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天山》改刊:一場震動新疆當代文學的討論?

      2014-03-03 14:38:23歐陽可惺鐘敏
      關鍵詞:天山刊物題材

      歐陽可惺,鐘敏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1962年,《天山》改刊名為《新疆文學》后,編輯部組織了一次關于對青年小說作者吳連增作品討論。而這場討論出現(xiàn)與《天山》文學期刊的第一次改刊是密不可分的。吳連增的這篇小說《司機的妻子》,是一篇在題材選擇上具有開拓性的作品,是作者順應當時國內文學環(huán)境變化積極努力的結果。

      1961年,《文藝報》編輯部組織了關于題材問題的討論。在第3期上發(fā)表了張光年一篇討論題材問題的專論,專論認為:這些年來,圍繞著題材問題,文藝界也進行著兩條路線的斗爭。其中有一條路線就是“我們自己隊伍中間某些好心好意的同志在題材問題上的片面性的主張:這些同志把描寫工農兵同題材的廣泛性對立起來、把表現(xiàn)重大主題同家庭生活、愛情生活的描寫(所謂‘家務事’、‘兒女情’)對立起來,把現(xiàn)代題材同歷史題材對立起來,看成是互不相容的東西。這對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今后任何時候,我們對于資產階級誘使文藝工作者脫離群眾斗爭、反對描寫群眾斗爭的反動論調,都必須堅決駁斥。對于近來一個時期表現(xiàn)在題材問題上的片面化、狹隘化觀點的新的滋長,我們也不能采取熟視無睹的態(tài)度?!睆埞饽赆槍?957年以來文學創(chuàng)作題材片面化、狹隘化傾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文學創(chuàng)作問題上要提倡題材的多樣化,要打破限制題材的各種條條框框。他還從講政治的高度談到了為什么要注重題材問題,指出不能“把推廣生產經驗、描寫技術過程、圖解政策條文當成唯一創(chuàng)作的主要功能。路子走窄了,這首先不利于政治。把一切文藝武器掌握起來,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一切可能性利用起來,使之匯合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共同目的上,這才是最大的政治利益所在?!盵1]張光年文章的觀點引起了國內文學界的強烈反響,《人民日報》馬上轉載了張光年的這篇文章;很快,《天山》作為新疆文聯(lián)的文學刊物也及時全文轉載了張光年的這篇專論文章①張光年的這篇“題材問題”專論全文轉載在《天山》1961年7月號1-5頁。。

      1961年的《文藝報》專門開辟了“題材問題”欄目,就題材問題進行了大討論,這次討論對于擴大全國各民族作家的創(chuàng)作視野無疑是有極大的啟發(fā)。張光年《題材專論》發(fā)表后,不少有重要影響的作家、評論家、學者教授等都發(fā)表文章加入到這個關于題材問題的討論當中去②據筆者查閱,1961年第6期的《文藝報》“題材問題”欄目發(fā)表了三篇文章,分別是:周立波的《略論題材》,胡可的《對題材的淺見》,馮其庸的《題材與思想》;1961年第7期的《文藝報》“題材問題”欄目也發(fā)表了三篇文章,分別是:田漢的《題材的處理》,夏衍的《題材、主題》,老舍的《題材與生活》。。這次討論的結果和后來的“雙橋會議”梳理并澄清了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概念化的、僵化的模糊認識,對進一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產生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在國內文學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新疆文學刊物必然要受到影響。同時,由于《天山》新任副主編王谷林已經到編輯部工作了一段時間,所以,從1961年6月號的《天山》開始,刊物已出現(xiàn)了悄悄的變化。雖然,在以后半年的刊物中還有一些政治宣傳性的文章和文學性不強的作品繼續(xù)交叉出現(xiàn)下半年的六期刊物里①如,在《天山》1961年8月號中還設置了“黨委書記手記”欄目,并放在最前面,在此欄目中發(fā)表“手記”兩篇,分別是:1、《麥收之前》(新源縣前進公社黨委書記周元壽),2、《戰(zhàn)斗開始的時候》(伊寧縣紅旗公社黨委書記劉澄)。此類文章雖然繼續(xù)存在,但以后逐漸減少,在筆者看來,這表明在新疆的“橫向時間”里,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在體現(xiàn)質的特征時的重疊性、模糊性、并置性。。但在6月號的刊物里,已不再有文藝政治性的宏觀大論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文學性實質版塊:有小說、散文、詩歌、新疆民族民間故事和文學評論四個版塊。在這期刊物的組稿和用稿上,我們現(xiàn)在可以初步看到新副主編辦刊的基本思路:刊物既然是文學刊物,編輯部就要以發(fā)表扎實的文學作品作為刊物的基礎和重點。這位來自北京《文藝報》的新任副主編深諳目前中央文藝政策調整的來龍去脈,他必須要借這股風力為自己也為新疆的文學刊物發(fā)展打造一個相當全新的平臺。

