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議程設置看媒體對女性形象的建構*——以《瀟湘晨報》的女性議題分析為例

      2014-03-11 10:14:04文/凌
      中國出版 2014年19期
      關鍵詞:議程議題建構

      文/凌 菁 黃 思

      李普曼在《輿論學》一書中提到,我們頭腦中關于世界的圖景都是通過媒介對外在世界的建構形成的。議題設置是媒體建構世界的主要手段,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斷。[1]它主要通過兩個層面的顯要性轉(zhuǎn)移來進行,第一個層面是客體議程的顯要性轉(zhuǎn)移,客體是指我們的注意力所指向的事物,或者我們對之持有態(tài)度或意見的事物。[2]媒體通過選擇客體來決定人們看什么;現(xiàn)實世界的環(huán)境太復雜,變化太快,人們沒有辦法直接去了解它,媒介成為人們獲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媒體客體議題的選擇決定了人們的認知層面,以告訴人們“想什么”的方式來引導人們把注意力和關注度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問題上。第二個層面是屬性議程的顯要性轉(zhuǎn)移,屬性是指充實每個客體圖畫的那些特點和特性。[3]每個客體都有無數(shù)的屬性,媒體通過選擇和突出某一屬性來引導人們怎么看,影響人們的態(tài)度層面。個體由于經(jīng)歷和認知有限性,在獲取議題的時候,常會產(chǎn)生一種導向需求,即人們嘗試提取意義的努力,這種引導主要依靠大眾媒介來完成,大眾媒介通過建構事物意義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釋。本文從議程設置的角度對《瀟湘晨報》的女性議題進行分析,來探討媒體是如何建構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形象在媒體中的呈現(xiàn)等問題。

      一、樣本分析

      以《瀟湘晨報》為個案,隨機抽取報紙2013年1~3月共20期樣本,以議程設置的理論為支點,從客體議程和屬性議程兩個層面展開,考察媒體是怎樣呈現(xiàn)和報道女性形象,如何影響人們對女性形象認知的。

      (一)對象和方法

      《瀟湘晨報》是湖南的一份大型綜合類都市日報,每期發(fā)行量60萬份以上,受眾超過200萬,是湖南地區(qū)影響力最大、公信度最高的平面媒體,被稱作湖南第一紙媒。為保證樣本的真實準確方便,筆者以報紙電子版為樣本來源,隨機抽取了報紙2013年1~3月共20期報紙的樣本,從議程設置的兩個層面,即客體議程層面和屬性議程層面來分析??腕w議程層面決定了議題是否能夠進入公眾視線,而屬性議程層面則進一步?jīng)Q定進入公眾議程的議題呈現(xiàn)出何種面貌。類目包括報道數(shù)量、報道領域、報道角度和報道語言等。

      (二)統(tǒng)計結果

      根據(jù)客體議程和屬性議程兩方面對《瀟湘晨報》的女性議題展開分析,發(fā)現(xiàn)媒體對女性議題的報道有邊緣化、商品化以及刻板印象等方面的問題。

      1.在客體議程方面,通過對文本抽樣,從報道數(shù)量、領域、頻度等指標來分析媒體是如何呈現(xiàn)客體以及女性議題是怎樣進入公眾議程的視線,程度如何。從報道數(shù)量和頻率上看,媒體對女性的報道雖有涉及,但整體的關注度偏低,在整個議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只占到1/10。在抽取的20個樣本中,新聞報道數(shù)量共2078篇,跟女性議題有關的報道數(shù)量僅206篇,女性議題的客體顯要性呈現(xiàn)出低值。

      圖1 《瀟湘晨報》的女性議題新聞報道分布情況

      在報道領域方面,女性議題主要集中在社會新聞和娛樂文體這兩大板塊中,占到女性議題的1/3,女性議題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硬新聞領域出現(xiàn)頻率極低,只占5%。在2078篇的新聞報道中,頭版新聞涉及女性議題的僅10篇,只占5%;國內(nèi)國際板塊為19篇,占8%;社會新聞板塊為76篇,占10%;娛樂文體板塊為64篇,占23%;特別報道板塊為20篇,占8%;經(jīng)濟新聞板塊為8篇,僅占2%;其他板塊如評論、特刊、民調(diào)等為6篇,占9%。(見圖1)女性議題被擠到邊緣位置,難以真正進入公眾議程的視野。

