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劍紅
卷首語
勝己者 勝天下
文/李劍紅
我曾經(jīng)買過一把紅傘,只因那把傘上的印字我喜歡:“勝己者,勝天下!”
在我的人生中,經(jīng)歷過很多競爭,學生時代成績的競爭,職場上的優(yōu)勝劣汰。我也曾轟轟烈烈地與人“拼殺”,勝負都有過,卻很少有快樂。媽媽對我說:“不要把競爭對手當作最大的敵人,你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只要你能夠戰(zhàn)勝自己,你就是不可戰(zhàn)勝的,勝己者,勝天下!”當時,我對媽媽的這番話似懂非懂,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懂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吐血而亡,人們都說周瑜死于諸葛亮,其實,周瑜是死于他自己的心胸狹窄。如果周瑜心胸寬廣,諸葛亮又怎么能氣死他呢?所以說,想要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勝己者,勝天下!
秦國滅亡后,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另外還封了17個諸侯,自稱為諸侯盟主。由于項羽的分封不公平,諸侯之間的爭戰(zhàn)隨即爆發(fā)了。在奪取關中地區(qū)后,劉邦殺出函谷關,直逼項羽的國都彭城,長達4年的楚漢戰(zhàn)爭開始了。
楚漢雙方數(shù)次激戰(zhàn),互有勝負,公元前204年,劉邦與項羽訂立合約,以滎陽城東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不久,劉邦便背盟棄約,趁項羽征戰(zhàn)東方之時,出兵攻擊項羽。
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被困垓下,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士氣低落。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中,項羽退到烏江邊,他的部下已經(jīng)把船靠在岸邊,等他上船,希望項羽能重整旗鼓,卷土再來。項羽感慨萬分,他說:“既然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做什么?當年我?guī)О饲Ы瓥|子弟渡江西進,如今八千子弟無一生還,縱使江東父老憐愛我,尊我為王,我又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呢?”說完,橫劍自刎。西楚霸王項羽就這樣悲壯地死在烏江之畔。
其實,項羽的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太過自負,不把劉邦放在眼里,不聽謀臣范增的勸告,錯失鴻門宴上殺掉劉邦的大好時機,以致釀成烏江悲劇。
雖然,項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卻敗給了自己狂傲自負的弱點。很多享譽中外的知名人士,都曾顯赫一時,卻在失敗中退場。他們失敗的真正原因,不是敗給敵人,而是敗給了自己的弱點。所以,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想要贏得勝利,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
所有的勝利,與超越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微不足道。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勝己者,才能勝天下!