      為此,《天山》提出了改刊。改刊就是為了貫徹中央已召開和自治區(qū)即將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提倡廣開文路和言路,以新的面貌把刊物真正辦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園地,并以此帶動新疆當代文學自身水平和影響力的提高。當時積極提倡組織改刊的王谷林是1961年3月調至新疆的。王谷林回憶說,在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召開的會議上,他當時聽到了許多人對《天山》這個刊物的意見,這些意見讓他感到自己作為這個刊物的副主編責任重大,在廣泛征求編輯部同仁意見的基礎上,大家共同提出了改刊的思路:首先,把《天山》刊名改為《新疆文學》,因為當時在烏魯木齊以“天山”命名的單位等各類相似名稱太多②在筆者看來,當時提出改刊名的原因之一還可能由于這個新疆當代文學刊物《天山》刊名與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時期中國伊斯蘭文化、穆斯林學術文化、邊疆問題研究等社團的幾個刊物《天山》重名。1950年前,在中國內地也曾有幾個名稱叫《天山》的雜志刊物:1、1934年3月5日,中國伊斯蘭邊疆問題研究刊物《邊鐸》(又稱《邊鐸半月刊》)創(chuàng)刊于南京,主編艾沙,該刊物主要研究新疆民族史地問題。刊物于1934年10月15日更名為《天山》,出刊6期后???;2、《天山月刊》1946年10月創(chuàng)刊于南京,由南京天山學會(又稱新疆省建設協(xié)會)主辦,主編安文惠,是中國穆斯林學術文化刊物,有漢、維吾爾文版;3、由上海復旦大學回教同學會主辦編輯的《天山》于1947年5月1日在上海復旦大學校內創(chuàng)刊,馬宗融教授擔任編輯指導,該刊主要向青年提供學術園地,進行伊斯蘭宗教知識宣傳。。當然,改刊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刊物自身的質量。[2]1961年11月號《天山》刊登了《〈新疆文學〉稿約》。這個“稿約”對明年改刊后的刊物欄目進行了細致的規(guī)劃和介紹,明顯可以看出純文學的欄目增加許多。王谷林為了明確地向廣大讀者表明自己辦刊的宗旨,在1962年1月號的《新疆文學》上首先發(fā)表了親自撰寫的新春獻詞《迎新曲》③王谷林在《一曲難忘》中回憶了當時《迎新曲》的寫作情況。因為改刊,刊物需要在更名后的第一期寫篇文章,作為新年獻詞,代表編輯部向讀者、作者表示辦好刊物的愿望和決心,同時也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當時這個任務落實到了編輯劉家琪身上,劉家琪寫出的初稿題目就叫《迎新曲》。王谷林認為這個題目很不錯,含義較深,既可以說是迎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春天,也可以說是迎接刊物的新面貌。不過對于內容,他認為激情不夠,特別是對“雙百”方針的貫徹,寫得不夠鮮明有力,于是王谷林就作了改寫。最后發(fā)出來的稿子,基本上是王谷林的語言和見解了。。在這篇新春獻詞里,王谷林強調了改刊后的《新疆文學》要積極認真貫徹黨的“雙百”方針,要做到文學目標和趣味的“豐富多彩”和“多樣多種”[3]。