      2.在屬性議程層面,從報道角度和話語兩方面來分析媒體對女性議題屬性的選擇和呈現(xiàn),觀察媒體如何建構女性形象以及怎樣影響人們對女性的認知和評價。

      在報道角度方面,媒體習慣按照刻板印象來呈現(xiàn)女性,女性形象多為賢妻良母、性感女性或需要保護的柔弱女子等類型,媒體對女性議題的屬性選擇呈現(xiàn)固定單一的特點,女性的“第二性”突出。在涉及女性議題的206篇報道中,描述女性為弱勢群體和受害者的有75篇,占36%;描述女性為性感美女或被觀看對象的有67篇,占33%;描述女性作為母親、妻子和家庭主婦角色的有43篇,占21%,而描述或提及職業(yè)女性的報道只有21篇,僅占10%;媒體在報道女性的同時再次把女性納入私人領域的圈子,女性的主體性被有意無意地剝奪了。

      從媒介話語來看,溫柔、賢惠、美麗、柔弱、情緒化等詞成為媒體描繪女性特性的高頻詞。如對女性情緒的描寫,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為“大哭”“心酸”“悲傷”“后悔”“懷念”“渴望”“激動”等;對女性形象的描繪,媒體喜歡用一些與女性身體和外貌相關的詞匯,如“火辣”“性感”“妖嬈”“皮膚白皙”“長腿”“高挑身材”等;對女性特質(zhì)的描寫多用一些“溫柔”“可愛”“善良”“恬靜”等;對女性身份描寫,除了喜歡使用一些家庭角色的字眼,如“媽媽”“妻子”“母親”等,對女性的性別身份格外強調(diào),如“女干部”“女代表”“女醫(yī)生”“拜金妹”“鏗鏘玫瑰”“巾幗”等。在媒體報道中,女性的特質(zhì)被凸顯,而其他方面的能力被忽略或淡化,“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nèi)”等成為一種女性角色的定型。

      二、女性議題分析:被建構的女性形象

      媒介話語作為一種菲勒斯中心話語,女性“注定要遭到象征符號上的消解,即被責難、被瑣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現(xiàn)”。[4]在對《瀟湘晨報》女性議題的客體呈現(xiàn)和屬性描寫兩個方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議題多以物化的對象或第二性進入公眾視野,女性的生活、身份、情感、趣味等成為媒體報道的重點,而對女性內(nèi)在的精神特質(zhì)、奮斗經(jīng)歷或價值尊嚴等方面涉及很少。媒體在男性霸權文化的主導下,通過議題選擇以象征符號的形式呈現(xiàn)出四種類型的女性形象。

      (一)弱者與受害者的女性形象

      在女性議題的新聞報道中,女性作為弱者的新聞占了50%的比例。例如刊于1月11日“湖南面孔”板塊的新聞《“三無老師”和她的免費午餐》關注了女性貧困化現(xiàn)象,這篇新聞報道用整版篇幅來報道這位小學老師獨力辛苦支撐一個農(nóng)家子弟學校的事跡,新聞配圖則是這位女性教師老淚縱橫的樣子。新聞以一種男權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去報道,建構了一個感性、柔弱、困窘、雖有自我堅持但因無法照顧家庭而深深自責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在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之間選擇的矛盾,報道了這位女教師在舍棄丈夫和兒子之后深深的內(nèi)疚,文章多次提到其“覺得虧欠家人太多”“她雙手掩面,痛哭”等。

      在報道女性作為一個弱者和受害者的形象同時,還通過媒介語言不斷渲染和強化女性“柔弱”“可憐”“感性”等特點。在新聞文本中,眼淚成為出場率最高的詞匯,不分年齡、職業(yè),從10歲女童到60歲老嫗,從普通農(nóng)民到劇院院長,所有女性似乎都是感性的。報道通過女性的眼淚來渲染氣氛、描述事件、刻畫形象,使得女性柔弱、感性的特質(zhì)被放大,女性成為柔弱的代名詞。但媒體對女性處于弱勢或貧困的現(xiàn)狀及原因并沒有深入關注和探討,其對弱者女性形象的建構反而加劇了女性貧困化的問題,正如莫格哈登在《女性貧困化》一文中談到的:“除經(jīng)濟因素以外,造成婦女貧窮的原因還有僵硬的社會認定的性別角色?!?/p>

