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玉琳
在地球上,核能早已被視為“永不枯竭的強大能源”。很多人的疑問是,既然海面上的航空母艦和海面下的潛艇可以使用核能為動力,往返于地球與太空之間的宇宙飛船為什么不用呢?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政府就秘密研究過核動力宇宙飛船,只是后來由于各種原因被叫停。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個秘密項目一直被列為高級機密,一些文件至今仍被鎖在保險柜中。
“俄里翁”飛船: 先上火星,再上土星
在冷戰(zhàn)史學家看來,20世紀50年代末是個瘋狂而天真的年代。為了取得冷戰(zhàn)對抗的優(yōu)勢,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不計后果的項目,其中就包括核動力太空飛船計劃。
前蘇聯(lián)搶先發(fā)射載人宇宙飛船后,一些參與過“曼哈頓計劃”的核科學家產(chǎn)生了大膽設想:常規(guī)化學能源產(chǎn)生的動力只能將少數(shù)幾個人送上天,為什么不試試潛力無限的原子能呢?
1958年,通用原子動力公司向美國高級研究項目局(今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提出一份名為“俄里翁工程”(“俄里翁”即“獵戶座”)的方案,稱將建造一艘700萬噸的超級飛船,利用核能為動力,幾乎可以將一座小型城市送入太空。
要注意,“俄里翁”飛船使用的“核動力”準確地說應該是“核爆炸動力”。它的動力艙里儲存的不是核燃料,而是一堆貨真價實的小型核彈。當飛船需要動力時,宇航員就將一枚核彈從船尾放出,控制它在距飛船的特定距離上爆炸。爆炸產(chǎn)生的高溫將蒸發(fā)掉隨核彈一起拋出的氫塑膠制成的固體圓盤,將其轉化為高熱的等離子漿。這些等離子會在飛船尾部擴散成雪茄狀,猛烈撞擊飛船尾部巨大的金屬推進盤,從而推動飛船高速前進。
據(jù)計算,等離子撞擊將非常猛烈,飛船內的乘員將承受很大的載荷。因此,載人艙與推進盤之間還設計有一個震波吸引系統(tǒng),緩沖、吸收并儲存多余的等離子沖撞能量。
“俄里翁”方案共提出小型、中型和超級型3種飛船。其中超級“俄里翁”飛船直徑達400米,重量超過800萬噸,至少需要1080枚3000噸級核彈連續(xù)爆炸才能被送入地球軌道。如果有充足的核彈,飛船的理論速度可達光速的十分之一,星際旅行完全不是問題。
通用原子公司為這個方案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1965年上火星,1970年上土星?!?/p>
憧憬125天往返火星
該方案打動了高級研究項目局的心,通用原子動力公司順利啟動了“俄里翁”工程。
按設計,建成后的“俄里翁”飛船將有60層樓高,外型有點像子彈頭,聳立在由8個高達76米的發(fā)射塔組成的發(fā)射平臺上。飛船被發(fā)射升空后,尾部每隔10秒鐘就要爆炸一顆2萬噸的小型原子彈。爆炸產(chǎn)生的等離子流撞擊在飛船尾部厚1米、直徑41米的推進盤上,推動飛船加速前進。
科學家估計,由于核彈爆炸時發(fā)出的光比太陽還要亮,因此飛船發(fā)射時只能看到一團耀眼奪目的光直射云霄,包裹在這團亮光中的飛船是看不到的。同時,連續(xù)核爆產(chǎn)生的巨大壓力,發(fā)射架周圍的氣體受到劇烈壓縮會暫時屏蔽聲音的傳播。在遠處安全距離觀看的人眼里,包裹在亮光中的飛船完全是在無聲無息中起飛,當亮光消失不見時才能聽到炸雷般的巨響。
計算表明“俄里翁”飛船升空時可以攜帶100噸設備及食品,只需125天就能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往返飛行一次。如果換成常規(guī)火箭推動的飛船,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冷靜后的選擇
一系列的試驗和計算表明“俄里翁”工程在技術上似乎沒有明顯缺陷。但冷靜下來的科學家們隨即想,核爆雖然能產(chǎn)生強大的推動力,同樣也能制造過重的核輻射。一次發(fā)射柄使用的核彈將對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水體和陸地造成污染。同時,環(huán)繞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即“范艾倫帶”在大批核彈爆炸的刺激下會產(chǎn)生難以想象的變化。
隨著設計的深入,“俄里翁”項目組成員越來越意識到解決輻射問題是項目繼續(xù)下去的前提條件。但這根本是一個不可能解決的難題。時間很快到了1960年代初,曾對“俄里翁”工程表示過極大興趣的美國軍方開始動搖,因為他們覺得這個項目風險太大,而且在軍事上的實用價值不太高。與此同時,美國航空航天署也作出一個戰(zhàn)略性決定,確定未來民用太空計劃都將是非核的?!岸砝镂獭焙藙恿︼w船項目走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
1965年,美國空軍想拉攏NASA—起投資“俄里翁”工程,但NASA以資金全部投入“阿波羅計劃”為由拒絕了該請求??哲婋S即宣布終止對“俄里翁”工程的資金投入。至此,歷時7年的核動力太空船計劃“胎死腹中”。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對“俄里翁”工程守口如瓶,許多文件至今仍被列為國家機密。不過,核動力太空飛船的概念并沒有因此湮滅。
2003年,美國總統(tǒng)布什批準美國宇航局研制新一代核動力飛船。據(jù)稱,這種飛船只需60天就能抵達火星。
2009年,俄羅斯也宣布將在9年內建成核動力宇宙飛船。當然,他們的新飛船使用的是真正的核動力,而不是“核爆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