      1962年1月號的《新疆文學》發(fā)表了如下作品:詩歌《天山詩草》(田間)、《山鷹》(嚴辰)、《西行剪影》(張志民)、《沙棗》(劉肖無)、《無盡的懷念》(維吾爾族尼米希依提)、《天鵝》(維吾爾族克里木﹒赫捷耶夫)、《水渠情箋》(維吾爾族鐵衣甫江)、《蘆花集》(呂紹堂);散文有回憶錄《憶延安》(左齊);小說有《司機的妻子》(吳連增)、《退老還童》(柯爾克孜族沙坎﹒吾買爾);兒童文學《剪彩云》(蘆管);“新疆好地方”欄目有:《沙漠景物小記》(宋政厚)、《林則徐在新疆》(雁萍);“詩人談詩”專欄文章有:《關于詩的內容和技巧》(田間)、《高、深、精》(嚴辰)、《漫談讀書和創(chuàng)作》(張志民)。在改刊后第一期的《新疆文學》中,可以看到,刊出的作品較少公式化、概念化,給人以刊物新面貌、新內容、新氣象的感覺。1962年,作為《新疆文學》改刊后的第一年,編輯部組織了對《司機的妻子》的討論,這次討論活躍了整個新疆文壇的氣氛,也給新疆當代文壇帶來了極大的震動,構成了新疆當代文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文學事件。

      吳連增曾經在《天山》創(chuàng)刊后發(fā)表過多篇小說,當時是一位十分勤奮的兵團青年業(yè)余作家,也是《天山》的主要撰稿作家,幾年來他的小說敘述技巧不斷提高,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也比較接近真實生活。小說《司機的妻子》主要講述了一個叫春蘭的婦女在節(jié)日時間如何思念丈夫,而這種思念又如何與新社會新道德沖突,最后春蘭在另一位司機妻子的模范行為影響下,克服了這種情感,取得思想上進步的故事。雖然,這篇小說現(xiàn)在看來無論是從思想內容和語言敘述都比較平實,但在當時卻引起了強烈反響。這篇小說的主要特征在于,對主人公的內心情感世界用了比較質樸和直接的話語表達了出來,主人公及其丈夫被壓抑的夫妻間情欲往往通過一些詞句泄露了出來,所以這篇小說在當時被有人稱之為有“猥褻”之詞。如,“外面街道上,來往的汽車隆隆地響著,響得她心里有點躁,又有點甜?!薄翱墒翘扉L日久,老杜成年累月奔波在外面,有時回來一趟,又趕上她啊托兒所值夜班,夫妻一月難得見上幾次面,她心里就不知是一股什么滋味。逢年過節(jié),盼老杜回家的那種心情就更強烈了。今年國慶節(jié)休假三天,說實在的,要是老杜不回來,她真不知道這個假期怎樣才能熬過去?!盵4]20“老杜猛地回過頭去,用粗粗壯壯的一雙大手抓住春蘭的兩臂,甜蜜而貪婪地望著她?!盵4]24現(xiàn)在看來,小說的題目本身和文本所要表達的意味就是:司機的妻子是很容易守“活寡”的,不表現(xiàn)不行,但是又要把這些守“活寡”的情欲導引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軌道上來。這篇小說在當時的賣點其實就是通過表現(xiàn)司機這個特殊的職業(yè)所帶來的夫妻情欲問題,來刺激當時人們在革命和建設的表面慷慨激昂下的柔軟之肋,從而把表現(xiàn)和強調人性作為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存在,力圖形成在那個時代文學表達內涵的多樣性。小說最后,不滿三十歲的春蘭,其情欲被另一位司機的妻子——單位指導員唐淑珍疏導后心里得到了“輕松”,得到了單位組織的引導性“幫助”。但疏導歸疏導,導引歸導引,可那潛在的情欲卻是無處不在,它作為文本的客觀意味在文本里徘徊、也在讀者的品味和期待之中。這篇小說確實可以讓很多人有話可說,但卻往往又會讓說話人欲言而止,這也可能是小說遭到紛紛熱議的原因之一吧。