      (二)被看的他者形象

      在新聞報道中,女性議題集中在社會新聞與娛樂新聞兩個板塊中。在社會新聞板塊中,女性形象多呈現(xiàn)為弱者和受害者。而在娛樂新聞板塊中,女性形象被建構成一個可供觀看、品評和賞玩的物化形象,女人作為具有獨立主體意識的人,在一次次的“看”中被擱置、被遮蔽,成為男性欲望的對象。在報道中女性身體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和挖掘的重點。如《楊冪否認進出豐胸機構》《梅根展開性感轟炸》《秀歌秀腿秀華服 這才是女王范兒》等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同時關于女性身體的圖片更以各種形式刊登在報紙顯眼的版面,以吸引受眾的眼球。在這類新聞報道中,各種描述女性身體、穿著和外貌的詞匯頻頻出現(xiàn),諸如“火辣”“性感”“可愛”“妖嬈”“皮膚白皙”“高挑身材”等詞成為描述女性的高頻詞,突出女性的“性”特征。媒體將女性的身體物化成為了一種象征性商品,供男性消費和賞玩。如2月22日刊登于娛樂秀場板塊的新聞《秀歌秀腿秀華服 這才是女王范兒》,報道的是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音樂節(jié)上的表演,文章卻重點描寫了歌手在表演過程中的性感身材和服飾?!?3歲的她一身高開叉緊身禮服大秀長腿。演出時,泰勒更是上演換裝好戲,從白色長裙變身黑色蕾絲裝,與猛男在臺上激情熱舞,女王范十足”。報道對泰勒作為一名職業(yè)歌手的歌聲以及她的奮斗經(jīng)歷絲毫沒有涉及,而是從頭到尾在描述她的著裝和身體,并配以性感圖片,泰勒被建構成為一個美麗性感的尤物,被男性觀看、品味、消費,其生命內(nèi)涵和價值尊嚴被媒體抽空和剝奪,只剩下生理層面上最基本的性特征。

      (三)異化的職業(yè)女性形象

      在對公共領域中女性形象的報道中,媒體以一種男權意識形態(tài)的視角,通過丑化、弱化、強化和抽象等各種手法的運用對職業(yè)女性形象進行異化。事業(yè)型女性常被媒體丑化或抹黑,如女博士被媒體描繪成為第三類人,成功女性常被描寫成缺乏情感滋潤的老女人;媒體或通過弱化的手法將職業(yè)女性的公共角色忽略剝離,聚焦在家庭角色上,把其重新納入私人領域的范疇。如1月4日對彭麗媛的報道,文章重點突出其妻子和母親角色,“一有機會與丈夫團聚,她就要操持柴米油鹽,想法子變花樣給他做可口的飯菜”“艾滋孤兒們親切地稱她為‘彭媽媽’”等,而作為藝術家的社會角色退居第二位。媒體或通過強化的手法突出職業(yè)女性的女性特質(zhì),美麗、溫柔、善良、性感等,使其再度成為男性觀賞的對象。如1月23日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報道,媒體紛紛聚焦在第一夫人的服飾報道上,《華裔設計師助米歇爾大出風頭》一文,詳細描述了這位第一夫人的著裝打扮,“米歇爾穿著紅色露肩、小露背部V線的雪紡禮服”“仿古的希臘式風格讓米歇爾顯得高貴又大方”“或許對米歇爾而言,在就職活動中的造型讓丈夫滿意最要緊”等,這些描寫挖空了米歇爾夫人的精神內(nèi)涵。另外媒體以高度抽象的手法抹殺女性的性別特征,使其成為一個無性別特征的中性人。經(jīng)過媒體建構,職業(yè)女性形象被媒體異化為女漢子、賢內(nèi)助、英雄、尤物等形象。這使得女性在公共領域中將永遠是一個配角,是一個“他者”。

      (四)賢妻良母的女性形象

      由于“男主外女主內(nèi)”“夫唱婦隨”等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妻子、母親作為被社會期待的家庭角色,經(jīng)常成為媒體建構的一類女性形象。這種形象在女性議題中占據(jù)較大的比例,隨處可見媒體對女性作為妻子或母親角色的報道,在樣本分析中,可以看到描繪女性角色的詞匯有近1/3是與母親或妻子有關的,照顧家庭、體貼丈夫、養(yǎng)育孩子、相夫教子等經(jīng)常成為描繪女性作為賢妻良母形象的字眼。如刊于2月27日娛樂文體板塊的《劉濤自述賢妻怎樣煉成》一文,新聞第一句就是“女演員嫁入豪門后相夫教子淡出娛樂圈”。這句話傳遞出豐富的信息內(nèi)涵,意味著女性結婚后,角色將發(fā)生重大轉(zhuǎn)移,從社會角色向家庭角色轉(zhuǎn)變,從公共領域向私人領域邁進。媒體在強化傳統(tǒng)社會期待的同時,女性再一次被囿于私人領域的圈子里,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成為男性的追隨者和附屬品。

