及時制訂治療方案、判斷預后,特別是ICU病區(qū)的患者尤其重要,時間就是生命,血ET定量測定具有省時、簡便、靈敏度高等特點,使快速鑒別診斷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監(jiān)測細菌感染高?;颊叩牟∏樽兓蔀榭赡?。相對于傳統(tǒng)血培養(yǎng)的耗時、陽性率低等弊病,血ET檢測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全玲,劉揚,李傳保.ET檢測與臨床應用現狀[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3,24(2):64-65.

      [2] 汪玲,王桂平.細菌ET的檢測方法及其應用概況[J].中國藥師,2003,6(5):316-317.

      [3] 徐修禮,劉寶瑞,張建芳,等.ET定量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應用[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23(3):250-253.

      [4] 林愛華,劉云海,林建國.抗ET藥物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1,28(1):23.

      [5] Kogut MH,He H,Kaiser P.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CD14/TLR4-dependent recognition of salmonella LPS induces the functional activation of Chicken heterophils and up-regul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chemokine gene expression in these cells[J].Anim Biotechnol,2005,16(2):165-181.

      [6] 郁峰.血清降鈣素原和ET檢測在小兒SIRS的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5):62-64.

      [7] Nahid AM,Sugii S.Binding of porcine ficolin-alpha to lipopolysaccharides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lipoteichoic acids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J].Dev Comp Immunol,2006,30(3):335-343.

      [8] van Deventer SJ,Buller HR,ten Cate JW,et al.Endotoxaemia:an early predictor of septicaemia in febrile patients[J].Lancet,1988,1(8586):605-609.

      [9] 戴良成,吳昊,勞志剛,等.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細菌的構成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13):2057-2060.

      (收稿日期:2013-10-31 本文編輯:許俊琴)

      芷江| 武清区| 巨野县| 福贡县| 罗田县| 阿拉善左旗| 嘉黎县| 咸丰县| 罗甸县| 根河市| 乐陵市| 卫辉市| 峨眉山市| 正蓝旗| 奈曼旗| 忻城县| 庆元县| 曲靖市| 霞浦县| 城固县| 双桥区| 彰化县| 乌兰浩特市| 天水市| 木兰县| 白城市| 布拖县| 乌审旗| 长治县| 保定市| 日喀则市| 宜良县| 墨竹工卡县| 海晏县| 当涂县| 淳安县| 鸡东县| 华亭县| 随州市| 宝应县|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