      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1961年11月,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大廈召開的自治區(qū)傳達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和全國故事片創(chuàng)作會議精神的會議期間完成的①關于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情況,在1966年展開對王谷林的批判時,完全被批判者歪曲了。1966年6月16日,《新疆日報》第二版,署名新疆軍區(qū)某部左軍的文章《〈迎新曲〉是王谷林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綱領》中寫到:“在宣揚修正主義、推行‘和平演變’上,王谷林真不愧是赫魯曉夫現(xiàn)代修正主義者的一個好門徒。請看他的罪惡勾當:他把《司機的妻子》的作者吳連增,請到自己家中作客,予以盛情款待;在他的極力鼓動、親自修改之下,修正主義的活標本——《司機的妻子》出籠了(和《迎新曲》同期發(fā)表)?!保敃r,年輕而勤奮的兵團業(yè)余作者吳連増參加了這個傳達及貫徹兩個會議精神的座談會。多年后,他回憶道:“作為一個業(yè)余作者,聽了會議精神的傳達,又得到這么多的信息,心情非常激動,就像久旱逢甘露,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似乎百花齊放的春天就要來臨。但心里又不那么踏實,生怕它轉瞬即逝。那天,幾個文友在一起聊天,聊得很投機、很興奮。我突然想起了兩年前曾寫過一個模范司機多拉快跑、常常奔波在天山南北、數過家門而不進的通訊。這時,我又想起我們的鄰居也是一個司機,他的妻子常為丈夫節(jié)假日不歸發(fā)牢騷,說,‘一年到頭守空房,好女不嫁司機郎’之類的話。于是我想,以它為題材、以夫妻間的感情糾葛為主線寫一篇小說不是很好嗎”[5]。于是,吳連増在會議期間用了一個晚上完成了這篇8 000多字的小說,并馬上交給了當時參會的《天山》編輯部的一位編輯。

      文章發(fā)表了后,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由于不同的讀者和批評者持守著不同的閱讀期待和文學理念、批評觀點,所以在對小說的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題表現(xiàn)的理解上存在著比較鮮明的差異。為此,改刊后的《新疆文學》編輯部從1962年6月號開始,有意識地在來稿中進行了分類、選擇刊登,在《新疆文學》上刊載了對這篇小說評價的不同觀點,通過公開討論以引起文學批評界及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F(xiàn)在看來,這次討論可以說是新疆當代文學中一次比較民主、細致透徹的批評觀點交鋒,參與者可以就這篇作品本身進行熱烈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是有許多人在關心著新疆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如,有相當一部分肯定這篇小說的人都認為,這篇小說敢于開拓日常生活題材,貼近現(xiàn)實生活;通過人物的生動描寫表現(xiàn)了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主題,作品有思想性,有價值[6];還有一些來自廣州等地在校中文系大學生的評論,他們認為該小說“是一首動人心弦的抒情詩,它是一首心的歌”[7],小說“題材新穎、描寫細膩,是一篇好作品”[8];而有部分人對該小說持否定的態(tài)度,認為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春蘭是“我國古代閨怨詩中所描寫的婦女”;“由于小說對主人公思夫之情寫得過于細膩入微,心理矛盾過于復雜,但她思想轉變卻寫得簡略勉強,不符合人物性格的邏輯發(fā)展,因此春蘭這個人物心懷不坦蕩,形象不可愛,給人以自私、狹隘和庸俗的印象?!盵9]對于春蘭這個人物,有人認為,是一個整天糾纏在夫妻生活的圈子里的婦女[10];也有人認為,小說在春蘭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脫離了生活的真實,塑造的春蘭是一個不真實的,“被歪曲了的勞動婦女?!盵11]還有人認為,在這篇小說里“我們沒有能夠得到必要的美的享受,因而我們也無法接受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思想,相反的,作者卻極不嚴肅地在描寫勞動人民愛情生活中,運用了一些諸如‘熬過去’、‘貓抓心’、‘甜蜜而貪婪地望著她’之類來自舊社會小市民低層、帶有猥褻意味的詞匯,使人產生厭惡之感。這是單純追求技巧、脫離生活基礎的必然結果。如果認為這是一種‘探索’,那么這種探索又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呢?”[12]這場討論截止到1962年12月,除過新疆本地的稿件,編輯部還收到了來自天津、廣州、揚州、唐山等城市討論稿五十多篇,公開發(fā)表十五篇[13]12。