      媒體在建構女性形象、再生產(chǎn)社會結構與性別歧視機制的同時,又使受眾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接受媒體對女性的價值判斷,影響其對女性的認知和評價。特別是女性受眾常常通過模仿媒體所建構的女性形象來塑造自己,使其言行舉止合乎規(guī)范,達到媒體所建構的“現(xiàn)代女性”的標準,這就使女性不知不覺落入到媒體所構建的社會規(guī)范與生活價值觀當中,女性再次置于男性審視的目光之下,使其對自我的認知發(fā)生偏差,導致其對外貌和身體的焦慮感不斷強化,淡化對自身內(nèi)心的追求,完全失去女性自身的主體性。媒體通過象征暴力加強了對女性的性別規(guī)訓,“象征暴力是一種通過施行者與承受者的合謀和默契而施加的一種暴力,通常雙方都意識不到自己是在施行或承受”。[5]由此形成的隱蔽性別政治在對女性身體進行支配和統(tǒng)治的同時,進一步加劇了性別不平等的現(xiàn)象。

      三、女性的媒體刻板印象形成原因及建議

      媒體對女性形象建構的刻板印象化,導致“對婦女象征性的殲滅”,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女性媒體話語權的缺失

      在媒體從業(yè)人員隊伍中,女性一直處于邊緣地位,沒有決策權和話語主導權。正如一位女電視工作者所說:“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女性往往得不到晉升提拔,在各自的單位中,做‘將’者多,為‘帥’者少?!盵6]女性很難進入新聞傳播機構決策層,男性成為了決策層的主力軍。女性媒體從業(yè)者大多被安排在社會新聞、娛樂新聞、文化新聞等軟新聞領域中,缺少對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硬新聞領域的發(fā)言權。在從男性為主導的新聞行業(yè)中,男性話語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女性的權益和需求往往被忽視,觸及女性權益的新聞很少,男性在設置女性議題方面將其納入到男權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中,以一種男性為中心的觀點來審視女性與社會的關系,女性成為男性主體觀下的客體,女性話語權被遺棄到了角落。媒體通過議程設置來呈現(xiàn)男權文化,并不露聲色的重申和強化性別秩序,讓受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性別角色差異和男女不平等的傳統(tǒng)。

      (二)新聞框架的影響

      媒體通過新聞報道在建構現(xiàn)實世界時,要受到新聞框架因素的影響。新聞框架是指對新聞進行選擇、加工、新聞文本和意義建構的原則。[7]媒介生產(chǎn)者常用它們建構媒介產(chǎn)品與話語。新聞框架的形成要受到記者個人框架和媒介組織框架的影響,如記者的新聞價值觀、媒體的新聞立場、編輯方針、新聞事件的利害關系、社會文化價值取向、受眾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由于傳統(tǒng)封建文化的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等思想的浸潤,新聞從業(yè)人員社會性別意識的缺乏,媒體在消費主義盛行時代對利潤無止境的追逐,女性成為媒介市場最好的賣點。以性別刻板印象為基模的新聞框架被不斷使用,甚至成為女性議題新聞報道中的規(guī)范表述。

      媒體在建構女性形象時,按照性別刻板印象和商業(yè)操縱的原則,對女性文本進行男性和商業(yè)化的篡改,一方面將女性引入公共空間,同時把大眾的視線引入女性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又擴張私人空間,有意把個人隱私放大為公共話題。[8]女性淪為一個被消費的對象。媒體在新聞框架的影響下并沒有客觀反映出現(xiàn)實世界中的性別存在,而反映的仍是主宰這個世界的主流價值觀念和權力分配的“折射”變形后的結論。[9]

      (三)媒體商業(yè)意識形態(tài)的盛行

      “生產(chǎn)過程的經(jīng)濟關系是決定和規(guī)范媒體工業(yè)運作時必須服從的結構性權力關系的核心因素”。[10]在商業(yè)化的運行邏輯下,對經(jīng)濟利潤的一味追逐,使媒體將一切可以商品化的東西商品化。通過建構美麗、時尚、性感、柔弱的女性形象來消費女性,以吸引受眾的眼球,獲得高額的利潤。女性物化成單一的、可供觀賞和窺伺的、缺少獨立人格和自我價值的對象。女性的自我價值被限定在容貌和身體上,女性的活動領域被限制在私人領域,女性的自我追求則集中于婚姻和時尚。在廣告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廣告界奉行的3B原則——“Beauty,Baby,Beast”(美女,嬰兒,動物),就是把女性作為一種象征性符號供消費者享用。

      媒體是人們認知世界的主要渠道,對社會能產(chǎn)生強大的影響,因為它發(fā)出的信息建構了一個社會現(xiàn)實,向人們提供了一種世界觀;人們根據(jù)媒體提供的參考架構來闡釋社會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11]目前媒體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報道,影響了人們對女性的正確認知和評價。為樹立正確的性別觀,構建和諧的兩性關系,需要從以下方面改進。

      第一,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媒介話語系統(tǒng)。社會性別意識是一種對社會性別關系的自覺認識,它的最終目的是達到社會性別平等。這要求我國媒體從業(yè)人員在報道女性議題時要有一種自覺的性別意識觀,以性別平等的視角,注意兩性角色與權力的平衡,真實反映女性的聲音和生存狀態(tài),關注女性在生產(chǎn)、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需要加強媒體從業(yè)人員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社會性別觀。

      第二,加強女性參與傳媒的力度。目前賦權婦女,是倡導“社會性別主流化”的核心,是指女性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生活議程,獲得技能,樹立信心,解決問題,做到自立。[12]通過給女性賦權,增加女性進入新聞傳媒?jīng)Q策層工作的機會和力度,讓女性自己決定相關議題,反映女性生存狀態(tài),傾聽和記錄女性聲音,展示一個繽紛多彩的女性世界。

      第三,加強新聞專業(yè)主義意識。專業(yè)主義是記者的一種職業(yè)規(guī)范和職業(yè)精神,它要求記者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一種客觀的態(tài)度,真實準確地反映現(xiàn)實社會,服務于公眾利益,不受商業(yè)利益的操縱??陀^真實地反映兩性關系是媒體工作者專業(yè)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

      第四,建立性別傳媒監(jiān)測機構。針對媒體中存在的性別刻板成見問題,成立專業(yè)的性別監(jiān)測機構對其監(jiān)督和制約,有助于媒體從業(yè)人員改進性別立場和視野,推動性別平等關系的建立。目前,我國的性別監(jiān)測機構較少,較權威的是1996年3月成立的第一家性別監(jiān)測網(wǎng)絡“首都女記協(xié)婦女傳媒監(jiān)測網(wǎng)絡”,它從社會發(fā)展和性別平等的角度關注媒介及傳播行業(yè)生態(tài),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別意識,促進了兩性關系平等的發(fā)展。另外,在媒體機構內(nèi)部也需制定相關的性別平等專業(yè)準則和行為手冊,在媒介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中監(jiān)測其議題和語言的運用情況,是否均衡地報道女性議題以及是否存在使用男權意識形態(tài)描繪女性等問題。

      [1][7]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94,209

      [2][3]馬克斯韋爾·麥庫姆斯.議程設置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83

      [4]鮑海波.大眾傳播中女性話語的雙重困境及其突圍[J].西北大學學報,2003(8)

      [5]布迪厄.關于電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14

      [6][12]劉立群.中韓女性媒介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98,103

      [8]王緋.論女性文學與商品市場[J].婦女研究論叢,2001(2)

      [9]蔡琪.論媒介認知能力的建構與發(fā)展[J].國際新聞界,2001(5)

      [10]利薩泰勒,安德魯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92

      [11]張國良.新聞媒介與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6

      猜你喜歡
      議程議題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德國《2010議程》議會辯論的話語分析
      第六屆全球深商大會議程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科技傳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建構游戲玩不夠
      G20為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注入新動力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shù)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例談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yè)環(huán)保議題
      機電信息(2015年8期)2015-02-27 15:55:30
      民乐县| 临江市| 兴隆县| 金坛市| 砀山县| 闽清县| 霍山县| 洪泽县| 东辽县| 永德县| 保靖县| 日喀则市| 安阳市| 洛阳市| 错那县| 承德县| 柘城县| 沁水县| 菏泽市| 永春县| 新源县| 明星| 河北省| 嘉义市| 于都县| 青州市| 蒙山县| 北安市| 浠水县| 乐亭县| 微山县| 临洮县| 阜城县| 观塘区| 兰州市| 丽江市| 桃园市| 光山县| 本溪市| 彭山县|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