      在1962年《新疆文學》11、12月號合刊上,發(fā)表了兩篇比較專業(yè)的文學批評文章:江天《關于塑造普通人物的幾點質疑——從討論<司機的妻子>得到的啟發(fā)》和曹天成《從生活和作品的實際出發(fā)》,兩篇文章對小說《司機的妻子》作了全面的分析評價。江天認為,“在如何塑造普通人物形象的問題上,我們讀者和評論工作者,不應該給作家設計出這樣或那樣的框架,······要鼓勵作家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塑造出多種多樣的人物來;也只有這樣,我們在討論《司機的妻子》這類小說時,才能得出比較公允的結論。”[14]而時為南開大學中文系的大學生曹天成的文章則針對一些批評觀點的“理想”標準、“空想”標準提出了批評。他認為,“在現(xiàn)在的某些文藝批評文章中,存在著如周揚同志曾經指出過的那種傾向‘要求作家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完全合乎時代的理想的標準,實際常常是批評者本人的空想的標準’。喜歡用自己制造的框框和清規(guī)來套一切作品。”曹天成借用法捷耶夫的一句話“文學作品是多樣性的,文學批評應當熟悉分光鏡中的一切顏色,而不是只有兩種顏色——不是黑的就是白的”[15],來表明自己對文學批評的理解認識?,F(xiàn)在看來,江天和曹天成的觀點,顯然是獲得了當時編輯部同仁們的同意認可和支持。同時,在該11、12月號合刊上,編輯部發(fā)表了對《關于〈司機的妻子〉的討論》的總結性文章。在編輯部的這篇文章里,首先表明了對吳連增這篇小說的肯定,認為“這篇小說,它的優(yōu)點是主要的,它的積極作用是顯著的。”同時,文章積極肯定了編輯部組織的這次討論,認為通過這次討論,新疆的文藝工作者破除了文藝觀念中的清規(guī)戒律、條條框框,解放了思想,“對我們新疆地區(qū)的文藝創(chuàng)作事業(yè),特別是在擴大題材范圍、實現(xiàn)藝術風格的多樣化方面,消除了某些障礙,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其次,它對我們新疆地區(qū)的文學評論工作有明顯的促進,評論工作顯得比過去活躍了。通過討論,提高了認識水平,同時也擴大了我們文學評論的隊伍?!盵13]12現(xiàn)在看來,編輯部的初衷目的都達到了。

      在筆者看來,《新疆文學》編輯部當時組織的這場討論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對吳連增的這篇小說的關注、批評,更重要的是這場討論吸引了國內許多人的參加,把新疆當代文學與內地文學放在一起進行討論,“活躍一下文藝批評,壯大文藝評論隊伍”[16]85,這是非常富有價值的嘗試。走出新疆區(qū)域性的視野,讓更多的人關注新疆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現(xiàn)狀,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文學事件①據筆者查閱,這場討論當時引起了國內部分文學讀者、批評者的密切關注和評價,《文學評論》專門發(fā)表了綜述。見日蓮的《新疆文學》討論《司機的妻子》,《文學評論》1963年第1期。。因為在筆者看來,新疆的漢語文學自20世紀以來由于沒有經過直接的現(xiàn)代啟蒙思想的一系列運動變革,文學作者也較少受到過內地新文學運動的全面?zhèn)鞑ビ绊?,雖然新疆的漢語文學在盛世才執(zhí)政時期也受到了國內現(xiàn)代新文學運動以及外國文學特別是蘇俄文學的影響等,但其自身的狀態(tài)是松散、游移的,沒有多少成規(guī)模和持續(xù)性活動的社團組織及文學作家隊伍群體,沒有形成整體發(fā)展面貌的新疆現(xiàn)代文學的基本格局。所以,當《天山》創(chuàng)刊后,筆者所見到的在最初幾年刊登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相對比較粗糙的、簡單的,大部分漢語作者都來自內地,而這些作者在到新疆之前大部分沒有什么文學創(chuàng)作的積累,也就談不到文學經驗,相當一部分人是白手起家,僅僅是憑著對文學的熱愛之情去進行寫作。大部分作品的思想和形式表現(xiàn)力十分有限,從這個層面上說,新疆20世紀50年代末的當代文學水平要比內地文學水平的距離相差很大。雖然,解放后新疆的漢語作家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內地,也有幾個作家在全國產生了影響,但是從整體水平上看仍然要比同時期的內地文學相差15年左右。顯然,《新疆文學》編輯部組織對小說《司機的妻子》的討論,是讓新疆的作家、批評者傾聽多方不同的創(chuàng)作思想、批評理念,這對后來新疆當代漢語文學的具體寫作表達無疑具有重要的階段性提升價值。在《新疆文學》編輯部組織對小說《司機的妻子》的討論的同時,1962年8月,中國作協(xié)在大連召開了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座談會,即大連會議。會議上邵荃麟提出了寫“中間狀態(tài)的人物”和“現(xiàn)實主義深化”的觀點,現(xiàn)在看來,邵荃麟的觀點與當時《新疆文學》的辦刊思想是十分吻合的。在這個意義上,《新疆文學》編輯部發(fā)表《司機的妻子》及組織對該小說的討論,在新疆當代文學及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都是值得一書的文學事件。

      但是,隨著國內對階級斗爭、路線斗爭的日益強調,1964年,《新疆文學》為緊跟政治形勢和要求,在11、12月號合刊上發(fā)表了關于對《司機的妻子》的重新評價的文章《糾正錯誤,更好前進——關于〈司機的妻子〉討論的再認識》這篇文章一改1962年對《司機的妻子》的肯定性評價,認為“這是一篇以‘家務事,兒女情’為題材,以‘中間人物’為主人公的、具有嚴重錯誤傾向的作品?!蔽恼虏z討自己,自我批判,認為當時編輯部組織的討論是“熱衷于寫落后,寫動搖,宣揚或者‘暴露’人民的缺點,引導人民向后退,······很顯然,這是一個喪失立場、背離黨的方針的路線的政治性錯誤?!薄拔覀兙庉嬋藛T脫離實際,脫離斗爭,資產階級思想感情沒有得到徹底的改造。”[16]85?87至此以后,對《司機的妻子》的批判不斷,當新疆的文革揭開序幕時,它作為“大毒草”成為首當其沖的批判對象,作者吳連增與王谷林等編輯部人員最早被定性為反黨黑幫。直到1978年,在全國開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自治區(qū)進行撥亂反正之后,開始給《司機的妻子》的作者與受牽連的編輯部成員平反?!端緳C的妻子》的遭遇,不僅僅是相關作者或相關刊物編輯個人的世事沉浮,它是新疆當代文壇特定時期的現(xiàn)實,更是中國當代文壇20世紀50—60年代文學生態(tài)的真實縮影。

      時光荏苒,事過多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結識了當年參與評論《司機的妻子》的劉江先生,劉江當年還在廣州讀大學,他曾以“劉紹績”的筆名在《新疆文學》發(fā)表了題為《一首心的歌》這篇肯定吳連增小說的文章。49年后,回憶起這段經歷,他說道:

      那是上世紀的1962年,我剛來到廣州的一所大學讀中文系不久①當時劉江為華南師范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學生。。學校有點名氣,上文藝理論和寫作課的老師更是知識淵博,講得非常生動,所以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兩門課程。在認真聽講的同時,我不但配合課時進度閱讀了大量的名著,而且廣泛閱讀各地的報刊。一次,我看了《新疆文學》上的一篇小說《司機的妻子》,它寫國慶節(jié)就要來到的時候,汽車司機的妻子熱盼著丈夫回來,可是他剛剛到家,就因為另有緊急的任務,領導安排他再次出乘。妻子原本怎么也想不通,可后來經過思想斗爭,終于愉快地送丈夫出發(fā)。我覺得它的內容頗為新鮮。在那個時代,大部分小說都是寫歷史上的革命斗爭,寫大事,寫英雄,而這篇作品卻是寫現(xiàn)實生活,寫小事,寫平凡人,憑當時的感覺,我知道這是文藝界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新氣象,所以興奮異常。但是我又想到,寫平凡人、平凡小事的作品,并不止這一篇。這篇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細膩的心理描寫(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它的意義主要還在于題材,而我當時并沒有這樣想)。于是一連琢磨了幾天之后,我利用禮拜天的時間,一個人來到大禮堂主席臺邊的一張桌子前,一邊想,一邊寫。用了一天的時間,終于把稿子寫完,并起名為《一首心的歌》。因為沒錢買方格稿紙,便撕下筆記本里的幾頁抄寫。為了節(jié)省紙張,紙的兩面都用上。因為我原來的名字是劉紹積,投稿時有時用“劉紹積”,有時也用“劉紹績”,現(xiàn)在想起來,這篇文章用的可能是后者。稿末還署上“寫于廣東”。最后還注明作者地址是某地、某校、某區(qū)的第幾學生宿舍。忽然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新疆文學》的來信,我這才想起給它投稿的事。打開一看,見是一封信,說我的稿子決定采用,但有小小的改動,問我同意不同意?并說希望我以后繼續(xù)投稿。我非常高興,立即回信說“同意”。不久,大概是在1962年的8月,我便收到了兩本《新疆文學》雜志,上面刊有我的那篇《一首心的歌》。我沒想到的是,刊物組織了一次關于小說《司機的妻子》的討論,在這之前,已經發(fā)表過一些討論文章。不久,我便收到了一份稿費通知單,再過幾天,便又寄來匯款單。我之所以回憶這些近乎不值得回憶的小事,是因為這些小事幾十年來一直在溫暖著我的心。不是嗎?編輯非常清楚我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可是竟是如此的熱情和誠懇,這足以讓我感動一輩子!

      在文革開始之前,我就在一家刊物(記不得是那一家刊物了)上,看到一篇文章,徹底地否定了這次討論,說討論中的觀點如何的反動,還說到我那篇文章,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我疑惑:這說的是誰呢?再一看,原來說的是自己!上面說到我發(fā)表的好些文章,其中主要的就是那《一首心的歌》,說怎樣鼓吹邵荃麟的“中間人物論”。在當時是不容我辯解的。緊接著,一篇篇大字報便鋪天蓋地而來,有說我是反動文人的,有說我是反黨分子的,還有說我是現(xiàn)行反革命。從我的書架上取去了《新疆文學》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把他們作為我寫反動文章的證據······

      文革終于結束。記得是在70年代末,我在一份刊物上,見到一篇文章,專門談論這一次討論。在給討論平反的同時,說到因為這次討論,許多作者,連同編者在內,都受到了嚴重的迫害:有些人挨斗,有些人坐牢,有些人喪命。

      相比之下,我是一位幸運者,但我并不慶幸自己。因為,這本來只是一場平平常常的討論和爭鳴,竟然要付出這么沉重的代價!······①這是劉江先生應筆者所邀,于2011年5月18給筆者寫的題為“我所經歷的一場討論——關于吳連增的小說《司機的妻子》”來信,有大部分刪減。

      猜你喜歡
      天山刊物題材
      天山放歌
      心聲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0
      天山雪蓮
      紡織學報(2022年8期)2022-08-26 02:29:32
      刊物賀詞
      飛天(2020年10期)2020-10-26 02:23:39
      系列刊物介紹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行業(yè)刊物介紹(十七)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電視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天山月
      民族音樂(2016年4期)2016-12-06 02:50:38
      我最喜歡的刊物
      快樂語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34
      廣電總局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信息
      電視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3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電視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乌什县| 磐石市| 秭归县| 师宗县| 拜城县| 孟州市| 南安市| 麦盖提县| 闸北区| 永城市| 靖边县| 慈溪市| 四会市| 长阳| 沿河| 天祝| 邵阳市| 河津市| 通河县| 道孚县| 临夏市| 白沙| 孙吴县| 南陵县| 桦川县| 土默特左旗| 太原市| 桐梓县| 鄂尔多斯市| 鹰潭市| 津南区| 高平市| 肥乡县| 兴仁县| 潼南县| 凤翔县| 诸暨市| 福清市| 新野县| 东安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